第73章 岳谦之死
作者:二百二十斤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什么?”听到岳谦宣读的圣旨,兵部右侍郎邹干和都指挥使汤节都愣在当场。
    岳谦看着他们,面色转冷,道:“二位大人还不快快接旨。”
    邹干和汤节全都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汤节问道:“岳大人,你是说太上皇让我们打开城门,放瓦剌骑兵入城?”
    邹干也是被震惊得不行,不由自主地问道:“太上皇这是何意?也先所谋天下皆知,怎能轻易开城门?”
    岳谦其实已经没有了退路,面色冷峻地喝道:“什么太上皇?是陛下。”
    邹干和汤节被他的呵斥声惊醒,立刻明白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见邹干反驳道:“太上皇北狩,郕王已按照太皇太后的懿旨接掌帝位,为何岳指挥还没有改口?难道你没有收到消息么?”
    岳谦怒道:“天子之位传承有序,何时由后宫来定了?”
    邹干冷笑道:“太上皇失陷敌营,天下无主,太皇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命郕王接掌天子之位,安定社稷,安稳民心,有何不可?”
    岳谦大怒,喝道:“陛下不过是去瓦剌做客,何时社稷不稳了?如今也先仰慕我大明天子,特意送陛下还京,尔等竟然敢抗旨不尊,难道想谋逆不成?”
    “谋逆?”邹干怒道:“谋逆之人我看是岳指挥才是,不然为何身边会跟着这么多的瓦剌人?”
    岳谦怒道:“这些瓦剌人乃是瓦剌使团,本官不过是顺路,一起同行,你居然敢诬蔑本官谋逆?等陛下还朝,本官必然会上本弹劾于你。”
    “哈哈哈,我诬蔑你?”邹干大笑道:“蒙古人乃是我汉人的死敌,今日你居然要我打开城门,放蒙古人进城?不是谋逆是什么?你必然已经投降了瓦剌,才为瓦剌出此下策。”
    “如此拙劣的计策,你居然也想的出来,真是可笑至极。”
    岳谦知道自己的嘴皮子功夫没有文人厉害,也没继续反驳,只是喝问道:“本官不与你说这些。”
    “本官只问一句话,这城门你开是不开?”
    “不开。”邹干毫不犹豫地答道:“一份真假不知的圣旨便要我放瓦剌人进城?真当本官是三岁的娃娃么?”
    岳谦扭头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汤节,问道:“汤指挥,你的意思呢?”
    “本官乃是监军。”
    “本官不答应,汤指挥也不敢开这个门。”
    汤节还没回话,邹干却替他回答了。
    岳谦没理他,只是盯着汤节。
    汤节脸上露出为难之色,看看岳谦,又看看邹干,嘴巴动了动,却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岳谦见他有所意动,不由大喜,道:“汤指挥,你我都是武将,你要相信我啊!等陛下复位,我必上奏陛下,重重嘉奖于你。”
    邹干大怒,对着汤节道:“汤指挥,你是朝廷的将军,怎能听信一个叛徒的话?你可要想好了,万万不可做出这种谋逆之事。”
    “本官乃是奉旨前来,你才是叛徒。”岳谦大怒。
    邹干死死地盯着汤节,没理他。
    汤节看看邹干,又看看岳谦,突然叹了一口气,对着岳谦道:“岳大人,能否让我和邹侍郎单独说几句?”
    岳谦大喜,点头道:“汤指挥请便。”
    他以为汤节已经心动。
    这才对嘛!
    只要放瓦剌骑兵进城,那朱祁镇复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到时候论功行赏,他汤节汤指挥使必然会升官,到时候可能就要叫汤都督了,甚至叫汤节为侯爷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邹干脸色大变,怒喝道:“汤指挥,你可要想好。”
    汤节上前拉住邹干,想把他拉到远处。
    邹干大怒,一边骂一边反抗,无奈只是一个文人,力气比不过汤节,渐渐被汤节拉着到了远处。
    背对着岳谦,汤节对邹干说道:“邹侍郎不必担心,我没有开门的意思。”
    邹干原本还想继续骂,听到汤节这么说,心中很是奇怪,不过还是臭着脸,问道:“汤指挥这是何意?”
    汤节看了他一眼,道:“我想问邹侍郎一个问题,你以为那道圣旨是真是假?”
    邹干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答道:“不论真假,都不能放瓦剌人进城。”
    汤节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道:“我以为,那道旨意是假的,乃是也先所做的伪诏。”
    邹干看着他的笑容,突然恍然大悟,道:“汤将军是说想借机设伏?”
    汤节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邹干收敛起怒容,低头思索了一下,道:“此事不妥。”
    “为何不妥?”汤节问道。
    邹干分析道:“其一,打开城门放瓦剌人进来,咱们手下这群新招的士卒未必打得过。”
    “其二,即使打得过,也不如在城墙上杀伤瓦剌人来得划算。”
    “其三,于尚书的意思是,御敌于城外,不放一兵一卒入城,汤指挥这么做,是违反了于大人的意思。”
    汤节点点头,问道:“那邹侍郎的意思是?”
    “不开门。”邹干干净利落地回答道。
    汤节又点点头,接着问道:“那么那道圣旨,邹侍郎打算如何处置?”
    邹干思索了一下,道:“伪诏而已,无需理睬。”
    汤节用余光瞟了一眼岳谦,问道:“那他呢?”
    邹干扭头看了眼岳谦,发现他正盯着自己,连忙回过头,为难道:“这个......”
    对于岳谦,邹干的确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
    杀了?
    不行!
    岳谦现在还是奉旨出使的使节,他们没有证据证明岳谦已经投靠了也先。
    放了?
    也不好。
    万一这家伙的圣旨是真的,那自己就真成了抗旨不遵了。
    再说了,这家伙还有太上皇的消息呢。
    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一丝太上皇的消息,对于朝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仿佛是看出了邹干的为难,汤节嘿嘿一笑,出了个主意:“我想把他抓过来,交给陛下处置。”
    邹干想了想,点点头,道:“这也算是个办法。”
    “那一会汤将军打算怎么做?”
    汤节笑道:“一会我拉着大人回去,您沉默不语就好,剩下的看我的。”
    邹干点点头,随即板起脸,一言不发地跟着汤节往回走。
    到了岳谦面前,汤节脸上露出笑容,对着岳谦拱了拱手,道:“岳大人,我已经和邹侍郎商量好了。”
    “二位如何决定的?”岳谦急急问道。
    汤节的笑容突然变得非常古怪,走上前两步,靠近了岳谦。
    岳谦看着他的笑容,突然心中感觉到不妙,连忙后退。
    汤节见岳谦后退,脸色突然一变,怒喝道:“乱臣贼子哪里走,跟我去见陛下吧。”
    说着就要去拉岳谦。
    岳谦急退几步,躲开了汤节的手,同时大喝道:“汤指挥,你可要想好了。”。
    远处的瓦剌骑兵见势,也在纳哈出的命令下开始靠近。
    汤节见势不妙,立刻停步不在追赶,当机立断地拿下背后的长弓,从腰上的箭筒里抽出一支箭,唰地一下拉开,同时大喊道:“本将军早就想好了。”
    一松手,箭矢便如流星般飞翔了正在转身逃跑的岳谦。
    岳谦大骇,不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箭矢已经飞到了他的身后,直直冲着他的后背而来。
    只听噗的一声,箭矢不偏不倚地射中了岳谦的后心,深深地扎了进去。
    岳谦突然感觉后背一凉,身上的力气忽然间就消失不见,整个身体往前一扑,旋即便昏了过去。
    汤节见岳谦中箭,也没有上前仔细观察,转身就跑。
    没办法,不远处的瓦剌骑兵已经开始冲了过来。
    邹干见状,也不含糊,几步冲回了明军阵内,大喊道:“结阵御敌。”
    明军士卒们本就在防备着瓦剌骑兵,军阵压根就是准备好的,前排士卒立刻举起刀盾防御,后面的弓弩手们则是拿起弓弩,斜斜指向天空。
    汤节速度不慢,不一会就冲回了本阵,回头看了一眼冲过来的瓦剌骑兵,大喊道:“前阵守御,弓弩齐射。”
    话音刚落,军阵后部便飞出了一片箭矢,密密麻麻地飞向了瓦剌骑兵们。
    瓦剌骑兵不愧是久经战阵的悍勇之士,立刻侧身藏在马匹身侧躲避箭雨。
    等箭雨过去,又立刻起身,坐在马上挽弓搭箭,向大明军阵反击。
    前排的大明士卒立刻举起手中的盾牌防御箭雨,箭矢噗噗地击打在蒙着牛皮的盾牌上,只有偶然的几只流矢会射中某些倒霉的明军士卒。
    不过还好,此时的明军士卒不少人都已经按照朱祁钰的设计在衣服上缝上了一堆长条口袋,有些人已经用配发的铁片塞好,没有配发铁片的人则是用布条缠绕木片塞了进去。
    瓦剌骑兵一阵箭雨下来,居然没死人,只有几个倒霉的家伙受了点伤。
    见瓦剌人的攻势无效,明军士卒士气大振,纷纷按照之前安排的任务开始反击。
    一时间彰义门外箭矢如雨,双方互有损伤,不过相对而言,还是瓦剌骑兵损失大些。
    瓦剌骑兵冲了几轮,见冲不破明军军阵,远处还隐隐有大股明军靠近,于是不再冲锋,收拾起死去的战友,转身离去了。
    见瓦剌人撤走,邹干这才松了口气,对着汤节问道:“你怎么把他射死了?”
    汤节面露尴尬,诺诺地道:“其实我是瞄着他的腿射的......”
    邹干登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