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新增学徒
作者:我爱桂圆宝宝   转卖婚约后我逆袭了最新章节     
    苏真转了一圈出来,去了造纸坊、印刷坊,纸造得越来越好,真真是大师级别的人。
    一进来,发现造纸坊足有近百人。
    苏真吓了一跳。
    春江立马补充道:“公主,京城苏家派了家生子的奴婢前来学习造纸术、印刷术,待到入秋,他们就要回去。听说大老爷准备在京城开书铺与印书坊,还要在祖籍所居的小镇上开一家造纸坊。”
    小萝道:“大老爷说,苏家乃是书香名门,没有书铺、印书坊、造纸坊哪能成。”
    苏真问:“他们送了多少人?”
    “造纸术学徒六人,印刷术学徒四人。其他的,有七成是朝廷送来的人,还有一部分是找了老大人说情送来学习的,有周大学士府家六人、谢丞相家六人、李丞相家六人,这三家有一半是家中子弟。”
    苏真悠悠轻叹了一声,“我回头写信给朝廷,今年六月初一前,撤销百贤庄造纸坊、印书坊事务。”
    有好几批人已经学会,她还得顺道替祖大师、鲁大师求个恩赏,他们培养了这么多的人才,理应受到最高封赏。
    苏真见这两处人手多,不需要自己插手帮忙。
    再去织机组看,这里的人也不少,足有六十多个,流水线制成,六十多个人绕了一圈大院子,各自忙着手下的活计。
    苏真去了钟表坊,这里有制望远镜,在制成之后,不如其他地方吃香,只是将望远镜放到铺子售卖,情况不甚乐观,一个月也卖不出几架。
    钟表坊早前生产了时辰表,还走得不甚精确,一天就能差上好几分钟,几个月下来误差太大。
    苏真看了他们生产的挂钟、摆钟、怀表、手表,啧啧,浪费的材料挺多,铁匠、工匠配合,发条式怀表、手表。
    “师傅们莫要着急,慢慢来,一定要慢慢来,慢工出细活,这个的技术含量比玻璃、织机都要高。”
    她看了师傅们制作的时钟图纸,现在的图纸都绘了上百张,每一种都绘制一下,寻常缺点。
    “大师傅,现下一天之中误差最小的时辰表是哪个设计图?”
    精瘦驼背的大师傅取出一张设计图,唤了弟子取来制好的时辰表。
    苏真对机械制造术不甚精通,她看了之后,又比对了其他的,拿着笔勾画起来,提了一大堆的问题,大师傅疲惫的眼睛时不时一亮,拍着大腿,“公主所言甚是,如果这样一改,能减少误差,现在一天会快六分钟,每走一圈就需拧一次发条,这样一来,一天拧一次发条,若是再改进,幸许能拧一次管两天、三天?”
    苏真去了梨园,三个院子里都有正在忙碌练功的弟子,有一座大院子里全是男弟子,每每会走出院子与另两处院子里的梨园女弟子搭戏,又有一个院子里多是乐师,弹琴、吹笛的、敲锣、打鼓的一应俱全。
    苏真与乐师们畅谈,说现下的剧目太单一,又称黄梅调,戏剧的灵魂乃是昆剧,大派也是京剧,她想了许久,《牡丹亭》是昆剧的经典剧目,她哼哼着一段曲谱,当即之下打成曲谱,又谱上唱词。
    乐师根据曲谱哼唱出来。
    苏真道:“黄梅戏,只是戏剧的一种,乐师们可以自创,比如现下这种曲调风格与现下的黄梅戏截然不同,有大气、高昂者,也会有曲调婉转明丽者……”
    春晓根据她的指点、提议,完善了黄梅戏,那么就能出现的地方戏剧种类。
    中年乐师道:“公主的意思,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形式?照这曲谱来看,这个曲调与现下的戏剧截然不同。”
    “早前的是小派种类,这个大派种类,在我的梦里,神仙告诉我的,昆剧被称为戏剧王后,京剧为戏剧之王,但我只记得这么一段,戏剧的戏本,我回头写出来,你们帮着圆润完善。”
    经典剧目《牡丹亭》,她回去得好好琢磨,最主要是写出话本子,借着话本子的发行,还可以推进一下昆剧,就能梦中神仙授艺的借口。
    苏真回了正院,备好笔墨,拿出空白的曲谱,可她只记得那一个桥段,甚至的只记得大致的故事情节。
    用罢午饭,在榻上小憩,睡梦中,她似坐在电脑前,正在网上看昆剧《牡丹亭》,从情节到曲调、唱词都有,牡丹亭结束,原是女主的一场梦,而苏真看到的电脑屏幕中,那个女主依然正是自己,吓了一跳,整个人腾地坐起,翻身起来,拿着曲谱进入金珠空间,摆上书案,一气呵成,连唱词都用炭笔标准在曲谱之上。
    这过程很快,外头一时辰,空间里一天,空间里三天后,她连记录带制曲谱,又用了一天时间制成戏本子,全部完成。
    核校之后,重新抄录了一套,她灵机一动,突然有了更好的主意,如果直接将《牡丹亭》以曲谱加戏本的方式发行,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学会戏剧。
    她特意在这两个本子上加入了“汤显祖 着”四个字,这本就是人家的作品,不能偷借,就必须是他的,至于是谁,那就是一个创造了戏剧的神仙。
    翌日,苏真去了梨园,找到几位乐师,给他们讲戏、说戏,有戏本,有曲谱,众人互相传阅,她又送了曲谱纸张与空白纸张,借给他们抄录。
    梨园分成了三个组,乐师们也分了三组,一批人继续排练黄梅戏,一组为昆剧戏班,一组为京剧戏班,三个院子因分组不同,重新调整。
    苏真觉得上次的梦有些古怪,那感觉就像是回到了现代。
    这次想着京剧的事,再次入梦乡后,又回到了现代的家里,坐在电脑前搜出了《白蛇传》,同样醒来后便开始打曲谱、照着记忆完善戏本子,就连一些动作也标注在戏本之中。
    整理,校核,再抄录,她无法解释那个梦里在电脑前看戏的全过程,便所有的曲谱配上唱词,绝对完美。
    在金珠空间完成后,苏真携着定稿去了京剧戏班,与乐师、学徒们讲戏,说戏,之后就交给乐师与学徒们抄录、学习与排练。
    之后,她又同样的方式,完成了《窦娥冤》、《西厢记》、《长生殿》,又有京剧的《玉堂春》、《花田错》、《天花散花》,不偏不倚,京剧与昆剧各有四部经典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