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给她加个试
作者:木子李大湿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最新章节     
    “六经就是的,他说六个类型嘛。
    (还有)八纲,这都是一般的规律。
    就是疾病基本是共同的,它有一般的反映。
    那么古人呢经过很长的时间,他得出很多的结论,尤其首先得出的是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结论,那么在这种一般的规律上他想治病的方法。
    当然那个时候也是实验,那个时候就是先从实验来的,他逐渐的实验来实验去,做出了一种很可靠的结论。”
    这是胡希恕老先生讲座时候的原话,老刘听着听着也回忆起来了,他的博导是另外一个伤寒大佬陈老,他年轻时候也是曾经听过胡希恕讲课的。
    那时候,他也还是个学生,每天啃着窝窝头读博,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今胡老仙去,他也已经老了,一代新人换旧人呀。
    几个人相互看了看,重点是看看李介宾,觉得回答的可以,那就过,下一个问题。
    “内经中,何为标本?”
    简单呀!
    罗娜张嘴就来:“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
    老唐眼前一亮,说得好!这学生李介宾看没看上,我都可以收了!
    “因为阴阳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阴阳的失调。
    ‘治病必求于本’意为阴阳为自然万物之本,人为万物之一,疾病亦本于阴阳,故当求阴阳之本而治。
    要做到‘治病必求于本’就必须在诊断上诊察阴阳的失调状况,而治疗则要重视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和促进其平衡协调。
    从哲学的高度提示了治疗疾病的总则,即以调节阴阳为治疗总纲。
    而现代的‘治病求本’之‘本’是与‘标’相对而言的,治本为针对疾病主要矛盾而制定的原则。
    二者层次不同,所以,本在阴阳。”
    没想到,这届学生居然还有惊喜。
    李介宾听了不置可否,中规中矩,不过也算过关了。
    他之前可是说过的,这标本至少有三种解释。
    不过大家是看病的,又不是搞学术的,孔乙己说茴香豆有四种写法,与其学问无关,也改变不了他的命运。
    “咳咳,这位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没有了,老师,我的回答结束了。”
    这么自信的嘛,李介宾再打量了一遍这个女生,果然,看照片跟看本人完全是两回事儿。
    脑袋里莫名其妙的想起一句中二十足的话:
    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第三个问题,温病学卫气营血的治疗大法是什么?”
    罗娜松了一口气,前面两个问题有些难度,她也是刚好复习到了,能说说,一般以难度依次递增的规律来说,越往后肯定越难,没想到最后居然是道简单的题。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直接原文背诵,这下子专家们没话说了吧。
    快点给我打高分吧!争着抢着收我当学生吧!
    罗娜自我感觉良好,自己在面试过程中,思路清晰、对答如流,充分展现了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她完全是用自己的实力和魅力,赢得了考官们的认可和赞赏。
    几个人相互看了看,尤其是看了看李介宾。
    那意思是,怎么样?回答的这么好,要不,下一个?
    别急,回答的那么好,当然要加试了。
    李介宾给几个导师一个眼神,“咳咳,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接下来是自由提问环节,各位专家有什么想问的吗?”
    我们没什么想问的,老王心里想,昨晚上老罗给我特意说了要照顾他闺女,不能让这小子难为到了,要不我先问个问题意思意思。
    “我来问个问题吧,这位同学,请问你对治疗头痛的分经论治跟引经药有什么理解?”
    罗娜看了看老王,我家老头子是中药学院的教授,这是送分题呀。
    “太阳头痛,部位在前额、头顶部以及项背部,引经药主要是川穹、羌活、独活、麻黄之类的。
    阳明头痛,部位在前额、面颊、眉棱骨,主要的引经药有升麻、葛根、白芷、石膏。
    少阳头痛,部位在耳目、外皉、头的侧部等,引经药主要是柴胡、黄芩。
    太阳头痛,部位不定或者全头痛,引经药为苍术、半夏、南星。
    少阴头痛,部位不一定,有的全头痛,引经药主要是麻黄、附子、细辛。
    厥阴头痛,部位在头顶、颜面比较多常见或者全头痛,引经药主要的是吴茱萸。”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规律,引经药这种用法是在张元素、李东垣之后,开始流行起来的。
    众人点头,这女生确实基础扎实,果然是自己学校培养的。
    “大家都没什么疑问了吧?”李介宾问道:“那我就再提问个问题好了。”
    罗娜看着这个小帅哥,这位,您好像就是个教学秘书吧,有提问的资格吗?
    “你刚刚既然说到六经、八纲,我问你,伤寒论,第176条,伤寒,脉浮滑,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何解?”
    罗娜一时语竭,然后求助的看几个导师,你们倒是说句话呀。
    不过几个导师眼观鼻,鼻关心,既然水平高,就该多问,这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罗娜伤寒论都没背完呢,他也就是昨天刚刚临时抱佛脚,看了几段,对于详细的条文,并不熟悉,不过他本能理解这条应该有问题吧。
    白虎汤不是清里热的嘛,怎么可能是里有寒呢?
    想了想,说道:“这条是错的。”
    “嗯嗯,确实是错的,好的,这位同学可以先出去休息了,请下一位同学进来。”
    罗娜松了一口气,小样儿,老娘回答的那么好,你们可都要给我打高分!
    “怎么样?打分吧。”
    “看我干嘛,你们才是导师,该怎么打怎么打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