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作者:晚风耳   临风前最新章节     
    这样益气补身的汤在宫廷内极常见,因而小厨房里也时刻备着相应的食材,猛火旺灶地慢慢煨透也不过半个时辰。
    刘姑姑揭开盖子,鲜香清气便扑面而来,绾青看汤色透彻、红枣枸杞鲜艳饱满,便点点头说可以了。
    刘姑姑便从小宫女手中接过玉盅,预备盛汤出来,绾青却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可否再加两片鲜百合?”
    这是绾青在锦碧宫时钻研出的做法,效仿古制烹法,百合不仅带来脆爽口感,更能解腻回甜。
    刘姑姑略一思索,之前不曾听说圣上忌口百合,便在盛汤之后取来了三两片百合点缀其上。
    绾青这才打心底里满意,道了声多谢姑姑,便带着食盒施施然往御书房去了。
    往日里不论体事大小,绾青皆爱亲力亲为,宫内各处走得勤,出了凤仪宫更得周全细心。
    喜公公体谅她被皇后倚重,忙时难免分身乏术,前两日已指了一个名唤望云的小宫女替她打打下手。
    绾青眼下慢慢走在四时巷,那小丫头便一声不吭地跟着她身后默默不语,她心下觉得面熟,便细声问她:“望云,你此前在哪处当差?”
    “回姑娘的话,得蒙圣眷,奴婢三年前入宫后,便进了凤仪宫的水房当差。”
    难怪,绾青总觉得她们此前定是打过照面,现在一听便想起来,望云乃是素日为她送茶皿饮器的宫女。
    眼见她比自己还要矮上一肩,稚气未褪尽,却被这宫中的规矩训练得稳当,绾青便愈发和声细语:“无旁人在的话,唤我声姐姐便可,免得姑娘来去的,显得生分。”
    望云多少有些意外,绾青比她想象中的更平易近人,便道了声多谢姐姐。
    两人行至御书房外的蘅章门,绾青向内侍颔首一礼:“凤仪宫绾青奉皇后娘娘之命给皇帝陛下送汤。”
    内侍放行后,绾青继续朝前走去,不动声色地御书房的廊下望去,却未见到福总管或灵墨姑姑的身影。
    她拾级而上,到了金柱廊下站定,一个小太监便迎上来客气地唤了一声:“姑娘。”
    因着皇帝平日里政务繁忙、不喜打扰,故而来御前走动的人也不多,初次打照面,绾青正欲开口重复一遍方才的话,门里走出来一个微佝的身影。
    “绾青姑娘。”是福公公。
    “福总管好”,绾青转而看向他,“绾青奉皇后娘娘旨意,为皇帝陛下送一盅参鸡汤。”
    福公公只一个微乎其微的眼神,方才的小太监便弓着身子上来接过了食盒。
    “劳姑娘跑着一趟了,陛下正在里头与几位大人议事呢,待散了咱家便送进去。”
    “多谢总管。”绾青颔首朝他道谢,随即又领着望云原路返回去凤仪宫,夕阳下只留下一抹清清浅浅的影子。
    小太监在廊下拎着食盒,见四下无人便忍不住好奇地问福总管:“师父,这姑娘瞧着好生面熟,竟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么。”
    不争气的东西,福公公举起拂尘就往那不争气的小脑袋瓜上敲去,嘴里还训斥道:“兔崽子!绾青姑娘可是皇后娘娘的女官,你给可我记清楚喽!”
    小太监头上一痛,可双手正牢牢拎着食盒,是万不敢泼洒一星半点的,于是只得忍着闷痛喋喋应是。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把这汤给温着!”福公公一个眼刀劈下来,小太监赶紧脚底抹油地往小厨房跑去。
    这天的酉时一刻,圣驾驾临凤仪宫。
    皇后笑着恭迎:“陛下这是掐着时间点来此用膳的呢。”
    皇帝将她搀起,亦是心情愉悦地回答:“确是惦记皇后宫中的素食了。”
    帝后二人随即在圆桌两边坐下,宫女们从善如流地开始传膳,灵墨则与绾青开始为主子步膳。
    天色昏沉沉地暗下来,殿内却是和乐融融的模样,朦黄烛光将古朴有致的清晏居映衬得更有三分温馨如归。
    如同寻常百姓家的夫妻一般,两人在品尝佳肴的间隙也会闲话几句。
    待绾青为皇后奉上乳鸽清汤时,皇帝也从灵墨手里接过了玉勺,他望向皇后清丽的面容说道:“听说皇祖母上月染了风寒,至今仍久不见好。”
    皇后闻言也是略微一惊:“怎会如此,臣妾惶恐。”
    皇帝宽慰她:“朕也是今日才听说,往日里皇祖母都有母后照应着,许是年纪上去了,便总有疏漏之处。”
    “若是如此,臣妾也可前去侍奉……”
    皇帝摆了摆手,目中都是怜惜:“你是一国之母,朕想着,再多拨些勤快的宫人过去便是了。”
    “内廷调动乃臣妾的职责所在,请陛下放心。”
    太皇太后乃是先帝生母,年逾古稀,常年闭门深居于东六宫后片的慈宁宫。因着先帝过世得早,自从去年冬月里太后犯了风寒后,作为嫡媳的太后便每日前去侍奉。
    皇后一边不做声响地喝着参汤,一边庆幸今日皇帝与她说起此事,否则自己仍旧被蒙在鼓里呢,这要是日后有个万一,作为中宫的她又岂能摆脱得了干系。
    暖笼中的炭火正盛,皇后却背后泛起一层薄薄的凉汗。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