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如何,诸位爱卿有何想法?
作者:风中小燕子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最新章节     
    谁知道,朱高炽立刻朗声回答道,
    “太子殿下,皇侄儿倒是有几条推广之法,不知道是否考虑周全。”
    睿王充满自信的回答,立刻为在场的群臣们泼了一盆冷水,
    对比之下,他们实在更像一群废物,
    朱元璋看着他们的表情,更加阴郁,满朝的文武,还不如一个十一岁的孩童,
    可想而知,朱元璋现在肯定是怒火中烧,
    他们但凡有那句话说错了,怕是要立刻变成砧板上的鱼肉。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朱标马上转身看向父皇,
    “父皇,依儿臣看,不如给炽儿准备纸笔,将具体的政令写下来,
    交给您过目,有任何不周全之处,您也好亲自定夺。”
    朱元璋捋了捋白须,
    “如此甚好,准备纸笔,让炽儿写下来。”
    陈老太监很快端着纸笔来到朱高炽面前,
    十一岁的孩童手握毛笔,笔走龙蛇。
    很快,陈老太监将朱高炽写下的内容,呈给朱元璋,
    满堂文武的目光都落在那张纸上,所有人都想要知道,朱高炽如何想,
    他们又要如何做,才能将这惊世骇俗的政令推行下去。
    不同于满朝文武,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陈老太监看着朱元璋父子和朱高炽的表 演,
    内心早有了谋算。
    当日朱元璋和朱标在睿王府商议了半晚上,估计就是为了推行眼下的政策,
    所以其实结果早就注定,朱元璋一定会让朱高炽拟定的政令推行下去。
    果不其然,朱元璋一边看着手里的纸张, 一边嘴角上扬,笑逐颜开,
    “好啊炽儿,好啊,真不愧是朕的皇孙儿。”
    朱元璋一拍大腿,挥手命令陈老太监上前,
    “将睿王所作内容抄录几份,交给朝臣们传阅,每个人都要看!”
    陈老太监领命,很快抄录了数份,交给大臣们传阅。
    有朱元璋下令,众大臣没有一人敢怠慢,郑重地接过文卷,逐字阅览。
    吴沈接过文卷,不过短短几百字,也就七八条政令,都是些非常具体的政令,
    对于睿王殿下在政治方面的稚嫩,吴沈早有预料。
    就算天纵英才,也总要在官场摸爬滚打过才能知道事情要如何做,知道他们这些读 书人是如何不易。
    内心深处还有几分轻慢,吴沈逐字看去,双手却不自觉地,开始颤抖,
    这算什么?
    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十一岁的王爷拍脑袋想出来的政令?
    每一条政令都透着老辣和油滑,若不是在当下的朝堂之上,
    吴沈一定会认为,这些政令是出自哪个县衙的老吏之手,心思实在不浅。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数千年的历史,这几乎是官场的铁律,
    就连打点小吏的细枝末节,朱高炽都考虑了进来,简直算无遗策,
    尽一切可能保证自上而下施行的政令,不会轻易变形,这样的考虑不可谓不周全,
    这哪里是空中楼阁,简直就是本实际推行政令的手册。
    看了半天,吴沈终于将手里的文卷递给下一人,转头看向睿王殿下,
    朱高炽面无表情,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得意,只是静静等待着群臣探讨的结果又。
    很快,群臣传阅,朱元璋开口问道,
    “如何,诸位爱卿有何想法?”
    大臣们面面相觑,小声议论了两句,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一齐向前一步,
    “回陛下,臣等看来,睿王殿下的政令考虑周全,经验老辣,实在是没有反对的道 理,
    老臣几个同意施行政令。”。
    “老臣同意施行!”
    “老臣同意施行!”
    几位老者同时单膝跪地,语气非常诚恳,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
    睿王是有备而来,能拿出如此精妙的政令,他们已然没有阻拦的可能。
    老臣们几乎就是文官团体的代表,同意施行政令的声音整齐划一,
    朱元璋见此情形面露笑意,看来这些老东西还不算冥顽不灵。
    “既然诸位爱卿都“四四零”觉得睿王的解决之法可行,那么朕就早日草拟诏令,
    尽快推行。”
    “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
    满堂朝臣一同高呼圣明,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不尽相同,
    文官们满心都是对睿王殿下的钦佩,就连几位思想顽固的大儒也不得不五体投地。
    而大殿上还有几位藩王,脸色就非常难看了,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策,对他们来说完全就是多了一项不小的开支,
    同为皇亲国戚,这几人完全想不通,朱高炽何苦要为难自己?
    只为了在朱元璋面前表现,不惜得罪了整个权贵集团,当真是狂妄至极!
    当然,腹中有再多的牢骚,现在朱元璋已经拍板,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们也没有人敢当庭反对。
    朱高炽的表演随着早朝的结束, 一同落下帷幕,
    自此,睿王殿下的才名更盛,朱高炽不仅是被老百姓传颂的天纵英才,
    更是政治嗅觉敏锐的老辣文官。
    若不是这一层藩王的身份,他只怕要变成数个文官集团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朝会一结束,金忠前后脚跟着睿王殿下回到王府,
    没了外人,朱高炽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长出一口气,
    演这么一出大戏可是相当耗费体力的。
    “殿下,您这可是一步险棋啊,接下来可要有无数双眼睛都放在您身上了。”
    金忠这话倒是说得实诚,朱高炽当然也早有预料,
    不就是变成众矢之的吗?迟早有这么一天,为了税制的改革,他必须要走出这么一 着险棋。
    朱高炽自信地摆摆手,
    “我又如何能不知道?不就是那些世家大族的纨绔子弟,公子哥吗?
    我今天倒要看看,有皇爷爷的诏令,谁敢拦着我们执行政令!”
    尽管早有预期,不过朱高炽也确实不怎么担心,
    现在可还是洪武年间呢,要说历朝历代哪个皇帝硬气,他的皇爷爷老朱绝对能排的 上数儿,
    有朱元璋的诏令在前,至少现在还没人敢动他。
    朱高炽宽心道,
    “行了金长使,你不必为我忧心,我还是要你专心宣扬阳明先生的教义,
    心学必须在我大明朝的读书人思想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朱高炽的表情很严肃,金忠也立刻拱手,
    “是,睿王殿下所言,金忠必定时刻奉为圭臬。”
    见金忠已经表了忠心,朱高炽也挥挥手,
    “那就行了,退下吧,陪皇爷爷演这么一出大戏可累死我了,本王好好休息一阵 儿。”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