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平民打扮的日常
作者:我是小民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最新章节     
    “玉券充足,大家不要争抢,护卫,快维持秩序!”
    眼看大门即将被人群淹没,邮局小伙计连忙大声呼叫,护卫们迅速行动,拿起旁边的红木棍形成一道人墙,硬生生开辟出一片宁静之地。
    看着这火爆的场面,小伙计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走进大门后的帷幕后开始记账。
    “哈哈哈!”
    朱元璋坐在茶馆中,大笑出声:“很久没见到这样热闹的场景了,上次还是攻入大元首都的时候,真好,真好啊!”
    朱棣手持热茶,不禁低声赞叹,接下来的时光,驿站官员们的劳碌将更为繁重,明朝的国库也将日益丰盈,想到此处,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满足感。
    “明朝必将迎来繁荣的曙光!”
    在明朝度过了数十载,朱棣深深体会到,这个初露稳定的国度蕴藏着无尽的生机。若他真能接过王位,定会让明朝在历史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对了,孙子,那画像的事进展如何了?”
    朱元璋品了一口茶,转首询问。
    “皇祖父,寻常百姓无法承受这样的玉票,所以我将其置于皇家商户的店铺内,您看那边。”
    朱棣所指之处,一间间店铺敞开大门,精雕细琢的玉票赫然陈列,衣着华丽的商贾权贵争先恐后地涌入。
    “这可是咱洪武大帝的肖像,一百两白银就能拥有,绝对物超所值。”
    一位略显魁梧的商人挤至前方,随手抛出一张银票,重重拍在柜台上。
    “这是千两白银,我要十张!”
    “嘿,胖子,你太贪心了,后面还有人等着呢!掌柜,我也要十张!”
    人群中立刻传来不满的抱怨。
    “哼,能到这里,难道只有你们有钱吗?掌柜,有多少我买多少!”
    见店内喧闹不止,朱元璋顿时瞪大了双眼。
    “不过一幅画像,竟如此值钱?”
    明朝尚处起步阶段,白银的购买力极强,对普通家庭而言,五十两白银足以让一家舒坦过一年。而在京城购置一处宅院,只需二百两白银。
    市面上流通的白银有限,如今被这些小巧的玉票引燃,怎能不让朱元璋惊讶。
    国家根基在农,但财富却被商人掌控。此次驿站试点仅发行一千张高级玉票,如若售罄,便是十万两白银。
    算清这笔账,朱元璋眼中闪烁着惊异之色。若驿站能保持此态势,十年内资金短缺绝无可能。
    “皇祖父,您是大明的主宰,您为民众办实事,他们自然铭记于心。那些贵族,不过是想借此讨好您罢了。其实孙儿的做法,与杯酒释兵权有几分相似,只是孙儿解的是他们的财罢了。”
    “你这小子!”
    听着朱棣的解析,朱元璋脸上再次浮现出微笑,茶馆中,爷孙俩的笑声回响。
    这些日子以来,宫中风波迭起,朱元璋无法不被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所扰,加上朝臣们的压力,使他整日眉头紧锁。
    今日他微服出游,这个提议源于朱高炽。皇宫之内,高墙深重,仿佛一座金丝编织的牢笼,无牵无挂之人或许能过得洒脱,但长久居住其中,难免心生异样。
    况且,唯有贴近民间生活,才能真正理解百姓疾苦,这也是朱元璋乐此不疲之事。
    登基以来,他对平凡的日子始终怀有深深的怀念,此刻孙子给予他堂而皇之体验的机会,他的心情也因此舒畅不少。
    “皇爷爷,一旦京师邮局试行顺利,全国皆可推行,届时银两滚滚而来,盛况或将更胜现在!” 朱元璋站在窗前,赞同孙子的观点:“若天下接受此新制度,自是喜闻乐见,大明定会善用这些资金,以造福百姓!”
    随着太阳升高,天气渐热,然而街头的人潮并未散去,反而源源不断,邮局的小厮连午饭都来不及吃。
    皇帝画像的玉票早已售罄,金银铜三种玉票也正在快速消耗。看着报告,朱元璋只好加快玉票的印刷速度。
    玉票赋予了百姓邮寄的自由,已是生活必需,必须备足,如此热销,若想买时买不到,岂不遗憾?
    何况,玉票定价亲民,仅值几文钱,这样的好事难逢,万一朝廷调整政策,价格上涨,后悔都来不及。
    邮局的繁荣也带动了附近两条街的生意,小贩纷纷挑担而来,酒楼的伙计趁午市宣传自家佳肴。
    不久,街上人头攒动,各色人等聚集,一片喧闹。
    有些百姓为了排队,干脆就地解决午餐,食物的香气弥漫街头,形成淡淡的雾气,让整条街都活了起来。
    朱元璋闻到混杂的香气,肚中的馋虫被勾起,许久未出门,他对这些味道甚是想念。
    朱高炽见状,立刻明白了皇爷爷的心思。
    “皇爷爷,我们在这儿吃午饭如何?”
    “好主意!”
    望着孙子的笑容,朱元璋顺势而为,背着手离开茶楼,步入热闹的街道。
    “新鲜的狗肉包子!”
    “羊肉泡馍卖啰!”
    ……
    叫卖声伴着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大明的小吃业已发展得相当成熟,难怪皇爷爷对此恋恋不舍。
    朱高炽看着路边的小摊,依然记得太医的叮咛,谨慎地挑选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