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宸贵妃的一声令下,可怜的小公主只能哭哭啼啼地被宫女们无情地拖进了后殿的一间阴暗潮湿、散发着霉味的小黑屋里。
此时此刻,小公主的脸上充满了无尽的恐惧和哀伤,她不断地跪地求饶,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但宸贵妃却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小公主被拖走后,宸贵妃独自坐在床边,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她紧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她心中暗暗思忖:“梨瑾啊梨瑾,你竟然如此不识好歹,敬酒不吃吃罚酒!若你乖乖将玉佩交予本宫,或许还可饶你一命,但如今……哼,就休怪本宫心狠手辣了!”
宸贵妃深知那块玉佩的价值绝非一般,决不能让它落入旁人手中。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叫来了身边最信得过的贴身侍女,并压低声音严肃地嘱咐道:“马上安排人手偷偷盯着梨瑾的一言一行,但切记千万不能让对方察觉到异常引起警觉。
只要一有风吹草动或者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必须立刻向我汇报!”
话音刚落,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抹决然之色。
其实,宸贵妃心中一直惦记着那个传说中的神奇玉佩。曾经偶然间看到过一本破旧不堪的杂记,里面所绘制的神奇玉佩图形竟然和刚才梨瑾拿出来展示的一模一样。
根据杂记中的描述,这块玉佩蕴藏着无尽的神秘力量,拥有它的人将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好运眷顾,心想之事皆能如愿以偿。
宸贵妃渴望自己能够身强体健,希望重新赢得赵帝的欢心并独受其宠,更期盼着能够怀上未来的天子。
她的欲望如此强烈繁多,以至于平日里总是忧心忡忡、思虑过度。正因为这样,宸贵妃对于这枚玉佩已经志在必得,甚至到了近乎痴迷癫狂的程度。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的宫殿里,梨瑾带着梨宁和梨墨承,正和一群太医们围坐在一起,气氛异常紧张。
他们眉头紧锁、神情严肃,全神贯注地讨论着如何应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疫病。
梨瑾刚刚在身患疾病的宫女身上尝试了用于治疗宸贵妃疫病的方法,但结果并不如预期那般理想。
【哥哥,你看,宁儿感觉到每个人的体内有不同颜色的病毒在乱窜。】梨宁好奇地看着太医院里停放的几个患病的宫女。
【嗯,小爷也感觉到了,这个病毒估计是毒性的轻重来区分颜色的。】梨墨承默默观察着患病的宫女,他发现体内红色病毒的宫女,她的症状最严重。
两个小奶娃他们并不惧怕会被患病的宫女们传染。
前几日他们惜花宫,有外殿的小太监就被传染了,可是他们发现长期在内殿伺候的宫女和小太监们,并没有被传染到。
这个应该是,平日里,内殿伺候的宫女和小太监饮用水里,也有梨瑾稀释过的改造体质的药剂。
所以他们体内都有抗病毒的抗体。
前世作为一名资深的病毒研究专家,梨瑾听到两个小奶娃的心声,立刻洞察到其中缘由——这些病毒在传播时不断演变、分裂,并衍生出各种新型变体。
\"这次瘟疫传播异常迅猛,更糟糕的是,它们还会在扩散途中产生新的变异株。当前局势万分危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寻找能够完全治愈此病症的妙方!\"
梨瑾神情肃穆地断言。她那双美丽且坚毅的眼眸里闪烁着坚决之光,似乎在向所有人传递一个信息:面对如此艰难险阻,决不可轻言放弃对于病人们的拯救。
在场诸位太医纷纷点头回应,表示对梨瑾观点的认同。他们清楚明白此时此刻光阴即等同于生命,每一刹那都与众多百姓的生死息息相关。
紧接着,众人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分享个人见解和建议,一场紧张激烈的讨论就此展开......
有人率先提出建议:“依在下愚见,应当首先将那些感染疾病的宫女和太监们统统集中到一个宫殿里居住,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他们进行集中医治和统一管理,更能够有效地斩断瘟疫传播的源头。
除此之外,必须要增强宫廷内外的防护手段,防止疫情继续蔓延开来。”
话音未落,另一位太医紧接着表示赞同:“所言甚是!实行集中隔离确实是个明智的决策。
老夫认为,还可以根据病疫严重程度的不同,把隔离区划分为不同区域,来分别安置病人。
与此同时,咱们不妨试试借助一些据说拥有辟邪驱瘟神奇功效的物品,例如符咒、玉佩等等,为病人们祈求平安健康,说不定能对减轻他们的病情有所帮助呢。”
这个提议立刻赢得了现场许多太医的共鸣,毕竟在那个久远的时代,人们通常对神秘莫测的力量怀着深深的景仰和畏惧之情。
尽管这些方式也许缺乏科学理论支撑,但值此紧急关头,权且当作一次大胆的尝试未尝不可。
经过一番深入研讨后,最终方案初步拟定——先将病患集中隔离于特定宫殿,并由专人负责照料;
然后运用传统的符咒和玉佩等物品辅助治疗,期盼能够驱除病魔,拯救更多无辜性命。
然而,尽管计划已初具雏形,但要想真正战胜这场可怕的疫病,恐怕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梨瑾和太医们立即行动起来,按照既定方案展开工作。他们迅速将感染疫病的宫女和太监转移至专门的宫殿,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
在照顾病患的过程中,梨瑾亲自为他们送去汤药,并不断安慰鼓励着众人。
与此同时,太医们也加紧研究防治疫病的药物。他们翻阅古籍,寻找古人应对类似疾病的经验和方法。
另一边,宸贵妃得知梨瑾的举动后,心中暗自得意。
她认为梨瑾此举无疑是自寻死路,一旦疫病在宫中蔓延开来,梨瑾必然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