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天工开物》
作者:狼烟本狼   娱乐:与杨蜜胡戈组建公司最新章节     
    “谁叫我?”
    “宋应星!宋应星!”从远处传来一个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站在稻田里的人立马蹲了下去,企图靠水稻的遮掩挡住自己身形。
    “宋应星,你哥叫你!”旁边的人提醒道。
    旁边的人则是提醒宋应星,他哥哥找他。
    宋应星反而是让他们不要说话,他就是故意躲着他哥哥的。
    本来躲的好好的,但是架不住旁边人出卖,将他的位置给指了出来。
    宋应星的哥哥叫做宋应昇,来找弟弟就是想要让他多读书。
    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田间。
    宋应昇:你上来。
    宋应星:你下来。
    宋应昇:你出来。
    宋应星:你进来。
    “三弟,你也是中了举人的人,要学会端庄学圣贤。”宋应昇说道。
    “我啊,学不了端庄的圣贤,我要做这田地里的圣贤!”宋应星回应道。
    听到这话,宋应昇就不干了,田里谁是圣贤,他可没有听过。
    不需要宋应星回应,旁边种田人就答了起来:“神农氏!”
    而这些自然也是宋应星告诉他们的,因为他就是想要学神农氏将五谷种好。
    如果将五谷种好了,那么全天下的人就都有饭吃。
    对于宋应星来说,这就是大学问。
    只是宋应昇不这样认为,深受儒家影响,自然认为读书才是出路,在田地里哪里有什么大学问。
    “这稻田里有什么学问?”宋应昇不解的问道。
    稻田里不就种植稻子就好,除草除虫就行。
    听到宋应昇这样说,宋应星自然是要让他看看稻田里有什么学问。
    就指着两株稻让宋应昇看。
    宋应昇是看了,只是他没发现有什么区别。
    宋应星就有些不满意了,这观察的也太不仔细了,有一株可是胖了不少。
    当然了,胖一点没什么,最主要的是两株的籽粒不一样,一株比另外一株多了一倍。
    “有吗?”宋应昇看了一眼,发现好像差不太多。
    “有!”旁边的人说道。
    宋应星就和宋应昇说了起来,如果以后田里所有稻子都是那株最多籽粒的,那会什么场景?
    不用说,粮食会丰收,收成会翻倍。
    “你在想,这禾苗要是和高粱一样高?”宋应星询问道。
    听到宋应星的话,那宋应昇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能。
    最后想了一下,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真的是很美好的事情。
    “如果要真的和高粱一样高,你会做什么?”宋应昇询问道。
    “我就躺在禾苗下面,美美的做一个梦!”宋应星回复道。
    “什么美梦?”
    “让天下衣食富足的美梦!”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也开始幻想起来,如果真的可以这样,那真的是美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就是衣食饱暖。
    说道这里,宋应星来劲了,田地间也是有大学问的。
    比如种地耕田,比如风车水车,这些都有助于让天下富足的大学问。
    听到这话,宋应昇也是觉得确实是大学问,对天下百姓来说是好事。
    甚至应该为这些大学问着书立言。
    听到自己的哥哥都这样说,宋应星立马来劲了,似乎找到了自己。
    虽然是自己的哥哥,但是有些东西他没有说,怕别认为是玩物丧志。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以读书做官最重要。
    就好像之前宋应昇过来找他,就是想要让宋应星回家看书,好考中进士就能当官了。
    不能在田地里浪费时间,因此宋应星自然是不能说出他要写本与生产生活有关的书籍。
    他怕得不到支持,也怕有人会阻止他。
    现在则是不一样了,哥哥支持,他自然是要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他一直就有这样的想法了,而且也在行动着,总是往田间地头跑,就是在收集资料。
    他决定要把所有有用的实学,全部都集中在一起写一本书,写一本有利家国,有利百姓的好书。
    “好,书名叫什么?”宋应昇高兴的问道。
    “书名叫做《天工开物》!”
    说道这里,这里的故事自然是结束了。
    画面自然是来到了李信这边。
    李信站在中间,之前一边是袁农平,一边是宋应星。
    “以《天工开物》传承科技传统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用一粒种子造福世界的现代科学家袁农平!”
    “他们都是心怀梦想的人,禾下乘凉天下富足,是两位相隔三百多年的华夏科学家心里共同的梦。”
    千百年来,华夏的历代科学家,一直在延续和传承一个华夏民族共同的科学梦想。
    发展科学,利益民生,造福人类,促进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一块来识读这本华夏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随着李信说出这话,现在也可以去休息了。
    自然由央妈的主持人来介绍这《天工开物》。
    物自天生,工开于人
    《天工开物》中梳理了一百三十多中生产技术和工具。
    当然了不可能就央妈主持人在那接受,自然是主持人和三位研究员一起讨论,都是对《天工开物》有研究的人。
    这些都是为了后面的舞台布置做这准备,就是为了将更好的节目效果呈现给大家。
    自然也要让现场的观众可以身临其境。
    而播放的时候,可以后期制作,那么更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感觉。
    其中也会有一些后期素材,花絮之类的,让人体会不一样了综艺节目。
    以为你采用了是多层空间,多舞台的形式,地方都不一样,甚至前后都有。
    所以下面观看的时候,整体作为都是可以转动了。
    因此多舞台也不影响观众观看。
    可以说央妈真的是很用心。
    李信也没有想到央妈会这样投入,其实不需要观众的,主要是面向网络与电视观众。
    没想到央妈为了让人可以感同身受,更好的带入,这才有了现场观众观看。
    那怕是多投资一些也不在乎,毕竟话剧如何能没有观众。
    随着访谈的结束,一边的舞台帷幕再一次的缓缓升起。
    首先看到的就是几个穿着古装的稚童在课堂打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