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邀屈原来现代走一走
作者:狼烟本狼   娱乐:与杨蜜胡戈组建公司最新章节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回复道。
    听到屈原的话,彭咸生有感触,因为他一生都是这样做的。
    如果将彭咸和屈原放在一个时代,两人肯定会成为至交好友。
    彭咸听到屈原的诗词,将他理解的说了出来。
    “不能让洁白的身体被尘埃沾染。”
    除了这话,彭咸还有自己的想法:“我宁可跳进江流葬身鱼腹!”
    彭咸不只是如此说,他也是如此做的,因为直谏商王不听,不得其志,以投江自尽表示抗议。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说道。
    听到屈原这话,彭咸忍不住点头,彭咸湿这样的人,听到屈原也这样做,自然是赞赏的。
    转身离开了,为自己能够遇见一位知己而高兴。
    彭咸走的毫不留恋,但是非常的开心。
    一边走一边念叨:“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眼看着彭咸大夫就要离开了,屈原大喊了一声:“彭咸大夫!”
    听到叫喊之后,彭咸大夫自然是转身回看,想要知道屈原喊住他有什么事情。
    看到彭咸大夫转过身来,屈原直接就跪了下去并开口说道。
    “若我不能实现愿望和理想,我愿以生命追随您的步伐。”
    说完之后,屈原直接行了一个大礼。
    听到屈原的话,彭咸大夫很震惊。
    虽然他是这样做的,但是又有一人愿意和他一样,真的太难得了,否则哪里有那么多的贤臣,奸臣也就无法再朝堂上生存。
    就因为真正的贤臣忠臣上,奸臣才能运作,要都是大公无私为国为民的话,一两个奸臣根本就掀不起大浪。
    彭咸有些感动想要说什么,最后也没有说出口。
    毕竟他就是跳河明志,如何劝说别人,就因为他是如此,自然能明白屈原为什么要如此做。
    最后只能化作叹息,转身走了。
    屈原看着彭咸大夫走了,有太多的不舍,他还有很多问题想要问彭咸大夫,有很多事情请教,也有很多不解。
    但是最后也只是喊出了名字,而且声音不大,毕竟彭咸大夫不属于这里。
    李信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落下了泪来。
    李信是知道历史的,屈原最后就是以死来明志。
    也和彭咸大夫一样,屈原跳了泪罗江。
    屈原如此大才爱国之人,要是跳江而死,如何不让人惋惜。
    只是李信又如何阻止的了屈原,不然他也不是屈原了。
    李信这一次有些讨厌知道历史,因为改变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发生,那感觉太难受。
    屈原有些不舍,还是跪在地上看着彭咸大夫离开的地方。
    李信忍不住过去劝慰。
    只是他不知道说什么,毕竟屈原的人生阅历哪里需要李信去劝说。
    “先生!”
    李信能做的也就是将屈原给扶了起来。
    屈原刚刚还在想着彭咸大夫的事情,被这一声‘先生’给惊到,完全沉浸在了彭咸大夫的到来和离开。
    直到被李信扶了起来,屈原才缓过神来。
    屈原亦步亦趋的往回走着,似乎因为彭咸的离开又老了几岁。
    看的让人心疼,之前看着还精神矍铄,但还是老人啊!
    “当年,我写完《离骚》最后一行,放下了笔,我就放下了生死了。”屈原说道。
    “所以您在《天问》里一连发出了一百七十多个气势恢宏的提问。”
    这些提问上溯亘古之初直至楚国当下!
    追问宇宙本源自然天道,屈原对于天道的叩问是生命的更高追求。
    屈原对于李信的话,并没有感到自豪,反而有些伤感的回复道。
    “我是问了很多问题,可有些问题在我心里也没有答案!”
    “敢于发问的勇气,勇于求索的精神,有时候比答案更珍贵!”李信诚恳的说道。
    听到李信的话,屈原非常激动也很感动,听到李信的话真的是很高兴。
    并且李信向屈原鞠了一躬,表示对屈原的尊重,屈原真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遇一知己难得啊!”屈原感慨的说道。
    能够被人理解,这是知道高兴的事情。
    不然屈原也不会说出那句千古名言:【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听到屈原的认可,李信也非常高兴。
    询问着说道:“先生,您想不想随我到后世去看一看《楚辞》的流传?”
    “带路!”屈原直接回答道。
    “请!”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李信笑着摆出邀请的动作,并前面带起路来。
    随着李信前行,环屏再一次的出现变化,仿佛走过了时光隧道。
    走了一段,迎面就看到了一人走来,一边走一边说着。
    “历尽几度寒暑,《楚辞》终于编订完成了!”
    看到这人,而且说的还是《楚辞》,屈原自然是要询问一下那迎面而来的人到底是谁。
    “先生生活的这个时代,后世称为战国,两百多年后,西汉文学家刘向,搜集了您和弟子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订《楚辞》,在刘向手中,《楚辞》首度成书。”
    “有心了!”听到李信的介绍,屈原很是高兴。
    自己的诗作流传了下来,并且有人帮忙整理成册,自然是好事。
    在感慨之时,又有一人顺着时光通道走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临……。”
    这是一首和他有关的诗,自然也要问问。
    他不认识,想来李信是认识的。
    李信也就解释了起来。
    这人就是李白,在屈原之后九百多年,华夏大地出现了一个经济文化极度繁盛的大一统时代,称为唐朝。
    唐诗是华夏文学的另一座高峰,而李白诗唐代诗人当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白既为敬仰屈原的飘逸文风,也承袭了屈原的浪漫风格,后世称之为“诗仙”。
    “此人诗情酣畅,是有仙人的风骨。”
    随着时光穿梭,时光飞逝,就来到了现代。
    出现的自然是天眼之父。
    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能够收集到来自宇宙当中极其微弱的脉冲星信号,是目前地球上最灵敏的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