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武大郎和潘金莲
作者:嶷山脚下   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最新章节     
    又是艳阳高照的一天,远处的住宿区已经见了规模,就这速度,再过半个月,这房子就能入住了。
    这房子没花多少钱,这砖是自己烧的,力是自己人出的,干芦苇是自己山下长的,就是从外面运了运来的不少椽子和门板。
    至于床、柜子啥的也能造,自然有老汉懂这手艺,就是需要给备点工具。
    王伦现在已经从昨天红烧肉的阴影中恢复过来了,在众人的苦苦哀求下,晚上又烧了一回,柳如玉还大方地按摩了下肩膀。看看,这场子不就找回来了么?
    今天有人带回来一个消息,王伦听了赶紧把武松叫了过来。
    找到武大郎的下落了。
    好几个人多方打探,当时武松以为失手打死了人,就远逃他乡,不知音讯。虽然后来那人没死,但是老是带人骚扰武大郎,武大郎没办法,就收拾了家当,从清河县迁到了阳谷县。现在武大郎在阳谷县盘了一个街面房,做自己拿手的炊饼,日子过得还不错,据说还说了一房漂亮的娘子。
    看到这些消息,王伦就知道这是武大郎没跑了,这漂亮娘子定是那后世大名鼎鼎的潘金莲。
    想到武大郎悲惨的遭遇和潘金莲的下场王伦禁不住唏嘘不已,琢磨了半天也是无能为力。他现在总不能跟武松说,你嫂子以后会勾结小白脸害了你哥,你还杀了你嫂子。这话没法说啊。
    再说了,没发生的事情也没法处理。
    俗话说的好,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这事不好办。
    王伦是土匪头子,但王伦是有人性的土匪头子。
    王伦正琢磨的功夫武松就风尘仆仆走过来了。
    王伦把兄弟们武大郎的事情这么一说,武松当时就坐不住了,红着眼睛就要出发。王伦赶紧按住:“你这老大远过去,啥也不带像什么话?”
    武松坐在椅子上稳了稳。
    王伦琢磨了一下说,看着武松说:“一会儿你牵两匹快马,带上两坛子酒,要飞天版的,我再给你拿五百两银子。”
    “哥哥,这怎么使得,我哪里尚有银子没有花完。”武松赶紧站了起来。
    王伦赶紧按下。
    “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王伦笑了笑:“大郎比我长两岁,也是我的兄长,此番回去,我也得表示一下。我这里有点想法,你看是否可行。”
    “哥哥但凭说来。”武松赶紧说。
    “阳谷县离这里虽说不远,但是也有些距离,你们兄弟两个见面也不容易。之前我常听你说起过大郎,知道他是一个宽厚的性子,我怕他一人在外地,周边没个帮衬,别受了欺负。你这次过去尽量说服大郎上山。一来大郎手里有手艺,这梁山上万人口,正是需要;二来我们几个在一起也能有个照应,你们哥俩也能经常见面。”
    “实在不行,你就多留些时日,用这些银两帮大郎开个酒楼,我们醉瑶台平时送些酒过去,再顾俩伙计,张罗些饭菜,大郎也能轻省些。”
    王伦想的细,武松心里感慨。这大哥的心思细腻也是没谁了,以前交往的人都是表面兄弟,背后好汉,可是谁又能真正为自己想一想。就这番话一般的关系谁又能说的出来?
    “让哥哥操心了,武松快去快回。”武松抹了下眼泪,站起来拱了下手,就赶紧出去安排。王伦也让宋万安排了银子送过去。
    这王伦思来想去,也就 只能这样安排了。按理说,让武大郎上梁山,在自己和武松眼皮子底下,潘金莲就是再大的本事也翻不起浪花来;武大郎实在不愿意来这土匪窝子,就给他开个酒楼,作为醉瑶台在阳谷县唯一的代理商,这样事业有成的武大郎也不再是随便就能被人拿捏。
    话又说回来了,武大郎要是真有一大份家业,这潘金莲敢不敢有外心还不一定呢。
    武松牵了马,装了东西,别了王伦,带了一个士兵就下了山。
    武松两人坐船上了岸,从寿张县往北,直奔阳谷县而去。
    阳谷县不远,也就两百来里,武松心里着急,第二天傍晚也就赶到了。
    武松进了城门,跟着来过的士兵沿着大街往前走,突然看到前面一个熟悉的背影。
    这背影不是别人,正是挑着担子收摊往回赶的武大郎。
    武松大喊一声大哥,就撇了马奔了过去。
    正在快走的武大郎此时一愣,好像听见了熟悉的声音,下意识一回头,看见跑过来一个大汉,这汉子不是他的兄弟武二郎还能是谁?
    武松跑过去,一把抓住武大郎的胳膊就跪在了地上,嚎啕大哭:“大哥,二郎给你添麻烦了。”
    武大郎愣了一下,高兴地撇了担子,拍了一下武松的肩膀:“真的是二郎。”就抱了一下武松,赶紧把他拉了起来。
    远处的士兵这时候才细细打量着武大郎。这武大郎一米五几的个子,在这个年代自然不算高,却也谈不上矮,模样长得和武松有点相似,面相憨厚,就是个头差了太多。
    后来王伦见了武大郎之后还琢磨,这为什么后人老说这武大郎三寸钉枯树皮,后来琢磨过味道来了。这纯粹是因为嫉妒。
    这武大郎一个普通的汉子,当时还没有武松帮衬的时候就娶了这么一个貌美如花的老婆,这旁人见了能不羡慕嫉妒恨么?这添油加醋传来传去也就不像样了。
    几个人随着武大郎回到了店面,武松和潘金莲见了礼,放下了自己带的礼物。
    潘金莲以前老是听武大郎说武松千般好万般好,今日一见果然是高大魁梧,一表人才,旁边跟着的汉子叫杨武也是机灵本分。
    要说潘金莲一见武松就有什么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潘金莲现在还是一个朴实的居家妇女,当然了,这居家妇女是美艳了些。
    这武松和杨武见了潘金莲也是惊讶了一下,不过也仅仅是如此。
    这梁山上的林家娘子、柳如玉、阮小七的准娘子颜秋红都不比潘金莲差,这后来的柳月生和顾采薇以后也指定是个大美人,两个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四个人坐了一个桌子,杨武简单吃完了饭就先告辞出去,在旁边寻了一个客栈,武松和武大郎许久没见,定是有不少话要说,他给这哥俩留了空间。
    这武松开了话匣子,把他这一路来的经历说的精彩纷呈,除了杀人这比较血腥的事情没说,把他和王伦的很多精彩经历也说了不少。
    这武松没和武大郎隐瞒,一来是武大郎是至亲兄弟;二来这梁山已经不再是一个破落山寨,寻常的州府县衙,梁山还真没放在眼里。
    这武松跟着王伦历练过几次,早就开了心胸,长了眼界,早已经不再是以前单纯的厮杀汉子,现在是一个真正的侠骨柔情的好汉。
    这武松酒量好,武大郎除了个头差点,这酒量是没差多少。
    武大郎感叹这武松的变化,现在的武松哪里还有以前的草莽气息,现在是叫一个光明磊落,豪情万丈。
    这旁边的潘金莲也是听得震撼不已,一来这小叔子的风采确实不凡,二来这武松引以为豪的结拜大哥又得是什么样?这被武松说的天上少有,地上难见的梁山又得是什么样。
    要说这王伦还真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武家兄弟的命运,其他的不说,单说这潘金莲现在就没有多少精力放在这武松上面,都在联想武松结识的那些好汉,和王伦一起做的那些大事,还有梁山那不一样的场面。
    王伦不知道,他在无意中已经挽救了武大郎和潘金莲。
    这原因就得从这第一印象说起。
    试想一下,这潘金莲第一次见了武松就听武松说这打老虎啥的,都是武松的个人表演,这潘金莲作为一个正常女子,不另眼相看才怪。现在的武松还不是打虎英雄,没有那层神秘的光辉。武松嘴里说的也不是打虎多么厉害,而是那些同样光明磊落的汉子和精彩纷呈的故事,这注意力就转移开了。
    说实话,现在梁山对潘金莲的吸引力远大于武松。
    哪里有那么多的天生淫荡,不外乎都是人之常情。
    晚上到了最后,武松说出了王伦的邀请,也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希望武大郎和潘金莲两个能上梁山,那里有万把号人等着吃饭,武大郎的拿手技艺有用武之地。
    武大郎没当场答应,说是要考虑考虑,其实就是关上门和潘金莲商量商量。
    出乎武大郎的预料,潘金莲二话没说,一口答应,另外还是满脸的向往。
    这潘金莲也是普通女人,除了漂亮点,跟其他的良家女子还真没多大的区别,起码现在是。别老拿后来的评价来评价潘金莲,大家平心而论,即便是放在后世,在西门庆小白脸的糖衣炮弹下,那些号称良家的女子们能撑得上几个回合?
    潘金莲现在就是向往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而不是每天的面袋子,大蒸笼。
    这武大郎两口子一答应,武松松了口气,本来想收拾一下就上路。武大郎却说有两家人办喜事,订了不少喜面炊饼,要半个月后才是交货日子。武松知道大哥是个守诺厚道之人,就不再坚持。
    武松留下杨武在后面帮衬,自己先行骑了马回梁山,他知道接下来会那6000多人快到梁山了,王伦正是用人之际,他赶紧回去做个照应。大郎很快也要跟去,两人叙述兄弟情义也不在这一时。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武松别了武大郎和潘金莲,安顿好了杨武,就骑马出城了。这刚出了县城南门,还没走一刻钟,武松就盯着前面的人群,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