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为小失大
作者:遥领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最新章节     
    “我实在难以相信,毕竟,不论怎样,你们付出那么多,只得到这一点,你们会甘心吗?”
    韩遂不信,没有人会拒绝利益。
    除非是傻子,连傻子也知道甜食和美食的诱惑。
    因此他不信,袁绍也在一旁深思熟虑地点头赞同。
    确实不应轻信,毕竟这背后有些反常。
    “当然不止于此,成功后你们还需提供部分粮草和军资,这样才公平。毕竟,你们既想占便宜,又怕心有愧疚,不占便宜又觉得不甘。”
    高远明白,先前的铺垫似乎奏效了。
    他就是要操纵他们的情绪,操控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明白应该如何行动,如何思考。
    毕竟,这些诸侯将领各有心思,表面上他们兴师问罪董卓,热情高涨。
    实际上,这只是装模作样,对他们来说,这并非大事。
    实则他们内心都渴望成为董卓,毕竟董卓的权柄地位令人艳羡不已。
    尽管口头上他们对董卓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但他们都暗自期盼能成为他,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听你这么一说,大伙儿提供粮草,再奉上金银和兵刃,让你招兵买马,助你们势力扩张,尔后守护这片土地,对吗?\"
    这些诸侯并非愚笨之人。
    他们洞察秋毫,明白此人的真实意图无非是自我壮大。
    此人的想法的确高明。
    他们渴求变得更强大,这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谁不想在乱世中立足?
    否则,他们在这动荡的时代里只能沦为弱者,任人宰割。
    因此,刘备的盘算他们心知肚明,曹操和孙坚的意图也了然于胸。曹操和孙坚皆非等闲之辈。若有了这些装备和资源,
    加上粮草和金钱,
    他们的崛起便会易如反掌。
    所以,一旦把这些交给他们,岂不是如虎添翼?尤其是曹操和孙坚,让袁绍尤为忧虑。
    毕竟,曹操与他一同长大。
    袁绍深知曹操的本领,更别提曹操曾刺杀董卓,声名远播,被天下追缉,被誉为众多人心中的英雄。
    这对他们而言绝非好事,必须竭力遏制,不能让他们坐大。
    哪怕是一丁点的火苗,也要立即扑灭。
    于是,他们给粮草,给金钱,给武器。
    这些将领诸侯并未深思其中的后果,一心只想割据一方。
    袁绍却不同,凭他的实力,足以雄霸天下。
    他绝不容许有比他还强大的存在,故而这些强者必须逐一压制。
    这也是策略之一,毕竟手下这么多能人已向袁绍表露心迹,他们都愿追随袁绍,因他有背景,有实力。
    是最有可能,最有能力一统江山的人物。
    袁绍深信不疑,认为自己最有资格,也最应一统天下。那些所谓匡扶汉室的口号,不过是空谈。
    他们的目标仅是割据一方,称霸一方,最终一统天下。
    对他们来说,这是必经之路,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因此袁绍开始了全面的压制行动。
    对他而言,任何可能干扰或威胁到他的,他都会果断消除,毕竟这样的困扰,若不解决,只会带来更多麻烦。
    尤其是曹操、孙坚,还有他的亲弟,全都是麻烦。这些麻烦持续存在,对他来说,只会成为永恒的羁绊,让他的道路曲折难行。
    “话已至此,帮不帮忙是你们的决定,成不成功则是我们的责任。”
    这不是恐吓,是请求,也是期盼。当然,如果他们视为威胁,那也无可奈何,许多人不面对威胁,就不会妥协。
    唯有威胁,才能使他们让步。毕竟,这些将领和诸侯各有各的盘算。
    他们的想法往往充满风险,谁不想不损一兵一卒便能获利?世上本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想占便宜,那是妄想。所以,他们总该付出点代价,否则根本不配胜利。
    将领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我看你们无需犹豫,无需商议,因为你们别无选择,对吧。”
    高远适时地煽风点火,此刻他必须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否则无法达到目的。
    气氛至关重要,不同的环境和气氛会驱使他们做出不同的决策。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考量和担忧。
    这些忧虑和想法往往源自环境、气氛以及各种情况的影响。
    他的目标是让他们无法轻易做决定,让他们做出对他有利的选择。
    “行了,别再制造紧张,这是徒劳的。”
    袁绍开口打断,他深知这家伙无非就是想要粮草、兵器和金钱。
    这家伙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但袁绍绝不让步,这些资源怎能轻易交出?
    给了他们,岂不是帮了曹操、刘备和孙坚?这三人是诸侯中最棘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