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俺村来了俩老外
作者:一山鑫   小村脏事最新章节     
    这一晚上,徐艳霞给我分析了一波,学习环境大概需要50万左右,这其中包括软件设施,硬件设施等。
    这还不算多的。
    招聘有资历的老师需要一些优厚的条件,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去教育局申请名额才行。
    如果学校单独招聘老师,那就是合同制的老师,并无编制。
    我们决定单独招聘合同制老师,可以招聘大学生,可以招聘那些退休的老教师,工资由村委会发。
    我和徐艳霞讨论一宿,拿出来一个方案,让徐艳霞和初中的校长联合做这件事。
    这天我来视察美食街。
    在童子庙和娘娘庙中间建起一条美食街,50米长,左右两边约有130家店铺。
    我六弟递给我一支烟,笑道:“哥,啥时候能把一座庙的工程承包给我们啊?”
    我瞪了他一眼:“还没学会走路呢,就要跑?你和老七也不是正规的施工公司,这点活儿先干着再说,多久能完工?”
    “差不多两个多月吧。”
    “老七那边怎么样了?能搞定吧?”
    “能。”
    我开车又去了古墓的施工现场。
    在这里有一片绿色的铁皮包围着,里面正干的热火朝天。
    我敲了敲铁门。
    铁门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深坑,十几名工人正在砌砖,潘寒山每天都会来监工,这位文物专家真的是尽心尽力,一旦投入工作就废寝忘食。
    我递给潘寒山一支烟:“潘老,休息会儿,你介绍一下现在的工程进度。”
    “造型比较多,古墓内有耳室,有主墓室,壁龛等等,这些都还很简单,最主要的就是五代十国的风格壁画以及古董,这个我需要一个场地,还需要很多材料。”
    “没问题,我随时都可以给你安排,至于制作古董的材料你写个清单,我让人帮你买。”
    “行,还需要青铜器这些,我联系了一个老朋友,明天会到你们村,你尽快的把场地找好。”
    我想了想,又道:“那就在这旁边建个场地吧。”
    “行。”
    我对旁边的堂弟说:“老七,在这附近搭建五间活动板房,再用铁皮围起来,水电都要安排上。”
    “我这就打电话让厂家送过来。”
    我给小李打电话,让他买两张床,被褥,生活用品。
    一日三餐都要从农家乐送过来,包括那十几个工人。
    我从车里拿出两条硬中递给老七:“给工人们发一下。”
    “潘支书发烟了。”
    我笑道:“刘叔,辛苦了。”
    “不辛苦,给的工资高,而且还是为咱村的发展添砖加瓦,我干着全身都有劲。”
    我问:“都知道这个是啥性质吧?”
    “知道,放心吧潘子,这是为咱村,这个秘密我们都带进棺材里。”
    我转而问老七:“给他们一天开多少钱?”
    老七说:“老师傅一天400块钱,小工一天300块钱,一天三顿饭,免费饮料,香烟。”
    我点点头:“做的不错,给你的那20万,花多少了?”
    老七讪笑道:“就剩下两万了,你们村委会还得拨款。”
    “明天我让赵悦再给你们拨50万。”
    下午的时候,活动板房就搭建好了。
    小李买来了床和被褥以及生活用品。
    潘寒山给我一张清单,上面写着的都是他制作古董所需要的东西。
    我转而交给小李:“这些东西能买到吗?”
    “这个没问题,买不到的都在网上订购。”
    “去办吧。”
    翌日,潘寒山的老朋友来了。
    我在农家乐订了个包厢接待他们。
    潘寒山的老朋友叫冯亮,是一个古董贩子,更是一个造假的高手。
    潘寒山说:“小冯是我的至交,这次来纯粹是帮我,不会跟你多要一分钱。”
    “那怎么能行呢,显得我多小气似的,这样吧,我给冯哥20万的辛苦费。”
    冯亮端起酒杯笑道:“潘支书敞亮啊。”
    我说:“还请你多费心,制作的像一点,做到以假乱真。”
    冯亮说:“我就不说我有多厉害了,让老潘说说。”
    潘寒山笑道:“六年前,冯亮做了一个假的字画,我们三个古玩专家当时都被忽悠了,直到五天后才发现那张字画是假的。”
    有潘寒山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吃完饭,我买了两条硬中华,给他们每人一条,并且让小李送过去一箱海之蓝。
    这晚上,我来到徐美荣住的地方。
    在床上,徐美荣说要在安置区买一套房子。
    我说:“我买吧,你去住,这些年你也帮了我很多,我也该表示一下。”
    徐美荣说:“你买房,我出装修的钱,以后那里就是咱俩的小窝,好不好?”
    “行,咱俩的地方。”
    徐美荣说:“我再让我弟弟买一套,帮你减轻一些压力。”
    “用不着,你弟弟都把钱投资在古墓上了,我肯定能把这些房子卖出去。”
    徐美荣摸着我的脸说:“说真的,我特别崇拜你,我喜欢有能力的男人,你就是我心目中的那个男人,这辈子我跟定你了。”
    我一阵苦笑。
    徐美荣嘻嘻一笑:“今晚上不准做防范措施。”
    “啊?!别啊,万一……”
    ………………
    在村委会。
    徐艳霞这天来找我,问我能不能接受外国人。
    “啊?!你还招聘一个外国人?”
    “是夫妻俩,英国人,我省城的朋友介绍给我的,可以让他们在咱村教英语,搞个双语学校多有吸引力啊。”
    “额……要的工资高吗?我还真有点不习惯呢。”
    “工资要求不高,一个月两万块钱。”
    我错愕道:“两万还不高?这俩老外为啥答应来咱村啊?大城市不可以吗?”
    徐艳霞说:“大城市的双语学校都满了,他俩也不是专业的老师,喜欢在咱们国家游山玩水,这是把钱花完了,想找个工作。”
    我汗颜道:“那他俩赚到钱,要是再走了呢?那就得不偿失了。”
    徐艳霞说:“签合同啊,三年起步,如果做不满三年,必须赔偿,不赔偿就起诉。”
    “人家是外国人,有用吗?我建议直接押下他们的护照!”
    徐艳霞一怔,笑道:“还是你这个办法简单粗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