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五行天灾情景题
作者:神威校尉   神农道君最新章节     
    考试地点在县衙,因为司农监没那么多桌椅。
    县尊同时兼掌文治,一有理论考试,基本都在县衙的考房。
    县尊李文正没见到,主考官和监考依旧是司农监的熟人,但县衙出人监考的人数增至五十,还多了送饭送水的吏员。
    这次不必考耐力,所以考试中途会有人送饭至考房。
    考试要两天,试卷自然不会少。
    赵兴找到自己对应的考房坐下之后,就等待试卷分发,下来之后共有四十张!
    其中三十张是考题,十张是空白。
    赵兴不着急动笔,先大致看了一下考题,及要求,另外再看是否有错漏。
    前十五张为送分题,属于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
    比如:“《月令七十二物候》,出自哪本古书?由何人何时编著?”
    赵兴都不用想,直接写下答案:“出自《时训解》,开平九年,由大司农吴澄编著。”
    或是从著作中截取一句话,填上前一句或者后一句。
    如:萍不生,阴气愤盈。________
    答:鸣鸠不拂其羽,国不治兵;戴胜不降于桑,政教不中。
    此题是‘阴阳物候题’,说的是如果阴阳之气中的阴气过重,那么相应的会出现一些反常的‘物候’现象,国家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动刀兵,也不要下达一些新的政令,否则收效会比较差。
    赵兴流畅的解答,很快送分题就结束。
    来到了筛选考生的情景问答题。
    “城南有风,暴虐而行,春秋多干旱,城东有河,雨量过载,夏冬多洪涝,五谷难以存活,何解?”
    要换做基础理论不扎实的吏员,肯定是直接答,‘以风调雨顺法术改之,则五谷丰登。’
    这么答,如果10分只能给2分,甚至也可以一分都不给。
    因为只有答案,没有过程,对理论考来说不行的。
    而且答也没到点上,这属于是没审清题或者是法术知识理论储备量不够。
    “小城常年刮南风,暴虐而行,吹走了春秋两季的云雨,导致了干旱。但城东有海,云气升腾,导致夏冬两季出现洪涝,所以这根本不是一道天时题,而是一道地利题。无论用什么天时派的法术都是错误的。”看清楚题中蕴含的陷阱后,赵兴开始答题。
    其实也很简单,解决它的办法,就是曹溪真君曾经做过的事。
    “养地脉于南,地高则风调,修渠道于东,引水绕城而行,另择城东洼地,蓄水于湖,再修归元水车,则四季雨量均衡。辅以节气令,三年则风调雨顺。”
    赵兴写完,确定能拿满分数,这才继续往下作答。
    一直到最后一题才碰到了难度。
    这是一个涉及到五行四时宜忌的情景问答题:
    “地阴寒,春木不用,夏阳蒸,蝗虫茂生,何解?”
    字数越少,题越难。
    更何况还是一个联动题。
    因为它描述季节紊乱和天灾异象,题目把两者都联系在了一起,那么答题的时候,也必须要联合来答,不能分割开来。
    标准答案必须是从五行四时说的方向出发,而且最好是能从经典著作中找到依据,否则用考生自己的话,会缺少依据,没有说服力。
    没说服力,哪怕答到点上了,也会扣分。
    想明白这点后,赵兴开始思索,并且遍历各类著作,争取找一个完美答案。
    一刻钟后,赵兴提笔作答。
    “春有余寒则地阴,百木不生,需取地脉丙火调候,若地无丙火,则取丁,丙丁皆无,则顺延天时。”
    “夏阳过蒸为春短,虫灾肆虐需直改,复天时为春,地火为丁,复时一候,再复为夏,夏短一候,归顺四季正时。”
    标准答案参考了著作《四时五行说》地利篇和天时篇的内容。
    这道题说的是如果司农官治下出现,春木不能取用,地力阴寒,夏季酷热,进而诞生蝗虫天灾时,该如何解决。
    题目内涉及到了五行,四时,还有天灾。
    答的时候得以五行天干地支来答,并且给出一个相对完美的答案。
    先用地利派的方法,调节地脉之力,地脉有不同属性,丙火最旺,可用来调节阴寒现象,丁火次之,但也勉强能用。
    如果那個地方环境实在苛刻,无法导引丙、丁之火,就只能改变天时,使得春天快速过去,到下一个季节,也就是‘顺延天时’。
    夏天阳过重,导致蒸热,产生了各类虫灾,这是因为春季过短的原因,承接上一句,是为前因后果。
    这个时候不要多想,直接改变天时,因为虫灾已经出现了,夏季是最适合虫灾猖獗的时候,你待在夏季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所以需要复‘天时为春’,那能不能改为秋、冬呢?
    不行,因为之前春季使用了‘地脉丙火’来解决阴寒的问题,导致春短了一截,现在需要补上一候时间的春季。
    地脉为丁火,是比较温和的,不会导致阴寒复现,也不至于太脱离夏季,因为解决完虫类天灾,还是要返回夏季的,这叫‘归顺四时正位’。
    赵兴在答题的时候,考虑到了虫灾复发的可能,所以归顺复位的时候,他写了让夏季短一候。
    因为夏秋之热区别并不是太大,短一候夏,多一候秋,是没什么问题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少一候春,多一候夏才会出大问题。
    “考官要是不眼瞎,这题我怎么着也得给满分。”赵兴检查了一下,翻过了这一张,开始继续作答。
    .............
    时间缓缓流逝,到晚上,很多考生已经开始停笔,因为大部分吏员,都没有明眸夜视的能力。
    赵兴也不愿意在这瞎耽误时间,所以他是打算尽早做完提前交卷的。
    于是即便是光线暗了下来,也没停笔。
    答完前面所有种类的题目之后,他又开始复查,看看有无更佳答案,哪里有可能丢分。
    如此核查数遍之后,才会进行下一个类别的题目。
    到了天黑的时候,赵兴只剩下最后一类题:
    这类题目只有一张,也是最难的学派思想题。
    “请将五行、天干、地支与四时相配,并阐述匹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