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星链实验
作者:春荐   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最新章节     
    帝都郊区,一座人迹罕至的深山之内。
    直升机缓缓降入山谷,基地门口已有专人等候张青。
    看到下机的人群,接待员四处张望,最终忍不住发问:
    \"张总工在何处?\"
    张青上前一步,微笑道:
    \"就是我。\"
    接待员一脸震惊,做梦也没想到张青竟如此年轻。
    但他迅速恢复冷静,引领张青进入基地。
    基地主管,银发的魏文君院士已在恭候大驾。
    \"张总工您好。\"魏文君显然对张青颇为了解,\"这次光临,是要给我们基地带来什么新成果吗?\"
    张青有些不好意思:\"我是来借用贵基地,进行一箭多星模拟实验的。\"
    \"哈哈,张总工不必谦虚。\"魏文君神秘一笑,\"我听说您在研究航天器涂层时,还顺手解决了其他基地的军用装甲问题。\"
    张青淡笑,这位魏文君院士消息果然灵通。
    \"我们基地主要研究直升机,还请张总工多多赐教。\"
    魏文君的基地正在进行新型直升机试验。
    通常,民用直升机最高飞行高度两千米,军用直升机可达六千米。
    但这仅限于天气良好时,在恶劣环境下便难以实现。
    在珠穆朗玛峰的皑皑白雪中,即便是精良的junyong直升机,也无法突破四千米的高度,执行救援任务。他期盼张青能为他的项目提供一份助力,这份期待不言而喻。
    张青自然不愿拒绝,几句客气话过后,他提出了请求:“我想参观行星实验室。”
    “请进。”
    魏文君引领着,步入了行星实验室,张青对此惊叹不已。这里运用电磁场,借助磁力来模拟宇宙环境,比风动实验室的风机控制更为精准。
    “这样,谷教授,麻烦你帮我申请这些材料。”
    张青列出了一份长长的清单,上面罗列了诸如铱、锇等珍贵金属。谷若琳看过之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她轻声说:“张总工程师,我们的实验预算现在已经超支严重……” 张青大吃一惊,要知道,这个项目新批准的预算高达三十亿。
    “三十亿都花完了?”
    张青难以置信地反问。
    “没错,仅那个你手中的微型航天器,就需要三亿。”
    这个微型航天器正是张青用于公开实验的,表面覆盖了新型装甲。
    张青失笑道:“我等于抱了个坦克在怀里。”
    高卢国的勒克莱尔坦克,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坦克,单价过亿。而张青的航天器,其价值已超越了勒克莱尔坦克。
    灯塔国判断华夏不会将特殊装甲用于军事,正是因为这种装甲的价格过于高昂。若装备于坦克,坦克的成本恐怕会超过十亿。
    “无计可施了。”张青说,“提交资金申请给jungong委,要求追加预算。”
    很快,新的资金申请报告送到了科技部肖剑平的办公桌上。肖剑平拿着报告,走进了龙guojun工委。
    “上次我们给张青批了三十亿,这么快就用光了?”
    刘毅看着,惊讶不已,觉得难以置信。三十亿,对许多国家来说,已是全年税收的总额。
    “是的,主要花费在了装甲涂层上。”肖剑平解释道。
    “不过,张青说实验已进入尾声,他对完成一箭星链计划充满信心。”
    “而且,这是最后一次申请资金。”
    刘毅看向在座的高层,征询他们的意见。高层们沉默不语,这笔资金数额巨大。
    终于,有人缓缓开口:
    “钱要用在关键之处,张青就是我们的关键。”
    “就算再投入五十亿,一百亿,也要把这个项目完成。”
    “没错,其他开支可以压缩,我支持张青。”
    见众高层纷纷点头赞同,刘毅松了口气:“你先回去吧,资金会尽快到位。”
    肖剑平申请资金的同时,张青的实验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他在工作室中,手工打造微型卫星,采用的是一枚枚铜褐色的管状物,宛如废弃的炮弹壳。
    “这是什么玩意儿?”
    林熙瑶好奇地询问。“这可是垃圾!”
    赵墨毫不在意地回应。
    “哎呀,别逗我了,哪会是垃圾呢。”
    林熙瑶并不买账,觉得赵墨在跟她嬉闹。
    实则,这些确实都是废弃物。它们来自战斗直升机上的ga-12型转管炮,射击后的空弹壳被赵墨巧妙利用,改造成微型卫星。
    “一枚,两枚……”
    林熙瑶数着赵墨脚旁的卫星模型,已超过了一百二十枚。
    “行了,开始首次测试。”
    赵墨将微小的航天装置放入电磁操控室,引擎轰鸣,瞬间跨越了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片刻后,经过引擎与太空阻力的抗衡,第四宇宙速度也被突破。
    “太妙了,发射!”
    随着赵墨的指令,一百多枚模拟卫星如花瓣飘散,以航天器为核心扩散开来,形成完美的圆形阵列。
    航天器并未停止,继续保持第四宇宙速度,向着宇宙深处进发。
    “厉害,初次试验就这么成功!”
    林熙瑶赞叹地鼓掌。
    “还没成功呢,林教授!”赵墨提醒,“你看那些卫星。”
    只见卫星在空中漂浮后,相继进入高层轨道,接着向太空发送信号。
    然而,诡异的是,信号竟然无法传出。
    “以航天器为中心的布局不行。”
    “卫星的信号向下层发射时,会被下方的卫星信号阻挡,因为下面的卫星太多了。”
    “这就是所谓的频段干扰现象。”
    “要解决频段干扰,必须将所有信号集中成一点,发射出去。”
    “我来设计一个新的模拟方案。”
    两天后,赵墨申请的资金到账,铱、钌等贵重金属也悉数购入。
    此刻的赵墨,已更换了数种方案,卫星的发射角度与初次截然不同。
    “好。”赵墨眼神坚定,“第五十二次实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