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红烧肉和知识
作者:春风暖日   年代:1979从山民到首富最新章节     
    随着红烧肉进入嘴中,还没嚼下去。
    钱教授就感觉那颤颤巍巍的肥肉,像是豆花一样在嘴里化开了。
    浓郁的大料香味混合着肉汁在嘴里蔓延开来。
    接着随着他轻轻咀嚼,瘦肉中蕴藏着更加丰富的肉汁随即迸发。
    许久没有吃到肉的钱教授,只感觉舌尖仿佛过电一般。
    那红烧肉混合着大料的香气,更是随着每一口咀嚼和呼吸,直冲天灵盖。
    一口吃下去后,身体细胞都像是全部雀跃了起来,人体本能对高热量油脂的喜爱,让钱教授嘴角忍不住上扬。
    点着头,心情有些激动的说道:
    “嗯……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这个红烧肉真是太好吃了。”
    “感觉已经好多年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这时候他老婆也同样吃得进去表情和他差不多,一个劲连连点头:
    “嗯……好吃!”
    接着更是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红润软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原汁原味。”
    “川派红烧肉的精华都在里面了。”
    宋朝阳听着这两口子的的夸奖,只当他俩是许久没有吃过好东西。
    当然自己这招待在农村里,算是非常好的标准。
    夸两句也没啥毛病。
    宋朝阳谦虚的笑着摆摆手说道:
    “我也是随便做的,当不得这么夸。”
    结果没想到钱教授的老婆摇摇头认真的说道:
    “不不,我说的是实话,以前我家父亲喜欢研究各种菜,我跟着吃了不少好东西,你这红烧肉确实是做的好。”
    她斟酌了一下用词,然后继续讲道:
    “这道红烧肉的水准,差不多和做川菜的老师傅有的一拼。”
    她此话一说,宋家其他人也有些好奇。
    一个个都伸出了筷子,夹起红烧肉进嘴里吃了起来。
    结果发现确实好吃。
    虽说看起来都是同样的红烧肉,但是宋朝阳做的格外是一个水准。
    不过具体哪里好他们倒是说不上来,只是觉得格外好吃一些。
    这时候钱教授老婆又夹了一块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分析道:
    “这道菜,应该是烙皮,过水,酥皮,过油,原汤收汁这些步骤一步不少,才能做的这么恰到好处。”
    “这道菜绝对是下了功夫的!”
    宋朝阳看她夸的这么认真,还说出了自己做这道菜的步骤。
    一时间也有些诧异。
    没想到这位也是個行家。
    钱教授看出了宋朝阳的不解,他于是笑着开口说道:
    “我老丈人在世的时候是个有名的老饕,对这些做菜的方法和历史知道不少。”
    “之前那会儿,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出版。”
    “我记得里面就有说这红烧肉的。”
    听到钱同君的话,宋朝阳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老爹是美食家,女儿才明白这些。
    宋朝阳笑着点了点头,招呼着众人动筷子。
    钱教授吃了好几块红烧肉,心情大好。
    同时也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道:
    “要说起来,这红烧肉的故事还记得了一些。”
    “红烧肉这道菜具体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已经无从考究了。”
    “不过红烧肉出名,却是因为苏东坡这个人。”
    “清代李渔写的《闲情偶寄》,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这本书里面就有记载,食以人传者,东坡肉是也……”
    “而苏东坡在黄州的时候也写过煮肉歌,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这说的就是红烧肉。”
    “他一辈子去了很多地方,黄州,惠州,儋州,常州……这红烧肉是八大菜系里都有的一道菜,其原因大概也是因为他,才传遍了各处。”
    钱教授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侃侃而谈。
    其他人只能听个热闹,附和着点点头。
    宋朝阳倒是能接话啊,不过他却没接,倒是钱教授老婆接过话茬说道:
    “嗯,黄州东坡肉是糟烧东坡肉,儋州的东坡肉,叫做东坡狗肉和菠萝蜜烧肉,其他菜系,东坡肉的名字也各不相同。”
    说吧,又是对着宋朝阳做的这碗红烧肉夸奖道:
    “川味的红烧肉做法烤就好吃不腻人,这一碗红烧肉做得无可挑剔。”
    “甚至就连汤汁拿来拌饭,那也是一绝。”
    宋朝阳笑了笑,心想果然不愧是城里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连个红烧肉都能说出这么多道道。
    要知道这年头可不是厚实那种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能接受的信息非常有限。
    如果这里时代一个人什么都能和你聊一些,那么他的见识绝对超过很多人。
    如果一个人还能把随便一个小玩意儿给你聊出花来。
    那这人见识就更是夸张了。
    而这时候的宋守一和徐翠萍两口子都听得有些傻了。
    刚才他们还想询问宋朝阳相亲的事儿咋样,没想到听钱教授两口子讲一碗肉,讲了这么多。
    虽然听不懂,不过感觉很厉害。
    有一股知识在脑子里流过的感觉。
    宋守一想着两人如此博学多才。
    这管中窥豹,就知道这两人绝对是有东西的。
    这指点下老三学习,说不定还真的能考上大学呢?
    教授,那应该是比高中教师厉害多了吧?
    “您两位是有见识的。”
    “嘿,要不说这人就得多读书呢,有文化的就是不一样,我们这些人只能说一句好吃,您二位这一番话,其他人还真说不出来。”宋守一对着钱教授两口子夸奖到。
    徐翠萍这会儿也借机说道:
    “就是就是,有钱教授指点我们家老三,他明年指定能考个大学。”
    “到时候让他做十七八个菜,好好孝敬你俩!”
    听到徐翠萍的话,钱教授看向宋朝阳问道:
    “你要高考?”
    之前宋朝东说的可不是这么回事,只是说有些事要请教请教。
    不过复习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啥难事。
    只是要准备的工作确实不一样了,还得看看宋朝阳短板是什么,着重复习。
    就在他们暗自思忖的的时候,宋朝阳却摆摆手说道:
    “不是,高考的事先不说。”
    “我想请教的,其实是一些专业英语单词。”
    “哦?”听到宋朝阳居然是要请教英语单词,还是专业的英语单词。
    钱教授两口子心里稍微一松。
    不过还是有些好奇,英语不是不考试吗?请教这个干什么?
    宋朝阳看出了他们眼里的疑惑,明白这两口子平日劳动,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外面的消息。
    于是也没隐瞒对他们说了翻译的事情。
    听到翻译居然已经能够挣钱了,钱教授两口子有些震撼。
    不过马上他们想到自己的身份后,两人马上还是冷静下来。
    他们这种身份出村都不行,就别说去接翻译任务了。
    拿出证件登记,人家怕是直接给他们摁在当场。
    不过回头一想,帮助宋朝阳翻译一下,混几顿肉吃改善生活,倒是也不错。
    于是很快。
    钱教授就表示没问题。
    他在国外留学就学习过很多专业名词。
    翻译应该难不住他。
    另外一边,宋守一和徐翠萍以及宋朝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震惊。
    原来宋朝阳居然找了个这么赚钱的活?
    乖乖!
    最低千字七毛起!
    一天翻译一千字,也有七毛。
    这可比挣工分要强多了!
    一个月30天下来,就是二十多块钱,这钱几乎相当于是在公社里上班的工资了。
    不算公家的其他福利,翻译这活儿可不就是当个吃公家饭嘛。
    这么说,宋朝阳现在已经相当于进公社吃公家饭了?
    想到这里三个人都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