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读诗 品诗(三)
作者:青睿汤汤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最新章节     
    儿子,与你相比我越来越矮了\/所以你就要看到我看不到了的风景
    \/我不要求你描绘给我听\/但你要把足迹留在某一个最曦\/听见风,理解风
    听到雨,怜悯雨\/由此悲悯这个世界和一个残疾的母亲
    2.
    儿子,我喜欢你在星期天把鞋子刷干净\/我们穿最廉价的鞋,如果走的是自己的路\/怎样的鞋都会让人欢喜\/以后的路还长呢,儿子\/我装在你童年口袋里的鸟鸣,雨水,和泥巴房子\/你要永远带着\/且常常掏出,月下细
    3.
    你有自己的房间了\/有窗向南,有阳光进来\/儿子,无论如何你应该学会写诗\/我希望你的秘密塞满每一个角落,只被你一个人分享\/儿子,从今天开始写日记吧\/用海一样颜色的日记本,用天空色的笔墨
    4.
    儿子,我想你的时候会开出花朵\/操场上的晴朗盛的下你青春的笑脸
    \/同样的,我们要信任夜晚\/信任泥泞和泥泞里的道路\/不要说一定要走到哪里一\/定要说爱会跟随行走,不会丢
    很喜欢这首诗的开头儿子,“与你相比我越来越矮了所以你就要看到我看不到了的风景”如果说这样的开头不吸引人,好像说不通了。因为从作者的入笔及观点着眼来看,写得非常精巧,这是一个很实际的事,孩子越长越高当然是要超过母亲,既然能超过母亲,当然就会看到更远的风景,从表面入手,引人向里深思,孩子在成长的时候,在生活的观点、人生的启示、对生命的感悟总会随着生理的成长而渐高,就这个很实际的事,却带出如此多的东西,怎么不让人跟着作者的笔继续走下去呢?
    接下来的几句话就更让人心憾,这不仅道出了作者对孩子的真诚期待,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心声。是啊,语言可以不说,但对生活的体悟却情不自禁在在行为中表达出来,也许当孩子经历过,看到过才会体会到人类更有甚者一个残疾人的困苦,当把这些困苦深入到心灵的时候,就会勾发起自己的同情。而人只有有了同情的心,才会真以真诚的心态来对待世界,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是一位多么明智的母亲!
    在第二节中,那种殷殷的期望就更如涓流一般,她似乎在告诫自己的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停止自己的脚步。就是在学习外的闲暇,也要把自己的鞋子刷得干干净净。不求浮华,只要自己的脚印脚踏实地的走。“我装在你童年口袋里的鸟鸣,雨水,和泥巴房子你要永远带着且常常掏出,月下细”我不知在这句话中,作者是故意还是漏下什么,但只要读到这一句,一位涓细的母亲那么活灵地展现在面前。她爱着自己的孩子,这种爱不是溺爱,是那种历练的爱,因为她明白,在生活的道路上不光有爱,更着沟沟壑壑,她给孩子装得这满口袋的东西,多么地丰满!
    如果说寄托充斥在整个诗中,第三节就是最高的升华,也许作者本人就爱诗,她能体会到诗带来的那种内心的愉悦。所以她要自己的孩子也继续写诗。以诗来创建自己心灵的角落,还要“用海一样颜色的日记本,用天空色的笔墨”这是一种多么夸张而浪漫的手法,把一种期望寄托到了最高值。而且语言那么妙曼,几个“了”“吧”字,把母亲心中的那份柔情发挥得如此到位。
    “儿子,我想你的时候会开出花朵”,这就是母亲最简单的心声。花朵多么鲜艳,那仿佛就是孩子的笑脸,有了孩子的笑脸母亲能不快乐?孩子不在身边,她为自己制造着快乐,而在远处的孩子,她希望他永远充满阳光。但在黑夜和泥泞的道路上,也要告诉儿子,不要置疑,只相信爱永远陪伴,那是母亲母亲涓爱的一直流淌。多么坚实而真切的母爱!
    从诗的整体来说,仿佛就是一气呵成,把心中的那份爱自由的挥发。诗没有什么特殊的修饰,很朴实的语言,很到位的比拟,使全诗的每一个字都如此有分量,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些文字巧妙的组合,使该诗充满寄托,充满真切,更使诗意盎然。所以很佩服作者的如此厚实而灵巧的笔触和独具匠心的感触。
    说了这多么,想找点缺点,却如此难,也许我的水平就是很肤浅,或是作者的诗写得那么完善,让人根本没法来挑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