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合格父母
作者:冷不丁的柿子   权臣为你而来最新章节     
    喻载是一所普通高中的非常优秀的学生。
    为什么说起优秀却又有点惋惜,可能是因为,他的经历真的让人遗憾吧。
    喻载是转学到这边的学校来上学的人。之前是借助了一个亲戚家的户口才得以继续留在这座城市。
    于是,就这样一直跟着父母生活了几年之久。
    喻载很乖,学习成绩也很优异。包括上了高中也一样,一样稳定在非常优秀的年级前一百名。
    但是为人非常低调,也从来不和人脸红,就是性格有点孤僻。
    是看起来很好接近,但是实际上不好交心的类型。
    原本以为这样平静的生活可以继续下去,可是,也许喻载并不像表面上表现得那么平静。
    大家终于知道了他看起来坚强实则非常脆弱的外表。
    同学们也不知道,他平时是用了多大的毅力,才能允许自己的家人,一遍遍地践踏自己的前途。
    原因如下。
    当初转来这座城市,实则是一个亲戚的建议,看着哥嫂两个过得比较苦,身上又有一些慢性病,想着接到这边来,一来是有个照应。
    二来,是这边城市的福利比较好,能够有把他们的一些被囊括进去的特殊病的保险。想着也就是过得能更轻松一点,就把孩子户口迁移了过来。
    毕竟监护人仍然是哥嫂,他也就只是出了户口,没有要照顾人家的意思,也就是这么轻松的事情,合计了一下,就招呼人家过来了。
    包括租的房子,选房子的地段都是人家精心挑选好的。
    想着只要环境比较好,这个侄子也能接受一些良好的教育环境了。
    就这样,喻载在小学三年级就转到了一座别的城市,在这里开启了新的生活。
    一直到他小学读完,包括初中都是落在亲戚家的户口,让他有了一个学习名额。
    对此,喻载对这对夫妇非常感激,时不时就会过去问候,也和弟弟妹妹们联络一下感情,可以说非常地其乐融融。
    喻载的叔父看到喻载这么出息,这么会做事,也是乐于和其交往。
    包括一些家长会,也是抢着说这是自家的孩子,让老师在学校多操点心,有事可以找他,没问题。就当自己家孩子担待。
    因为他知道那哥嫂俩平时自己也忙。闲下来的时候都是在找医疗户口报销,好让自己劳累的身体能够喘口气。
    但是,好景不长。
    这样的运气并没有延续到喻载自己考上高中支撑自己的前途上。
    原来是喻父在这座城市住了几年之后,也算了解了当地的一些政策。
    在他们住的那个房子那里,如果买下了的话,哪怕只是一两万,到时候如果赶上升迁了,能翻到十万,国家出钱。并且人头越多越好嘞。
    不管你是不是这的户口,有房子在这儿,就能享受一样的待遇嘞。
    喻父听进去了,也向自己的弟弟借了一些钱,将这座房子买了下来,甚至于还把喻载的户口迁了回来,将他和自己的家人放在一起。
    可坏就坏在这儿。喻父还发现,如果是这里的住户,而且还是这里的困难户,低保户,可劳动力比较少的的话,不仅能更快地得到搬迁的名额,下发补贴金,还能奖励一套比较不错得到房子呢。
    所以喻父就不让喻载去上自己考上的高中了。
    因为就熬过这几年,他们以后就有一个名额了,有一个待在大城市的名额了,以后的子孙也会享受到更优厚的待遇。
    包括这个学,喻父也觉得喻载没有必要去上了。
    有这个功夫,不如出去打工好了。这样到时候钱有了,他们一家人也轻松了,孩子还能早点结婚生孩子。
    喻父一合计就挺好。
    而且这个时候,高中教育并未普及。
    喻父也觉得不是强制的教育,不读也罢。况且,他们家本来情况就不好,不像弟弟他们两个都是高知分子。吃的国家粮,哪怕没钱了都有国家养着。
    相反是自己有两个孩子,从小过得苦哈哈,为了挣这俩学费,自己和媳妇也是连轴转,到处去搞钱。
    他觉得也时候让孩子报答自己了。毕竟十五岁和十八岁能差多少?都差不了多少,都差不多是要成年。
    该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该养活自己了。
    也不怪喻父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在他的观念里,如果读了书出来不会用,那就等于没有,相当于把书读到了狗肚子里。
    与其现在就还给老师,不过趁着自己还年轻多挣几个钱,也不至于走他的老路。
    喻父自己想挺好。
    而且借钱买房子迁户口转移回来以及安排喻载的下半生一条龙服务,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有这么惊人的执行力,甚至把子孙的后路都要断掉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喻载有多兴奋,在知道父亲对自己的安排后,就有多绝望。
    他不是没有想过要反抗,不是没有想过用自己的成绩据理力争,说服自己的父母让自己去上学。
    但是,在他们的观念里面,就是没有上大学的这个选项。
    在他们的眼里,培养大学生就是不停地砸钱并且还有可能没有结果连累一家人吃苦,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得自己辛苦奋斗,辛苦熬过很多年之后了。
    所以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听,就是不听他们的劝解,他们的安排,一意孤行要去走这条没有出路却更狭窄的路。
    任凭喻载流进了这辈子的眼泪,任凭他抓住了这辈子改变命运的第一个机会,可是还是没有抓住,要逃走了。
    他真的很想狠心说,我就要读,我不怕,我只是不希望自己后悔。
    但是,看见父母一脸不解的表情,一副为你好的表情,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跟他们强行说一些他们听不懂的事情一样无力。
    他们现在对抗的原因只是因为接触的层面不一样了而已,没有谁对谁错。
    而且,这一切本来也是父母给自己创造的条件。
    该认命了。
    喻载对自己说:别不服输了,该认命了,喻载。
    就这样,喻载流进了不甘的泪水,在消沉了几天之后,就听爸爸的话,去工厂打工去了。
    等到喻载的叔父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自己的侄子给自己报喜,他左等右等等了快一个月都没有好消息,也没有人过来找他玩。
    他就非常地郁闷,认为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自己的哥哥应该是不会那么不懂事的啊。
    当初借钱买房子的时候也是说的好好的,会对这个孩子负责。
    但是现在他不确定了。
    得去亲自看一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喻载已经被自己的父亲撵去打工了。
    并且接受了他的说服,打算不去高中念书了。
    在接触到真正的原因后,喻载的叔父一看,这怎么能行呢?怎么能不把孩子的前途当回事呢?
    遂召回了喻载,给他火速地搞了个临时户口,就是挂在他们家,好托关系搞个学籍,并且再三强调,不会影响到自己本来的户口。
    不会分走应有的赔款。
    喻父这才放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搞这项事业。
    夫妻两个谁也不操心喻载的事情。就这样撒手掌柜地一挑担子不干了全一股脑算账在弟弟头上的感觉。
    自己因为认知不全,也因为认知有限,所以全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去管。
    就这样,喻载得以继续去念书。
    也是喻载的叔父说他还这么小,出来混社会经验也不足,还是放在学校里养比较好,就三年,也不长,让孩子多读点书也成。
    喻载的父亲一看,都是自己的弟弟操持的,从学费到生活费,不需要自己操心一分,哪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呢?
    后来也就同意了。同意得不行。
    也就只有喻载的叔父一直关心着喻载的学业,喻载的生活。
    知道喻载的成绩依然优异地排在年纪前一百,他心疼又骄傲地表示,这孩子有心了。也很有毅力。
    而喻父看着和初中时期相差无几的成绩,也感觉好像喻载在高中也没什么进步,没什么退步,更是肯定了喻载的智力也就一般般。
    也没有比自己高明到哪里去。
    也不过就是和初中时候的水平一样,只要够勤奋,够刻苦,一样学得和之前一样。
    他倒没觉得高中有多难。只觉得自己的孩子学得和以前一样轻松,就说明这个高中其实没啥含金量。
    所以读不读都没啥意义。
    就是这钱要亏进去不少。
    和初中一样的成绩。学费却翻倍交。要是和以前一样的水平,他们家是负担不起的。
    还好有弟弟兜底。
    而且听他的工友们也说过,现在的学历都缩水的厉害,别到时候自己的儿子一样和自己在工地搬砖,一样的可悲。
    所以,更加是觉得读书没有用。
    就这样,在喻载极力地隐瞒这里的真实情况的时候,却有人发现,哪怕他是高考报了名,都不去考试。
    原因就是,如果他考上了大学,他们家就不能纳入低保户的行列了。
    也会少很多经济上的补贴。
    喻父认为,旁人也会认为他们能供出一个大学生,那么肯定自己家也是混得比较好的。那么这样,之前吃过的苦,之前做过的努力全都是白费,全都要化为泡影。他们苦哈哈一家坚持那么多年,总算是苦尽甘来要被人看见了,这一搅和相当于自己经受的苦难全都没有意义了。
    并且有种抓住了救命稻草,这个拆迁就是他们摆脱贫困已经跨越阶层的救命稻草的感觉。
    所以哪能在这种关键时刻,在喻载的身上掉链子?
    他们不允许!
    喻载真的很想哭。
    也许是受了不一样的思想的熏陶吧。哪怕是他终于成年了,他也有点可悲。
    因为要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涉及到家庭利益的时候,他甚至不能脱身而出,去追逐自己想要的梦想。
    就只能一点一点地耗着,烂在这个家里。
    他不想哭的。但是真的忍不住。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也只是找了个能让自己更轻松的办法。只是这个在合理化自己利益的办法,在他的前途上面显得尤为残忍罢了。
    ……
    同学们终于知道了他的过往。但是也只留下了一片沉默。
    后续的故事也只是保留了他的学籍。喻载羡慕看着自己的同学飞向更广阔的地方。可是自己却连参加高考的机会都没有。
    就是因为这样会有丧失掉父母梦想的资格的危险。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要怎样才能破解这样的循环?
    只能说十个家庭十个悲。合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不幸。
    不知道是不是见惯了这样的苦痛,他们在扼腕叹息的时候,也只剩无奈。
    突然就觉得,苦和难是分等级的了。但是他这个,真的很让人难受。
    不止是因为户口,因为学籍,更是因为他的家庭,他的原生父母。
    他们觉得喻载的父母并不够爱他。他们好像也不够合格。
    突然就觉得合格与不合格有了具象化的比较。
    包括上一届有一对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考上了大学就会花他们很多钱,于是就保留了他的学籍,让他去打工都没那么惨。
    因为这个学长后面又偷偷地回学校报名了,要参加高考。
    他的父母也知道了这个事,但是觉得一直在打工,应该没有机会考上,所以就没有在意。
    他们觉得自己孩子是没有这个本事的。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学长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考上了,顺便自己选择了专业。
    在拿到通知书的第一时间更是潇洒地自己出去打工了,然后再去学校报到。
    因为他知道,他的父母不是那种很有同理心的人,往后的路,往后的日子,他都要自己照顾自己了。
    如果喻载知道了……他大概是羡慕的吧。
    等再过一年,他就十九岁了,能够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了。
    可是,他又要如何脱离哪个家庭呢?那个什么利益都捆绑在一起的家庭?
    ……
    这事发酵到网上之后,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包括很多人,也是晒出了原生家庭的伤害。
    还有的一些则是在描述这些伤害给自己的后遗症,以及后续对自己的治疗。
    [@要常见面啊:从前我有种身体在前面走,灵魂在后面飘的感觉。等到我学了精神心理学才发现,我差点精神分裂。]
    [@一楼:楼上我也深有同感。有段时间,我天天做各种奇幻冒险梦,惊奇地以为自己摸到了异世界大门的路口,一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是神经衰弱。]
    ……
    [@还有还有:有一段时间幻听,以为是自己通灵了。后面发现自己是精神病。]
    [@哭也不得,笑也不得:原来大家都有过这么严重的心灵创伤啊。中式教育的伤害到底何时能停止啊?哭泣.jpg]
    [@一树阳光:我也有过,甚至有段时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有很多写不完的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甚至可以说话自动押韵写出很棒的现代诗。可是我哪知道,原来我陷入了躁狂。……(哭泣)我还以为我无所不能呢。]
    ……
    [@治疗……:还有,有的时候奔溃大哭,却又会突然抽离出来,觉得自己好装。]
    [@在这里呀:社交完全是在模仿别人,别人什么反应我也跟着,好像我也很正常。实则内心一潭死水甚至觉得无聊透顶。]
    ……
    一个小小的帖子诈出了无数网友的心声。甚至上升到了父母,自己,以及对自己的疗愈。
    可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却也有些父母不是父母。
    他们确实是认知得太少,很难给出指导。
    可是在面临孩子最重要的人生节点的时候,他们的不做为和无能为力,也是让人觉得,他们才是被照顾的孩子。
    而这样责任的错位,也需要很多年以后,孩子才会意识到,他们自己也是孩子,不需要承担太多父母的责任。该给自己一个从孩子长到大人的过程了。
    他们可以自己把自己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