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绿衣人的头领
作者:古藜   食在大宋:我的系统通山海最新章节     
    “店家娘子,来一碗绿豆渴水。”
    几人刚进茶肆,就听见这句话。
    随后就见文舒转头看向他们,“几位大哥,要不要也来上些。”
    刘胜很想说要,这大热的天他们赶了这一路,人都快冒烟了。但刘章在旁边,到底是没敢张口。
    不料下一刻,刘章道:“来一些吧。”
    刘胜惊讶的瞪大了眼,随即高兴起来,捡了张靠近门口的桌子请刘章坐下。
    见赵娘子一下端不了六碗渴水,还主动上前接了两碗,一碗递给刘章,一碗自己喝。
    这小伙,有前途!
    文舒笑了笑,捡了一张靠近柜台的桌子坐下。
    没一会儿,赵娘子就给她端了一碗渴水上来,趁此机会,文舒偷偷的塞给她一张纸条。
    这是她在土地祠前偷偷写的。
    赵娘子心领神会的接过,没一会儿就借口去了后头。
    她和文舒有约定,但凡小东家进门没有叫赵嫂子,而是和寻常客人一样喊她,她们就得装不认识。
    再出来时,就听得文舒问她:“店家娘子,你们茶肆可还有“桃花神水”卖,听人说“润颜”效果十分的好,我想买两瓶。”
    “哎哟,小娘子来得不巧,那“桃花神水”前两日就卖光了。”
    “啊,那什么时侯能再有?”
    “这个......东家说了,过两日会上一批货,小娘子可以过两日来看看。”
    “这样啊.......”
    刘章听得皱眉,只想早去福州早回来,劝道:“这什么水,回来买也无妨,还是早些出发吧,早去早回。”
    “可是等回来,说不定又没了。”文舒有些迟疑。
    “小娘子说的不无道理,咱们铺子的“桃花神水”确实紧俏的很。几百瓶,也不过半天的功夫就卖完了。听东家说,原材料也缺,下次有没有不一定。”
    “这样啊,那我还是再等两日吧,“桃花神水”我是一定要买的。”
    刘章有些不悦,奈何他们行的只是“保护”之责,什么时侯出发还真不能由他定。
    算了,多留两日便留两日吧,正好趁此机会回家看看妻儿。
    喝完渴水,文舒也老老实实的回城了。
    刘章见她确实安安分分的,心里的提防也松懈了些。
    .....................
    是夜,大街上喧闹异常。
    临近七夕,满大街都是卖乞巧玩具的摊子,出来买各式玩意的男男女女也格外的多。
    为了方便百姓购物,从初五到初七这三天,汴京城门要至子时才关。
    吃了晚饭,文舒用远程扫描,探到“护卫队”商量晚上只留两个人值守,其它四人回去休息。
    明日白天再换两人轮守,剩下的两人休假回去探亲。
    这对文舒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盯梢的人少了,她能钻的空子也就越大了。
    今晚留下值守的是刘胜和吴青。
    刘胜就是下午话多的那个,吴青则恰恰相反,几乎没怎么说过话。
    等外面只剩他们二看守的时侯,文舒换了身黑色短打,趁着吴青去茅厕,刘胜买烧饼的空隙,悄悄的从家里溜了出来。
    她走的方向与巷口相反,不会与刘胜撞上,所以等刘胜买完烧饼,视线回到文家大院时,也没发现院门开过。
    七拐八弯的穿过几条巷子,文舒拦了辆马车出城,直奔茶肆后山。
    这就是她多留两日的目地。
    她要揪出“绿衣人”背后的人,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
    为免打草惊蛇,文舒提前开启远程扫描功能,查看他们的藏身处。
    他们是军中之人,光凭武力她很难同时对付二个人,最重要的是,就算把他们撂倒,想让他们供出背后之人也不易。
    一个不好,打草惊蛇,让背后之人发现,恐怕会给茶肆带来灾祸。
    所以她想的办法是,先悄悄的靠近他们,然后再将他们收进山海界,以神仙之名,拷问他们。
    不想还未走近,便听得有人说话。
    “都头说,这些日子你们辛苦了,这个月换我俩来站岗,你们回去歇歇吧。”
    “你们总算来了,再晚点,我这血都要被山里的坟子吸干了。”绿衣人笑道。
    之后,两拨人互相交待了一些事。
    文舒听得分明,他们交接的任务里目前还是只有监视,并无其它行动。但是这都头是谁,他们却没有明说。
    从福州回来后,她就要去玄清观清修,到时监视的人多了,活动肯定更加受限。
    所以,得趁着现在有时间,赶紧把背后之人找出来。
    能直接下手对付的就对付,对付不了,起码要知道对方是谁,有何目地!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因此,当原来的两个绿衣人回营复命时,文舒偷偷的跟了上去。
    这一跟就跟了十几里地。
    一个时辰后,文舒尾随二人,来了禁军西城驻扎地的一个营点。
    二人在门口验了腰牌进入军营。文舒无法进去,便就近找了颗大树做遮掩,然后开启远程扫描一路跟着二人。
    半柱香后,两人在一处大帐前停下,文舒默默记下大帐的位置。
    只见两人跟守门士兵说了两句,士兵就进去通报了。
    没一会儿,里面就传来叫两人进去的声音。
    大帐内坐着三人,一个面白无须却颇有威严的中年男子,一个穿着道袍的道士,还有一个穿着军士服,应就是禁军的头目。
    “见过都头,指挥使。”两人抱着行礼。
    禁军头目说:“回来了,辛苦了,今日指挥使在这,你们就把这两个月观察情况给指挥使说说吧。”
    “是”
    接着,文舒就听见两人把茶肆近来的情况一一作了汇报。
    大到茶肆近来的动作,包括什么百家饭啊,帝台泉,桃花神水等一系列“人尽皆知”的活动,小到哪些达官贵人到过茶肆,以及她在后山种了“几头菜”的事情也一一告知。
    “种菜?”面白无须,被称作指挥使的男子出声了,表情有些疑惑。“方才听你们说那茶肆后面有空地,种菜的话在那里种便是,何苦跑到后山去。”
    二人回道:“这个,小人也不清楚,那菜我们也没见过。”
    “指挥使的意思是?”王都头问。
    指挥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一旁的道士:“道长怎么看?”
    张道士先前一直闭着眼,此时方才睁眼道:“不过是为了赚名声,搞得噱头罢了,不足为奇。”
    “本官觉得不然呢?”指挥使笑着玩味。
    王都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道:“那指挥使的意思是?”
    “不如,明日我们同道长一起去会一会那茶肆东家,看看谁的道法高些?”
    糟了!他们要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