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找出路
作者:2川   七零军婚这女同志太能干了得升职最新章节     
    虽然c市肯定不再是她以前了解的那个c市了,但向暖还是想在前期尽可能的避免掉一些资源的浪费。
    倒也不是说不支持老城区的发展了,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c市的人口目前就那么些,忽然去开发周边郊区那就是当下的资源浪费,老周再信任她也不会答应的。
    而且高速公路还需要一些年才能发展起来的,码头依旧是c市未来十年的优势,得循序渐进一点点的改变。
    面对向暖直接拿出杀手锏,众人都懵了。
    同意就按照规划的来,不同意,就换个地方重新规划,反正目前也就只有已经谈妥的废旧仓库动土了,其他地方都还是老样子,只要改个图纸就行,不是什么大问题。
    众人见这位年轻的负责人这般强硬,气势上就软了几分了。
    谁也不想把这到手的福利让给其他人。
    那要不就按照人家说的干?
    于是那些来要好处的不但没要到好处,还给其他人“打了个样”。
    回到家后,不少人就开始动手修房子了。
    手里有钱且能找到帮手的,麻溜的就开始拆掉了房顶,给家里修二楼,想在年前入住新房。
    好在这附近的房屋,都是砖头的多,修个二层楼也是可以的,只有极少几户还是土坯房。
    向暖也来看过,看到老百姓们积极的改善这边的环境,心里也是无奈的很,都是穷闹的。
    走的时候交代了工作人员,去跟要修房子的说一声,要是愿意,可以统计下需要多少建筑材料,再由他们出面购买,这样总要比老百姓们单独去采购要划算一些的。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那些打算年后修房子的人也立刻报名参加囤建材了。
    这些砖头沙子预制板等建筑材料短时间是坏不掉的,可以先囤着嘛。
    这边的工程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向暖也不用天天盯着这边,这件事交给了张军跟王焕兵,让他们每天过去监工,再把每天发生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事跟她汇报就行。
    向暖干什么?
    她在研究要去哪里拉投资。
    随着国内的开放,一些国外的爱国华侨们也纷纷想回到内地帮助建设家乡。
    向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c市也有不少在乱起来的时候就出国躲避了的大家族。
    别看c市现在没什么名气了,但在以前,省内很多的第一都是先在c市有的,在沿江城市的地位也是数一数二的。
    近代的第一家军工所,也在c市诞生。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省会的变迁,c市渐渐的退出了重要舞台,地理位置也从当年的军事要地渐渐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被其他沿江城市甩到了身后。
    很多的老牌厂都销毁在战乱中,目前c市保留下来的也就是纺织厂跟造船厂了。
    这两个现在都是国营企业了,但在之前,都是私人的。
    她又从c市资料馆里了解到了一些当年所谓的商会里面的大咖,目前还有好几位都健在,不过都在国外。
    向暖从这些留下来的资料里开始挑选合适的投资者,当然了,前提是得能联系上他们。
    开放后,有很多的华侨都主动跟国内联系,但因为一些外交政策,这些人是暂时没办法长期逗留的。
    但三五天的商业考察还是可以的。
    向暖能知道这个消息,还得感谢大嫂袁文丽。
    不但是向暖把目光落在了那些华侨身上,省里的一些人,也把目光落在这些人身上。
    如今招商引资已经成了主流。
    安省这边也想通过一些政策想拉一些祖籍在安省的华侨们回来投资投资,建设家乡。
    省里想弄到一些华侨的具体资料自然是比市里的要方便多了。
    袁文丽是省机关宣传科的科长,自然能比向暖早一步知道内部消息。
    “省里组成了一个招商小队,准备去花城,听说这次来花城的华侨中有好几位就是咱们安省的,上面就想去争取下,看能不能拉一些投资过来。”
    想要发展就需要大笔的钱,光靠目前省内企业的税收是很难快速发展起来的。
    向暖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就去找老周了。
    就算她没资格去,那也要想办法让老周去。
    老周了解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就给上面打报告了。
    一个招商小组的成员撑死了也就七八个人,但这些成员们还是可以带一些智囊团的。
    毕竟除了他们外,其他省都在盯着这些“肥肉们”呢。
    虽然c市目前的战略位置没办法跟其他沿江城市比,但在安省还是有一争的希望的。
    再加上这次赵鹏是副组长,所以老周顺利被安排进去了。
    于是,老周迅速制定了自己要带去的成员名单。
    一个组员可以带三到五名副手。
    这些副手的吃住行得各市自己解决,所以带三个还是五个,自己决定。
    老周这边迅速的扒拉了下可用之才,那肯定是要带足了五个人啊。
    向暖肯定是要跟着去的,嗯,还有李建,他在钱振刚当一把的时候就是个副市长了,但因为中立派,没有被钱系排挤,但也没有多重用。
    但整个人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而且能扛得起事,在同事们中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老周上台后能用的人不多。
    这次带他,一来是因为他比较沉稳,二来也是真的缺人。也不需要他投靠,能干实事就行。
    除了机关上的人,还得带两个国企负责人。
    纺织厂跟造船厂的一把手都要去,目前这两企业是c市的门面了。
    最后,他把何秘书,不,现在应该算是税务系统二把手的何万山带上了。
    拟定好了名单,老周将名单交给了侯国玉。
    虽然他是政务一把,但我们的策略就是组织领导一切。
    所以有些事,还是要请示侯国玉的。
    对于名单人选,侯国玉没有意见,考虑的也算是全面了。
    拉投资搞建设,这属于政务,他并不打算掺和,他只要把握住了大的方向不错就行了。
    名单通过后,老周就给报上去了。
    虽然副手们的吃住行是地方自行负责,但订票什么的,还是可以一起的嘛。
    为了给向暖一个方便,老周让她提前回了省城,两天后在省城的火车站集体蹬车去往花城。
    能不能拉到投资搞建设,就看这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