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项目
作者:2川   七零军婚这女同志太能干了得升职最新章节     
    向暖带着这群新人在c市待了二十多天,这些人勉强能写出合格的策划方案,向暖这才准备回省城。
    当然,只有她自己回去,其他人留在c市。
    这次出门,张军跟王焕兵也来了。
    两人之前监督过一期的建设,但根本就没有什么前期调查这些程序,就是望谱子来的,大差不差就行了,没这么多讲究。
    但这次不行了,向暖也让他们俩一起交了一份报告。
    两人是知道跟着向暖能学习很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的,所以这次跟着一群新人一起,一点组长的架子都没有,认真的学,认真的听。
    王焕兵还好一些,虽然是工农兵大学出来的,但好歹是上了高中的,文化底子在那摆着呢。
    张军就差点了,他初中都没念完,进了部队后因为立功提了干后虽然也学了一些知识,但基础底子没打好,有些东西理解起来就吃力。
    不过因为社会经验比他们丰富,再加上有之前监督一期工程的经验,人也是个聪明的,写出来的报告倒是比这群新人要言之有物多了,算是摸着边了。
    大柱已经回到c市了,这些天也跟着向暖出现在二期的现场。
    汤小云这边的生意也耽误不得,所以现在就只有陶三奶留在向暖分配的那个宿舍里,照顾着陶三爷。
    陶三爷的身体恢复的不错,就是人瘦的厉害。
    出院的时候医生让一个月后复查一下,要是没出现什么问题,就可以回去了,以后间隔三个月或者半年来复查一次就行了。
    临走前,向暖把大柱喊了出来。
    除了大柱,还有他在花城认识的那个几个朋友,老李,老张,老汪,老黄。
    向暖就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还真不清楚。
    建材城一期的项目,让他们挣了不少钱的同时,也把名气给打出来了。
    虽然远没有在花城挣得多,但这里是家乡,内心的满足感还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就是不愿意离开生养他们的家乡,哪怕外面能挣的更多。
    如今要搞二期,他们自然是听向暖的。
    向暖看着他们,也没废话,直接道:“二期的项目计划书,我回去后就会上交,要是没意外的话,肯定是通过的,最快下个月就能动工了。”
    “就是承建商……”向暖看着他们:“我虽然力荐你们,但省里的一建,二建也是国企,这几年省里的一些大楼什么的,都是他们在承建,这次的项目,我担心他们也会来掺一脚。”
    虽然她有决定权,但第一次做项目,要顾及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那怎么办?”
    目前像大柱他们这样的私人建筑队,承接一些小项目还是没问题的,之前能承建一期工程,也是因为c市没钱,他们是带资来的,所以政府这块没意见。
    但二期不一样了,c市有钱了,剩下的也是安投这边出,大柱他们一下子就失去了优势。
    老周这边肯定是没问题的,难的是怎么说服省里那边。
    虽然老胡肯定是赞成她的决定的,但老胡也是要面对各方压力的,能顺利解决最好。
    大柱道:“你上次让我们准备的五十万,我们都准备好了,要是还不够的话,还可以再加,我之前照顾我爷的时候,去了解了下一建二建他们做的工程,说实话也就那样,技术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他们的外观要好看一些。”
    老汪立刻接话:“我们今年也找了省设计院的人来帮我们设计,这块我们能追上。”
    他们花了大价钱挖了个人过来,对方办的是停薪留职。
    其他几个人点头。
    向暖嗯了一声:“那你们出个设计方案,以及工程清单报价,我这边也好有个谱,要是需要的话,可能还需要你们去一趟省城。”
    “已经准备好了,你看看。”大柱一边说,一边将他们自己做的策划方案递给向暖。
    他们的策划方案是在向暖之前做的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再加上工程清单报价,老厚一沓。
    向暖看了下,点点头:“好,如果关系拼不过,咱们就拼钱,可以前期垫付部分工程款,先把项目拿下再说。”
    五个人都没意见,只要能拿下二期的承建项目,垫资就垫资,他们五个人,平摊下来也都能兜得住,只要能拿下二期的项目,他们在c市就彻底站稳了,可以往外扩展了。
    大柱将向暖送上了火车,帮她把所有材料放好,这才道:“这次的项目对你来讲至关重要,要是上面非要给省里的建筑公司承建,你也别跟他们犟,我们在花城那边的还有一点关系在,每年也还能接点小项目,虽然不能挣大钱,但也够开销了。”
    向暖点头:“我之前跟你说的室内装修这块,你抓紧搞起来,安投这边也会发展这块的项目。”
    大柱点头,火车鸣笛,他只能先下车了。
    向暖回到省城的第二天,就带着一沓资料,先去了公司。
    她不在期间,公司有梁冲跟两位副总以及蔡东全看着,没出什么大事。
    而且还接触了几个项目。
    向暖一回来,这些项目就要过会,再评估,要是合适的话,就会投资。
    向暖看了下他们交上来的项目。
    一个是长江饭店。
    长江饭店是安省最好的集住宿跟吃饭为一体的招待所,上面来人,省里都会安排在长江饭店招待。
    这就无形中拔高了长江饭店的档次,别看每天进出的人多的很,生意看起来也很不错,但都是机关单位的招待。
    十个里面能有一个给钱的都算不错了,基本都是签字,然后再由单位统一结算,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假公济私,签字的条子越来越多,但结账的人越来越少。
    长江饭店就入不敷出,财政赤字了。
    其实长江饭店早就赤字了,只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又维持了一段时间,如今是真的不行了。
    得知安投的投资计划后,长江饭店的经理主动找上门的。
    这份计划书,是长江饭店的经理自己写的,与其说是计划书,不如说是一封信,一封希望安投能救一救长江饭店的信。
    向暖看完后将万盈跟赵玉春喊了进来。
    两人进来后,向暖道:“你们这几天别的工作暂且放一放,想一切办法了解一下长江饭店的情况,越详细越好,还有哪些单位经常在那边招待但是不给钱的,这些资料我都要。”
    两人点头。
    赵玉春问:“陶总,那我们投资这个项目吗?”
    “你们先调查。”向暖从抽屉里抽出一个项目策划的模板:“你们先调查,然后就照着这个上面的要求写一份计划书,具体的等你们调查完了再说。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