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给个面子
作者:马夹   武侠之贫道姓张嚣张的张最新章节     
    京城,八月。
    八月份的京城很热,下完雨后也不凉快,闷热的感觉让人非常不爽。
    放血道君君玉龙瘦了不少,个子也稍长一些。
    小家伙正在院子里练武,一套斩仙十二式练的有模有样,叶清虹亲自教导,武功架子已经初具规模。
    李秋燃一直在为张清源护法,除了吃饭上厕所,很少出屋。
    张清源一直在闭关,参悟阴阳无极功的更高层次。
    主要还是如何理解阴阳。
    专心修炼,真气提升很快,一个大周天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运行一圈。
    可单纯的真气提升,并不能令自身产生质的变化。
    不论武功还是修仙,顿悟都很重要。
    顿悟又很复杂,复杂在顿悟有时提高的是灵感,有时提高的是心境,还有时提高的是理解……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
    张清源此时正是需要一次顿悟,需要一次对“武道”的理解。
    这种东西玄而又玄,就好比在厂子里拧螺丝。
    不会拧时,死活不会,忽然会了,手速就会变得很快,闭着眼睛都能来。
    这区别于熟能生巧,这就是质的飞跃。
    打工人应该都能理解。
    院子里,君玉龙再次耍了一套剑法,收剑后,树立在院子中间。
    “不错,练的很好,动作非常标准。”
    叶清虹站在一旁一边拍手一边夸赞道。
    虽然君玉龙是张清源的徒弟,但这几个月一直在他手上教学。
    他对自己的教成果相当满意。
    若是清源出关,看到他徒弟变得这般厉害,肯定会非常欣慰。
    “嘿嘿,多谢师伯夸赞。”君玉龙笑着说道。
    他也满心欢喜,等师父出关,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叶清虹继续道:“你的天赋不错,当初我们师兄弟在三清观时,武功修为的提升速度还不如你呢。”
    这是他得真心话,他想起当初在三清观时,师父也不教啊。
    除了讲解道经外,武学一途,纯靠自己摸索着练。
    那时师父就安心闭关,编纂武功。编出一本拿出让徒弟们练一本。也不教,纯靠自己照着书上练出来的。
    所以有时候,在一招一式上,师兄弟们还会有分歧。
    他理解的意思应该这样练,然而另一个师兄弟并不这么认为。
    就比如老大老二老三之间,就经常因为这种事情吵架。
    基本上老二输的多,老三总赢。
    君玉龙有些惊讶,抬头看着叶清虹,道:“这么说来,我师父的武学天赋比其余师伯都厉害呀。
    师祖都不认真教,我师父都能练成这样。”
    “那是,你师父的武学天赋的确是独一档。”
    叶清虹也诧异,小师弟是怎么练的呢?
    我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呢?
    以前的小师弟,武学天赋确实比自己高,可也没多多少啊,还没老三练的快呢。
    怎么出来一年多,武功就开始噌噌的长了。
    不但练功快,还能自己创造武学,比当年的师父都厉害。
    自从转修师弟给的秘籍,这才几个月,自己都宗师了。
    虽说这里面有自己每天嗑药的缘故,但也必须承认,师弟创造的功法,的确是妙!
    叶清虹每天嗑药,每炼成一炉丹药,他都会自己试一试。
    固本培元,提升内力,增加灵活性,增加天赋…等等等等。
    当初在上清观的时候,他记下不少丹方,其中不乏一些珍贵丹药。
    有些他能炼出来,可有些由于材料有限,还无法炼制。
    好在张清源的钱不少,资金到位,市面上能买到的材料他都能买的起。
    并且自己实验时失败了他也不心疼,还会给予鼓励,
    一个字,就是造!
    换一个字……豪气!
    “唉!”
    他叹了口气,看向君玉龙,遗憾道:“你呀,如果每天能吃一些提升内力的丹药,估计武功还能增加个一倍!”
    炼出一瓶瓶丹药没人分享,真的很难受。
    这就好比做了一大桌子菜,却没有食客品尝是一个道理。
    君玉龙板着小脸儿,说:“我师父说武道一途,需要自己攀登,借助外力都属于旁门左道。”
    “话虽如此,可吃一两粒也没什么吧。”
    他有些遗憾,忽然又问:“那以前我给你吃的那些增强天赋,固本培元的他怎么不拦着?”
    “我师父说,那些丹药对身体无害,可以吃。但提升内力,增加武功的丹药一般都有副作用,对身体有损伤,所以不让我吃。”
    “唉,你师父也是为你好。”
    叶清虹叹了口气,掏出一瓶丹药,倒了一把塞进嘴里嚼了又嚼。
    自己也就这样了,眼瞧着人到中年,副不副作用已经无所谓了。
    可是对身体毫无副作用的丹药又岂是那么容易炼的?
    少林寺的大还丹零副作用,可配方人家藏的很紧,外人根本就不得而知。
    有人潜入少林偷过大还丹,但谁见过有人把丹方偷出来过的。
    大还丹没了还可以炼,丹方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可想而知,珍贵的丹方对于一个门派的意义。
    当初在上清观时,那些极为珍贵的丹方自己也是看不到的。
    但叶清虹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他相信,以自己的水平,什么大还丹小还丹的,靠自己照样也能摸索出来!
    中午,叶清虹刚刚做好饭。
    每道饭菜都拨出去一半,吩咐君玉龙道:“给你师父师娘端过去吧。”
    李秋燃说是为张清源护法,其实她也和张清源差不多,一样也是闭关,但她不是闭死关,时常还会出来溜达溜达。
    等君玉龙端饭回来,二人刚要端碗,大门忽然被推开。
    两位身着破烂,拉着马的道士走了进来。
    马上,大包小包。
    老二叹气道:“总算到了,真不容易……”
    “这一路也太累了,回头可得让老七好好安排咱们一顿,这一路,我容易吗我。”
    老六很委屈的样子,天知道他这一路受了多少委屈。
    各大门派遗址该转的都转遍了。
    还有那些名山大川,深山老林……
    张清源一直让锦衣卫联系他们,两头传递消息。
    锦衣卫的消息网遍布全国各地,再加上老二老六很有特点,所以找起来并不费劲。
    问问谁家姑娘喜欢上道士了还不容易嘛……
    再一个,问问有没有见过一个看起来就很欠揍的道士,也很简单。
    这就是老二和老六的特点,一个女朋友多,经常惹是生非。
    一个四处寻宝,但经常惹到仇人。
    这样的人,又是两位道士,难道还不好辨认吗?
    走进院子,二人被第一进的一座八卦炉所吸引。
    “小师弟啥时候还学会炼丹了?”老二惊讶道。
    “打铁的也有!”老六更惊讶,疑惑道:“爱好挺广泛啊。”
    牵着马继续往里走,二人探头探脑,狐疑地自语:“是这吗,别走错喽?”
    “信上说就是这家啊?”
    来到二进,俩人往里探头,这时,一个脑袋伸了出来。
    “老六?”
    “老四,你怎么在这!”
    没有热烈拥抱,也没有兄弟情深。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二人的不对付人尽皆知,何清闲急忙跳出来打圆场道:“两位师弟,给我个面子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