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开封闻战报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开封收到环州转来的木波镇战报,这是一份非常直述其事的文章,杨元奇的水平加上那手字,也写不出什么好东西。
    ……
    佛晓,西贼百二余人袭哨岗,守卫三十余人,察觉,战并燃烟,西贼退。清晨,哨岗撤,西贼中途截,哨骑二十余人救,均折损过半。
    ……
    西贼三千余骑偷清风寨,杨营六百余救。抵寨,西贼三分,一部寨门,一部寨左侧山坡,厮杀惨烈。一部谷中压阵,约一千。
    杨营与谷中西贼列阵互冲,敌溃。余两处西贼受惊,崩。
    战后计,杨营折损三成,寨亦受损重。取敌首级四百余,敌退!
    ……
    这是一封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战报,没有运筹帷幄,没有浴血厮杀。只是把过程表述一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最后“敌退!”这两个字实为大胜,这也是这次西夏扰边,大宋最大的亮点。
    几天后,环州的奏章到了朝堂,这是一个请功的奏章,奏章的东西都是些例行公事,奏章附送了另外一事,则是环州关于扩编杨家营。
    杨家营的扩编,杨元奇和种朴有过沟通,扩成两营,加两神臂弓都。考虑杨兴武在北边服役十多年,杨家历代将门,加上这场功勋,杨元奇认为枢密院是可能会通过的。
    虑及和枢密院总有个讨价还价,环州最后送上来的是,扩杨家营为5营成一军,外加一个神臂弓营。这个扩编就有点大,既然为了讨价还价,大家索性狮子大开口,怎么说环州也打出一场胜战。
    枢密院对于这场胜利是肯定的,也开始叙功,但关于扩编一事却全打了回去,压根就没打算和环州商议。枢密院的理由也很简单,一场战事下来,各部战场的折损要补足,赏功抚恤也得赶紧跟上。
    大宋的政事堂有了一些变化,旧党通过登车盖亭诗案彻底把新党打翻在地,朝堂人事出现了一些更迭。
    尚书左仆射吕大防、尚书右仆射范纯仁(留着)、中书侍郎刘挚、尚书左丞苏颂(升迁)、同知枢密院院事韩忠彦、签书枢密院院事王岩叟。顺便说一下,现在的翰林学士是梁焘。
    从任职上,登车盖亭诗案中表现出色的几个旧党官员都得到提升。
    签枢密院事王岩叟对于这场战事是认可的,关于叙功奏章他批准的,但附带扩编事宜他直接丢到一旁,他对杨元奇实在没好感。环州种家军扩编他会考虑一下,杨家?这不是已经给杨家营叙功了?抚恤和赏赐他可是足额给的。作为他这个职位,这个决定无谓对错,一个军的编制,本就不是事。
    ……
    潘金莲看着手里这封信,心情非常不好,信是杨元奇写来的,说得也是关于杨家营的事,在杨元奇眼中,他的叙功不要紧,他更在意的是杨家营扩编。那点人在西北实在做不出什么大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朝堂传来的消息却是枢密院压根就没考虑扩编,王岩叟想的更多的是别重启战端,王岩叟把这话放出来,旧党的人就不好说话,这是旧党的国策,不能自己打自己脸。相应他不扩编一线禁军是说得过去的。
    潘金莲拉着秦可儿去云良阁李师师那里喝茶,李师师有时候会跑潘府来陪她,有空闲她也经常去李师师那里,在没有杨元奇的日子,她们多少有些抱着取暖,彼此安慰。
    秦可儿肚子已经显怀:“哎哟,我最近哪里都懒得走,你要去自己去,你有什么事直接和我说就是。怎么样,把春梅给我吧?”
    秦可儿打得是另外一个主意,她很想给潘易岭找个二房,人选就是春梅。春梅出自潘家,长期跟着潘金莲,在春梅眼中也就那么几个人,以前是潘易岭、潘近柊,后面是杨元奇。
    这段时间在潘府,秦可儿肚子大了后,经常遣春梅去开封府接潘易岭。
    潘金莲有些不知道如何作答,她要把春梅抬为杨家姨娘,杨府没人会多说,哪怕杨元奇一样会同意,杨元奇对身边这几个大丫头本来就无可无不可。
    秦可儿说:“你啊,你相公的女人还会少?说不准隔段时间从大西北又给你们带回来一个。就你们几个,最后一定会容他。你还给他塞什么人啊?!再说,他在大西北,两三年怎么都要吧,人又不能往那里送,你还真让你十多年的贴身丫头变老姑娘啊。”
    潘金莲喏喏的说:“那总要问问春梅。”
    秦可儿赶紧把这话题敲定下来:“你说的,她答应就行。”春梅和潘易岭一样熟络,赶情除了年纪,你还真认为你相公比我相公强啊?!我相公可是进士,文采风流,可没像你相公一样,在外面拈花惹草,他还是你爹呢。
    潘金莲道:“行了行了!跟你说件事,得让我爹爹想个办法,把杨家营扩编的事怎么弄一下。”
    秦可儿说:“你上次不是说过吗?他也说了想办法,只是枢密院这事做得虽然不地道,却说不上没理。”
    潘金莲道:“你也说我相公两年三年?那里可是环州,还是前沿的镇子。不多给他备点人,再拖下去说不准下次……”潘金莲实在不敢想。关于战报别人看到的是砍了多少人,她看到的却是杨家营死了多少人。有时候午夜梦回,她最怕看到那里面多了杨元奇的名字。
    秦可儿愣神了,这事有道理,现在开封就没有几个杨元奇的熟人,潘易岭圈子大,熟人多,什么旧党政策,这比女婿的命重要?不行,这事的确要吹点枕边风。杨元奇这个人可以,我肚子里的以后还得他来帮忙。
    潘家和杨家有点很像,杨家没了杨元奇,估计太原和这里一大帮子活不下去了。潘家要是没了潘易岭,她觉得潘家也没啥指望了,估计她也不会想活。
    秦可儿道:“这样,你去找李师师,明天或者后天,你们两个一起过来哭。他没办法也得想!”
    潘金莲连忙点头:“嗯嗯……你那会子记得在旁边,我先去李师师那里。”
    秦可儿“好!就这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