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这就是制衡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定边。
    这真是一场无法让人热血沸腾的战役,一百多个人头交上去,说不上嘴。
    对于定边,这更像一场行军演习,没有经过特别大的厮杀,倒是验证了很多大家原来的想法,比如医疗营随军,以后得多配点骡马给医疗营。弓营可以适当扩张,但要保证阵容厚度,弓营更多应该压制对面骑兵后续跟进,必须有直面西夏蛮子冲破阵的勇气,那个时候他们必须无畏保持冷静……
    西夏在整个战役所获不多,定边的前出影响的不仅是鄜延路,其他几路在战事发生诡异变化,西夏兵都往回收,谁都不清楚宋兵是否其他地方的还会出来。西夏在兵员上本就不占优势,这个时候大家想到的都是算数字,这种心理压力让西夏各军司都早早收兵,谁也不想自己家被宋人再冲个进来。
    经略司还是补足了定边的战损,这点上没必要和定边打嘴仗,起码大家能过个好年,秋收影响不大,这个年大家会过得很轻松。
    ……
    清风寨,潘金莲非常得意,打胜仗这事她见怪不怪,她的说法是她到了,你看看损耗都小了,这才是关键,谁说女子没用,想想治疗营,这个时候她才不管治疗营里面躺着的人不多,那也有躺的啊。
    潘金莲和扈三娘都摸着肚子,哼哼,这下消停了,总算可以安稳生孩子。
    杨元奇还在清风寨得意,什么叫战将,这不拉出去能打的就是战将,就是种家太不给面,风头有点被人夺去。种家对虾蛤寨的攻取不但打得漂亮,还占据了一个重要的点,环州局面比先前要好很多。定边实际并未多大变化,不过是队伍拉出去转了一圈。
    杨元奇没得意几天,朝堂还是被人弹劾了,定边军在盐州干的事的确有些不人道,烧杀抢掠。实际当时能砍到的人不多,毕竟别人会跑,定边军也不凶残,没怎么追,只是烧的东西的确不少。这对于仁义为先的大宋有点说不出嘴,在大宋的常驻辽使蹬鼻子上脸的大骂鸿胪寺的官员。说等大辽使节团到了再好好的和宋国算算。
    ……
    杨元奇收到贬谪的官位,是真的牙疼。武将所有的职务一下撸没了。直接给了个鸿胪寺的主薄,调回开封,据说当时是想一撸到底,留个散阶给他就好。还是鸿胪寺说缺个招待大辽使臣的人,总得有个人去辽使前唾面自干。
    潘金莲脸都是绿的,这不折腾一圈,又回到从八品,比以前还不如啊。
    潘金莲怒啊:“这开封府的人都瞎了吗?诶……胜战诶!打赢了诶!我说要不你别去任职了,刚好等着我生宝宝。”
    朝堂倒没把定边军拆了,扈三娘暂领将职,节制两军12个营。
    杨元奇说:“都是一群明白人啊,没把一支野战的禁军拆掉,朝堂估计也脸面上不好看,被辽国这么盯着骂,你看现在人都把他带回来了,这个处理很重了,这下大家消停了吧。”
    杨元奇猜的还真没一点错,枢密院和杨元奇再不对付,都没想过要把这支敢冲出去的禁军拆掉,毕竟以后计算数字这里还有12个营六千余人啊。
    更为重要的是,连经略司也觉得这个处置太合理了,杨兴武知定边军还是有点能力,现在不能撤换,扈三娘一个怀孕的女子,这下这支定边军不会四处跑了吧,老老实实给我蹲守定边。
    政事堂和枢密院更是把事情理得明明白白,接下来的任职让杨元奇叹为观止。
    既然杨兴武作为知州调兵没有问题,把权摘掉,加定边防御使知定边军州,这是个从五品的文职,妥妥的中层官员。这还是奖励。
    就是杨兴武权定边团练使这个职位没了,朝廷又调来一个文官,余深,以枢密副承旨(正六品),权定边团练使兼通判定边州。
    余深是一个元丰年间的进士,这是一个制衡职位,枢密院觉得不能让杨兴武乱来,武将嘛,有点冲劲可以,别再给大家乱惹事就好。
    杨兴武以定边防御使名义知定边,调动军队不会这么顺利了,起码得让余深这个通判知晓,何况余深还有团练使衔,对本州厢军和乡军有一定的节制作用。余深的枢密副承旨更会对杨兴武的军事行动形成一定制衡,在军州内杨兴武怎么调动他不一定会置喙,你要调军队再冲出去,他是可以拦下的。
    杨兴武这个定边防御使职位也是给他一个提醒,好好守着定边就是。防御使已是杨文广当年的职位。
    就这个调整放在哪里都非常合理,提拔了杨兴武这个武将印记有点重的知州,红枣先给一个,一定程度限制他随意调动兵力的权利,等于再给了一棒子,大宋朝制衡也能到位。大宋朝既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又限制了权利,定边的官员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包括杨兴武自己,已经打定主意和余深好好沟通。
    定军禁军将领一窝蜂跑去找潘金莲和扈三娘,怎么说都有点像站队的嫌疑。余深这个枢密副承旨的职位其实非常重,放在开封都能参与军事计划的制定,对于禁军一系要说没压力这也有点想当然。
    杨元奇闭门不出,他现在将职都没了,这让他学会了要脸面。
    杨元奇在四处找理由不去赴任:老爹春秋鼎盛,不是理由,陈氏也健康长寿,还是没理由,说来说去难道得说自己生孩子,得休息……这就没人搭理了。道理要充分还不能有怨望,雷霆雨露皆是上出啊。
    苏颂的一封来函,杨元奇什么都不用想了,这是一个老头让他去开封报到,说他的贬谪政事堂人都通过了的,他一个二十多的小年轻,还没那么多资本学大佬,找个地方蹲着不就任。
    杨元奇北出盐州的确让枢密院和政事堂都吓了一跳,一来担心战事扩大化,二来也的确不愿两军十二个营出纰漏,要是定边军真没了,很多人都得担责,不仅仅是他老杨家。环庆路经略司会答应种家出环州亦然是这个道理,事情他已经做了,总得把队伍拉回来再处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