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女孩儿
作者:钱串儿   人参小宝奶唧唧,投胎变身团宠哩最新章节     
    “我也想学。”有个孩子小声道。
    “我爹说,我们村要有学堂了,等学堂盖起来就送我去。”
    “哇!我也让我爹送我去。”
    大妮和二妮带着几个小姑娘一起羡慕地看着男孩子们,她们的目光又落到笙宝身上。
    她们没有办法去学堂,也没有办法像笙宝那样认字。
    “你们去了学堂,学到的能不能教我们?二妮询问旁边的小伙伴。
    小铁蛋挠了挠头,“你是女娃儿。”
    二妮没说话,看向了笙宝。
    笙宝察觉到有人朝她看过来,她咽下嘴里的鸟蛋走过来。
    “二妮姐姐。”
    “你可以让笙宝教你。”小铁蛋说完立即跑了。
    笙宝眨巴着大眼睛看向二妮,“教?”
    二妮脸都红了,“笙宝,你也要去学堂吧。”
    在二妮的意识里,笙宝是能去学堂,笙宝是小福星,而且她已经认字了。
    笙宝是村子里很聪明很聪明的孩子,他们两岁的时候,好多孩子都是只会跟在大孩子后头,但笙宝能和他们一起玩儿。
    笙宝点头,“我要去。”
    她没说她能去,说要去。
    韩老爷答应了她,和大哥哥他们一起去。
    笙宝很高兴,她还没有意识到韩大郎不想去这件事。
    小女孩儿们全都用羡慕地眼神看着笙宝。
    笙宝察觉到了什么,“你们也去?”
    女孩子们全都摇头,“我们不去,我们要帮家里人干活。”
    她们早上起来就要帮忙洗衣服打猪草,出来和笙宝玩儿,回去的时候也要捡了柴火带回家,回到家还要打扫院子,喂猪喂鸡,洗菜洗碗,像她们的年纪还算小,等再长大一点儿,她们就不能再出来这样和笙宝玩儿了。
    像她们的姐姐,要在家干很多的活,然后说亲嫁人。
    其实大妮的年纪也差不多到了,换做以前,她肯定不被允许出来这样疯玩儿了。
    但她要陪的是笙宝,他们家里孩子还算多,她们要干的活就不算多。
    奶奶让她们好好带笙宝玩儿。
    笙宝看着大家,指了指自己的小鼻子,“我也帮。”
    大家都笑起来,她们不觉得笙宝要干活,她小,她有福气。
    她们要是沾上一点儿福气,以后是不是就能少干一点儿活?
    “笙宝,你会帮家里做什么?”有女孩儿忍不住好奇问。
    笙宝掰着手指头认真数,“奶奶捶背。打水,抱柴火……夹菜,抱抱娘亲。”
    一众孩子们:“……”
    原来笙宝在家里也要做这么多活啊。
    他们也干很多活,除了抱抱娘亲。
    嗯,要是他们有一个很漂亮的娘亲的话,他们也愿意抱。
    六禾村妇女:“……”
    “笙宝,你去学堂认了字,能不能教教我?”二妮把话题拉回了正轨,其他女孩都目光灼灼地看向笙看。
    她们也想学。
    笙宝想也不想就点头,“好啊。”
    她会教人的,她都教了很多很多人了。
    女孩儿们都高兴起来。
    “笙宝你真好,我就想知道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不好听,我想认字取个新名字。”
    “我也想要新名字,和笙宝一样。”
    “不可以。”笙宝拒绝,“我是笙宝。”
    这个名字是她的,别人不能叫。
    是的,笙宝对名字很霸道。
    孩子们连连摆手,“我们不是要叫笙宝。”
    笙宝这才满意,不叫参就行,宝都可以随便。
    “笙宝,刚才你背的,我可以学吗?”二妮凑近笙宝小声问。
    “大哥哥教。”笙宝指着韩大郎说道,孩子们连连摆手,“不,不,我们只是,你教,一点就好了,不用大少爷教。”
    笙宝背着小手张口就来,“人之初,性本善……子不学,非所宜……”
    “笙,笙宝。”二妮急得一脑门汗,忍不住打断了笙宝。
    笙宝睁着圆溜溜地眼睛看向二妮:“?”
    二妮几人脸都红了,“笙宝,太,太多了,我们,没记住。”
    她就记得开头的人之初,后面的全忘了,啥啥啥,啥啥啥的。
    笙宝真的好厉害啊。
    她们好笨好笨。
    “哦,再一遍。”笙宝背着小手,看着二妮几人,“人之初。跟我学。”
    韩大郎默默听着,听到这句差点儿笑出来。
    他没有出声阻止,也没有打扰就这么听着看着。
    笙宝背一句,几个女孩儿跟着背一句,听见的男孩儿们也跟着背。
    笙宝背到贵以专,看见几个女孩儿着急得抓耳挠腮,她就没有再继续。
    “再一遍?”
    孩子们齐齐点头。
    笙宝又开始扯着小嗓子背,背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孩子们都记住这几句,烤鸡也烤好啦。
    “可以吃啦。”杨小驴一声大叫,孩子们全都兴奋起来。
    笙宝连连摆手,“不背啦不背啦,吃肉肉,吃肉肉。”
    “大哥哥,吃肉肉,吃肉肉。”
    笙宝开心地跑回韩大郎身边,韩大郎笑起来,“有点香。”
    “很香很香!”笙宝和韩野一起重重点头。
    二妮用竹筒和小伙伴们一起装了温水过来,水是放在陶罐里烧好凉着的,现在喝刚刚好。
    “笙宝,给你喝水。”
    “小少爷水。”
    小铁蛋端着竹筒,腼腆地看向韩大郎,“大,大少爷……”
    韩大郎从小铁蛋手里拿过竹筒,小铁蛋都还没反应过来,手里就一空。
    “谢谢。”韩大郎的声音轻轻的,像春风一样和煦。
    说完,不止小铁蛋愣住了,就是韩大郎自己也愣住了。
    小铁蛋脸腾一下红成了猴屁股,说话更磕巴,脸上的笑容却藏也藏不住,“不,不客气。”
    四郎和五郎端了烤鸡过来。
    一只烤鸡,四只腿。
    杨小驴把另只鸡的两只鸡腿也分了过来。
    韩大郎没来的那几天,一只烤鸡,笙宝吃一个鸡腿,韩野分一个鸡腿,两个鸡翅,四郎和五郎一人分一个。
    其他肉则是大家一起分,当然,笙宝这时会多分一些给大平和小安。
    今天韩大郎也来了,杨小驴就自觉把原本属于他们的鸡腿也分了出来。
    四郎照例给大家分,笙宝一个鸡腿,韩野一只鸡腿,给韩大郎分了两只,两个大大的鸡翅膀分给他和五郎。
    韩大郎看着大家手里都只有一块,而他这里有两大只鸡腿,他沉默了一下,挑出了一只放进了包烤鸡的大叶子上。
    笙宝韩野四郎五郎的眼神都落在那只烤鸡腿上。
    “大哥哥,吃。”笙宝道。
    韩大郎摇摇头,“我吃不下那么多。”
    笙宝举着手里的鸡腿:“我能吃。”
    她能吃一整只鸡腿。
    “那你要不要再吃一只?”韩大郎问。
    笙宝摇头,“还。”
    韩大郎不解,笙宝就指了指那边的一群孩子,“他们没有。”
    他们应该有两只鸡腿的。
    韩大郎了然点头,“我这个也要还吗?”
    笙宝摇头,“大哥哥吃。”
    笙宝看了一下手里的鸡腿,舍不得,又看了一眼韩野,韩野立马舔一大口,再狠狠啊呜一下,含糊不清道:“我的。”
    韩大郎:“……”这还是他那个吃东西不认真的蠢弟弟!
    “唉……”笙宝叹一口气,拿着那只鸡腿朝小伙伴们走去。
    孩子们正在有序又忙碌的分吃鸡肉,分到肉的孩子正在快速咀嚼着手里的肉。
    看见笙宝走过来,杨小驴和大妮都放下自己的肉走上前。
    “笙宝,你们不够吃吗?”
    那边今天多了两个人。
    一个是韩大郎,一个是大力,抬滑竿的两个下人已经回去了。
    笙宝摇头,举着手里的鸡腿,“还你们。”
    “笙宝,这是大少爷家的鸡,不用还,应该给大少爷吃。”
    “分给你们。”笙宝坚持,举了手里的鸡腿道,“还有一只鸡腿,换鸟蛋给。”
    孩子们都高兴地笑起来,这大概就是意外之喜吧。
    大家高兴地分吃了鸡肉,各自回家。
    韩大郎爱上了这种能出来透气,没有异样眼光的感觉。
    这是他这几年想都不敢想的画面。
    村子里的学堂在建,韩家的鸡,两只三只的减少。
    终于,韩家的鸡窝里,没鸡了。
    韩大郎却爱上了去山间烤鸡吃野果的这件事,家里没鸡了就去外头买鸡来烤。
    元家的鸡首当其冲,卖出了好几只,村子里其他养鸡多的人家也卖出去了不少鸡。
    搞得村子里的人都很不好意思,韩家两位少爷拿钱给他们买鸡,回头就分给他们孩子吃。
    这便宜占的。
    村民们只能隔三差五给韩家送些菜蔬,导致韩家菜蔬多得吃不完只能被厨娘晒成了干菜。
    韩大郎的话依旧不多,但村子里的孩子们对他却亲近了许多。
    他每天依旧会教笙宝和韩野背书,然后笙宝和韩野学会了就扯着小嗓子教给其他孩子。
    朗朗读书声从山头传到田间,夏收的大人们本来想叫孩子回去帮忙的,听到这读书声都觉得他们累点儿也没事,得让孩子们多学一点儿。
    韩大郎的身边每天都充斥着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他的心也一天比一天平静放松,连带着精神都好了许多。
    夏收结束,学堂也盖好了。
    学堂就建在元家不远处,就在小河边。
    书房里,韩老爷正在听韩管事介绍先生人选。
    “老爷,这位罗先生,举人身份,花甲中举,如今已经六十有六,家中人丁凋零,罗举人想找个寄托。”
    “这位是林秀才,而立之年,林秀才还要继续赶考,但家中拮据。”
    “还有这位,这位,胡举人和丁秀才,胡举人要求在城里置办一个独立小院给他家人住,至于束修,他要每年增加二十两,丁秀才家中……”
    “父亲。”
    轮椅滚动,大力推着韩大郎敲响了韩老爷的书房门。
    “遥儿。”韩老爷看见韩大郎,还有些许惊奇,这段时间,大儿子都和小儿子一样,每天不见人影,“今日没出门,是身子不舒服?”
    韩大郎摇了摇头,“孩儿身体无事,只是听说学堂建好,孩儿想去看看。”
    韩老爷看着韩大郎一时愣住,惊讶的从椅子里站起来因为太过惊讶还不小心打翻了砚台。
    砚台污了桌上的纸张,韩老爷一点不在意,快走两步上前,“大郎,你刚才说……”
    “父亲可以带我去学堂看看吗?”
    韩老爷笑起来,“可以,当然可以,遥儿想什么时候去。”
    “此时。”
    “好,好,好,走,我们现在就走。”
    那天以后,韩老爷没有再和韩大郎讨论有关学堂的问题,韩大郎想出去玩儿,买鸡烤鸡什么的,韩老爷也从来不过问不说,还悄悄给韩大郎涨了月例银子,怕他的钱不够买鸡。
    韩大郎默默接受,每天和笙宝韩野一起去村子里选鸡买鸡,韩大郎只负责给钱,说话的事都让两个小的来。
    韩大郎不知道是哪天突然萌生出这个念头的,他只知道,这个念头在他心里越扎越深。
    他很享受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在耳边环绕。
    他也很喜欢看村民们对他露出感激真心的笑容。
    韩大郎想去试一试。
    笙宝和韩野今天没来找韩大郎,孩子们都不约而同的聚到了刚盖好的学堂外面。
    大家围着学堂跑了一遍又一遍,兴奋又担忧。
    兴奋他们有学堂了,担忧他们不能到这个学堂来上学。
    大妮二妮带着一群小姑娘站在一起,女孩儿们眼中都是渴望。
    她们已经学了不少《三字经》,是笙宝和韩野教的。
    她们每天都会认真地读,也会在家人们面前读,但她们的家人并没有说过可以让她们来上学的话。
    笙宝不在这群小姑娘的范围内。
    她和韩野手牵着手跑到学堂门口,学堂大门紧闭,他们俩也进不去,但这并不影响两人的兴奋。
    “明天来?”笙宝问。
    “来!”韩野高兴道,“韩管事有钥匙,可以开门。”
    他明天让韩管事来开门,他们就可以进去啦。
    笙宝野高兴起来,“还有大哥哥。”
    “我大哥,”韩野顿住了,“他,不来吧。”
    韩野也不确定他大哥来不来,以前他大哥都不出门,肯定不会来学堂。
    现在……他大哥天天和他们一起到山上烤鸡吃,他应该会来还是不会来?
    他们都上学了,好吧,烤鸡他好像不想吃了,还是和笙宝玩儿上学的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