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回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醉酒枕红颜   回到汉末篡江山最新章节     
    羊安不晓得唐、宋、明的县令是否如电视里一般,需要问案断狱。至少在东汉,但凡官司不涉及官吏、士大夫、豪族,一般多由决曹掾审理。当然案件的最终决定权仍在羊安手中。

    事实上,得益于分曹治事。县令在多数时候是个动动嘴巴、管人管数据的角色。虽然此时的县令地位远高于唐、宋、明,虽然一郡之中太守多数时候,并不能过多干预诸县政务。但因初上任时就已经定下萧规曹随的基调。故而毋极县中事务并不算太忙。

    不过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凡有闲暇,羊安便会巡查领地。而余下的时间里,除了习武锻炼的习惯,他又开始了补充、完善简体字的工作。

    以羊安对历史的了解,从汉末到西晋,数百年间,士族与豪强一边依附于皇权壮大自己,一边却又不断地削弱皇权对于地方的影响力及统治力。这对一个封建皇朝来说,无疑是非常致命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汉末年皇朝的迅速崩塌,及后魏、晋的快速灭忙都与之有一定关联。

    羊安以为,对抗一个既得利益的阶级,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战争,但随之而来的后遗症亦当不少。而相对温和的手段,则是削弱其在文化上的优势。那么推行简体字无疑便是羊安能想到的最最简单的办法。

    只不过他惊讶于自己不知何时,竟然莫名的生出了对历史的使命感的同时。亦深知此举想想容易,推进起来却是相当不易。权力与时机自不用说,勇气与决心亦是缺一不可。羊安不晓得自己能不能等来机会,更不晓得机会到来时,自己会不会去施行。但至少他要在机会到来前做好准备。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简体字与此时流行的俗体字,其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所谓俗体字,此时多指秦皇统一文字后,碍于时代原因,文化、教育传播的速度缓慢,导致不少地方仍沿用的春秋战国时的旧字。

    七月中,陈儁风尘仆仆的来了,一个人现的身。在得知泰山老家已有妥善安排后,羊安便给他在兵曹中安排了份差事,只不过暗地里,他实际负责为羊安收集情报。而他此行带来的数十人未入县城,便散往毋极,乃至中山、常山两郡(国)。在羊安看来,通讯落后的年代,情报尤显重要。

    其后几日,伏均和陈辰二人相继送来了一坏一好两个消息。坏消息是河南尹李燮死了,其继任者是越骑校尉何苗。

    对于李燮这个对自己还算照顾的老者,羊安心中是有感激与敬佩的。故而乍闻噩耗,他伤心之余,又绝食三日以示哀悼。

    好消息则是,陈辰率人在九江寿春打探到了冯盈下落。总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羊安晓得自己与冯盈之间并非仅仅只是误会这般简单。急于求成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不如静观其变以待时机。所以他又给陈辰送去了新的任务,暗中保护冯盈。

    七月末,县衙的运作逐渐步入正规。羊安遣了郭嘉、太史慈往县中招募乡勇。便将拜访中山相提上了日程。

    中山是封国,虽自武帝后,各封国国王已逐渐不掌军政,只食封邑。然其名义上任然是一国之主。这种形式,颇似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因此于情于理,拜访中山相之前,羊安都要拜见一下中山国的国王。

    如今的中山王姓刘名稚,乃是刘秀与郭圣通的幼子中山(简)王刘焉的四世孙。至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那支,早在王莽篡汉时便被废除了。

    刘稚是个没甚野心的闲散国王,因此,在收下羊安所备的“薄礼”之后,寒暄几句便草草结束了这场流于形式的拜见。

    反倒是中山相张纯对羊安颇为热情,家长里短的嗑个不停。羊安这才晓得,二人之间原来还有一些渊源。这张纯便是昔日泰山太守张举的从弟。

    对于张举,羊安自然不陌生。祖父羊儒便是在其上任不久亡故的。丧葬之时,对方还曾来吊唁。

    张纯感念羊氏对其从兄的助益,羊安亦因此倍感亲切,于是乘热打铁,乘机向张纯提出了恢复毋极一地取水钱的要求。

    说实话,羊安本也心中无底,不料对方不仅一口答应,甚将中山全境取水钱减至一钱。

    羊安感激之余忙替百姓道谢。其后,二人又就毋极招募乡勇、冬季防太行山贼等诸事商议一番。那张纯全程表现配合,不禁让羊安喜出望外。

    然待其走后,中山相府暗地里却摸出个人影来。若羊安在此,定一眼便能认出此人,正是先泰山太守张举。只闻张举问道:“贤弟以为此人如何?”

    张纯道:“此人谈吐不凡,才学、见识俱佳,若能为我等一用,当助益不小。”

    那张举却皱起眉头,忧虑道:“然吾所虑者,乃羊氏世代忠良。或难为我等所用。”

    张纯略做思忖,道:“兄长何必忧虑?前番弟以命人探得,羊叔兴此番被贬毋极,虽是因其私纵劫犯,实则却是为宦党所害。我等若扯起清君侧、诛阉宦的旗号,兄长以为如何?”

    张举不禁眼前一亮:“贤弟此计甚妙!”

    张纯又道:“届时木已成舟,还怕他不就范,啊?哈哈哈。”

    “哈哈哈。”

    二人笑不片刻,张举又问:“刺史王芬如何?”

    张纯道:“那王芬虽声明在外,然其暗恨昏君阉宦已久,其性又轻躁狂动,只需遣一说客,陈明厉害,则大事可成!”

    张举道:“若要说客,愚兄此处倒有人选。”

    “哦?何人?”

    却见张举耳语几句。那张纯旋即面露喜色,道:“善,大善。此事成矣”

    二人又计议片刻。张纯这才道:“我等所计之事甚为隐秘,中山相府非久居之地,兄长当速回渔阳,切莫暴露行踪。冀州自有愚弟周旋。”

    张举于是当夜便摸出相府后门,然饶是他谨慎小心,却仍被人盯上了。

    洛阳北,邙山某处,张绍向高进递过食盒,忿忿道:“当初便让你莫要掺和此事,你看看如今,还累得兄弟我遭罪。”

    高进接过食盒,问:“阿郎可有话带来?”

    张绍道:“还能有甚?便是那几句老话,让你好好躲藏,莫要现身。待明岁正旦一过,天子指不定便如往常,大赦天下。”

    听罢,高进不再多说,开始蒙头干饭。片刻风卷残云,只见他边用手指抠索着齿缝中的残留,边漫不经心道:“冯娘子如何了?”

    张绍一听,当下道:“哎呀,你都自身难保,怎还惦记着冯娘子?岂不知红颜祸水?”

    高进白了对方一眼,道:“不说拉倒。”

    二人于是相对沉默片刻。高进又道:“每日在山中躲藏,甚是闲得慌,你说,不若我去毋极如何?”

    张绍这下是真急了,斥道:“你若要去寻死,早去便是,省的老子每日奔波受罪!”

    高进本就深知凭自个儿孤身一人,早奈何不得羊安。方才也是心血来潮,随口便说。却不想张绍竟如此激动,于是也就不再提了。

    却闻张绍叹道:“兄弟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来日方长,又何必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