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三的记忆
作者:竹王   半世江山半世王,半世柔情半世伤最新章节     
    二二三的记忆

    *

    *

    二二三是我们在大学时代的宿舍编号,二楼第二十三间房之意。我现在可是离开学校两年了,如今事业方面尚未有所成就,年轻人嘛,总有些磕磕碰碰的,原地踏步是常见的事儿。一年一度的中秋到了,在学校期间,常常忆起的家乡陈年往事,思念母亲父亲,而如今,却偏偏想起了那几张熟悉的面孔,想起了一些曾经风华正茂的青春无情的挥洒,林林总总。

    记得零六年考入海南万和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便入住了二二三宿舍,记得我还是第一个到的,紧接着便是陈福,我常常叫他“流氓福”,感觉他有些小调皮的样子。陈福之后,就是杜景红和王毅,肖小强和贵国军,最后到的是吴多鹏。在我的印象中,王毅和杜景红是两个网虫,常常赞助予学校旁的某网吧。他俩也算是公德一件啊,造福一方百姓。我也常常如此的打趣的说,说他们为某某扶贫基金会今天集资了几许,明日是否再接再厉。

    学校所在地远离市区,在海口秀英区的港澳开发区,学校周围都有些不大不小的厂房,以及向荣村的居民居住地,也就酿就了一些纵横交错的小巷道,这便是我心中不平静时的去处,此时此刻,肖小强总和我在一起。他总是默默的听我讲些外面的事儿,讲某个学校某个文学社诗社怎么怎么样,哪里又要搞些什么活动,哪个学校的才女是如何如何的漂亮。总是要这样聊着,一些创伤,一些心里面所患的病症,才能得以清除掉!

    贵国军是个好学者,特爱画画与英语,我们七人中,也只有他和我是同班的。贵国军后来爱上了椰雕,承王德民老师的指点,日益精进,还在一次美术展中展出了他的作品。虽然同为动漫班的学生,我对于这些可就是门外汉了。在英语方面,贵国军以其优越的成绩与娇好的人缘,当选了校英语俱乐部的部长,风光满面,颇受诸多学姐学妹的追捧,羡煞我们这些没有任何优越特长的人。

    王毅是个颇好战术的人。他的战术并不是战争中在战场上对敌,也不是练武之人与对手的切磋,而是在某款游戏里研究其攻略,在这个研究中,神经思维异常活跃,对事物思考的灵敏度被无限扩大。只要王毅在的场合,那些个游戏迷们,常常围着王毅你一言我一语,直到该干嘛干嘛去的时候方才散去。

    那个小调皮的陈福,和吴多鹏都是海口当地人。对海口的熟悉,常常晚上回到家去或去外面混着。说实话,学校住久了是会生锈的,出去活动活动也许有利于身心健康吧!难怪很多人都想自己租房住在校外的。在于学习,晚上能够自由安排时间吧。流氓福常常混迹江湖,熟悉诸多江湖的人和事,这也是他在后来干上工程监理之后,能够周游于各种世俗间而安然健在的主要原因。

    而吴多鹏,把放在家里的音箱搬到宿舍,待到闲暇,插上mp3,欢乐的时光总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常常捣蛋,闹腾得隔壁宿舍的(当时那宿舍住的是位老师)不能安静的静修。常常跑来敲打我们的门窗。罪魁祸首便是我们的小吴同学。

    我来跟大家说说杜景红其人其事吧。在我们宿舍,杜景红和肖小强是同班的,杜景红常常在网吧奋战一个通宵后,第二天照常上课,睡觉时间除了中午的正常休息之外,一般是在晚上七点至十二点前,甭管你宿舍多闹,刮风下雨,雷打不动他的睡意,就算床塌了估计也是不会醒的,可他每次英语考试,总是成绩出奇的好,名列他们班的前茅,超出肖小强几许。

    我跟肖小强说,什么是牛人,这就是牛人。每每提及,肖小强总是佩服不已。

    肖小强总是按时作息的人,只有周末的时间,像肖小强,像我这等人,才会加入到“某某扶贫基金会”的。有时像我们这等人会跑到假日海滩去游玩的,我们学校地处海口西海岸,无论是看海听海,还是下海游泳,这都是我们比起其他学校要方便得多的地方。

    可别总看我们玩,我们玩得方式也不是瞎玩的,除了那些消遣,或对网友痴恋者外,我们学校社团活动是比较丰富的。比如篮球社的举办的篮球运动,乒乓球社举办的乒乓球活动,都会引来众多爱好者的参与的。而我们学校的吉他社,其成员们常常在宿舍走廊上弹起他们最那首的曲目,热闹整个令人孤寂的夜晚,累了困了,到了熄灯睡觉的时间,那些声音才会慢慢的消散去。

    每个人总是在演一出戏,于是便有了戏里的人生和戏外的人生。上面所忆及的不过是戏外的人生,是我们在万和学院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就譬如我,在万和学院时,担任校文学社社长,发起并参与成立了海南高校文学社团联盟,现今又为该组织的名誉主席。因为我颇喜欢文学,尤其爱好诗歌文学的创作,深受诸位“革命同志”的欢迎。虽然我们这个组织无固定办事处,无固定资金,开会商讨活动方案都是流动的,轮流由各成员社团承担,但我们也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并且,我们万和的学生们,在学校施行老带新的教育策略的情况下,相当一部人还担任过辅导员、老师,其工作态度,工作的热忱,决不输于那些正儿八经的老师们。我们把我们在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现场就教给比我们低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

    学校办学,本就在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社会可用人才,而不是培养一批书呆子,到了社会还让社会给培养,那么,在学校的几年怎么混了?提及这些,我不得不顺便忆想当时当老师的岁月。我跟他们不一样,我直接就是中专的语文老师。就是在那样的活动玉实践中,锻炼了我独立的办事的能力,处事的干练。同时对社会的认知增加,这一切的一切也有利于我今后能够顺畅的立足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