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聚集区
作者:君往何处zy   明日方舟之深海的呼唤最新章节     
    “这里是什么地方?”洛兹问道。

    赫里娅娜说道:“这里是外城邦人聚集区。”

    自洛兹进入科学院工作已经有两周的时间了,虽然赫里娅娜说可以先适应一下科学院的环境,不用那么着急开始研究,但洛兹却并不想等待,在他进入科学院的第一天,他就再次申请了科学院的超算系统,重新计算那次提图斯的实验数据。

    结果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输入了当时和提图斯一模一样的数据模型,然而却得到了一个和当时提图斯一样混乱的结果,而且两个混乱的结果竟然还毫不相关,而当他输入了自己当时的计算模型时,同样得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数据,这两次计算再次证实了当时提图斯的猜想。

    期间有科学院的其他科研人员特地来提醒洛兹,自己正在核实的猜想是科学院内几十个团队都在不断钻研的课题,属于绝密项目,禁止任何人泄露项目的信息,违者将按照科学院内的制度处置,科学院的制度可以直接绕过阿格尔的法律系统,以极快的效率进行处理,并且保留了大量的死刑项。

    也是这一天,洛兹才得知了他一直都在钻研的方向究竟叫什么名字,深海之力的劣变。

    洛兹在科学院的数据库里阅读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发现科学院竟然已经利用了上千种研究手段和建立了更多的公式与模型尝试将劣变后的粒子运动规律导入,意图计算出相适应的定理,但终究一无所获,好在目前科学院的大多数团队都有着一个共识,即深海之力的劣变目前还处于初始程度,仅仅影响到最前沿实验室阶段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对更宽广的深海之力学范围造成影响,现有的几乎全部学术上的公式定理依旧适用。

    这对洛兹来说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是洛兹现在应该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即便按照悲观的时间来计算也有接近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的时间几乎是很多人科研事业的半生,至于坏消息,洛兹现在知道了,他所要面临的问题,是整个科学院至今都束手无策的世纪性难题,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危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研究项目,是阿戈尔科学界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洛兹就这样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位上静静想了很久,他现在完全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赫里娅娜之前也没有给他安排研究团队,只是让他不要那么着急。

    终于,在洛兹无所事事只能翻阅研究文献整整两个星期后,赫里娅娜让洛兹跟着她去一个地方,洛兹在想是不是什么研究基地之类的,但赫里娅娜却把洛兹带到了希明莱瓦郊外的一处外城邦人聚集区里。

    赫里娅娜问洛兹:“之前来过这种地方吗?”

    洛兹摇了摇头,之前的自己一直都生活在物质富足的地方,无论是从小所在的抚养院或者是学校,又或者是在赫佛琳的研究所和现在的科学院,都是享受的最好的资源。

    至于外城邦人聚集区,这是一个战后阿戈尔持续了几十年的社会性问题,战争爆发后,大量沦陷区与缓冲区的幸存居民被迫向仅剩的几座核心城迁移,虽然因为最初这些城邦沦陷的时候过于惨烈导致了极高的居民伤亡率,但依旧有数百万人活了下来,这个数字对各个核心城来说都是天文数字,没有任何一座核心城愿意接纳如此多的难民,在执政院的多方谈判后,最终共同达成了按比例将这几百万人分配到各个核心城的方案。

    然而即便如此,几十万人对一座核心城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物资的问题还好说,但核心城的本地居民对外城邦人的排斥才是最大的问题,降临战争爆发后,阿戈尔对来自海洋威胁的担忧被提升到了顶点,几乎所有城邦都在那时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海嗣侵袭,然而最令人担心的则是混迹在外城邦人中的怪物,即便执政院已经封锁了海嗣化的消息,然而不时从外城邦人中冒出的海怪还是激起了核心城居民的疑虑,他们开始担忧这是在引狼入室,是对本地居民的不负责任。

    平心而论,就后世的眼光看来他们的担忧其实不无道理,由于降临战争之后教会势力的蔓延,经教会之手而出现的海怪经常会出现,然而由于执政院对外城邦人的漠视乃至于是歧视性政策,导致了外城邦人只能选择抱团取暖,此时教会的存在则是给了他们一个无二的选择,尤其是在原初派势力的外城邦人聚集区内,教会的存在已经不可或缺。

    赫里娅娜:“当权力出现真空的时候,总会有人会迅速填补上这个空缺,执政院不愿意的话,教会倒是很乐意发展他们的信众。”

    出于对外城邦人的担忧,执政院最终又达成了设立外城邦人聚集区的议案,所有外城邦人将搬迁到各核心城的制定位置,一般是远离城区的郊外,外城邦人的出入从此被严格限制,他们只能待在那一小片拥挤的地方,想要离开聚集区的人必须经过层层审查,核心城成熟的警察与监控系统让任何逃离聚集区的想法都变成了幻想。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