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本王要出兵!
作者:树上木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最新章节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203章本王要出兵!<b>最新网址:</b>“这……”

    陶逸平了愣了下,连忙说道:“夫子,这些子弹都金贵的很,制出一颗子弹,便需要耗费我二人两日的时间,再加上这些子弹的用材,因此我二人只是试验了一颗……”

    “一颗子弹便耗费两日?”

    郭安无语的看了两人一眼,“如此,那还要模具作甚?”

    陶逸平与杨廷两人不由一脸苦笑,“夫子有所不知,我二人也是第一次制造这般精巧的火统,也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成功,便没制作模具!”

    “蠢!”

    郭安一脸无奈,“咱,还是燕王殿下,谁克扣过尔等火药工坊的钱财?

    钢铁,白糖,硝石……甚至是黄铜,这些物资不是给足了供应?尔等还担忧什么?”

    陶逸平与杨廷张了张嘴,一脸苦笑。

    就是因为殿下与夫子供应的太足,他二人才不敢随意浪费啊!

    郭安没理会二人,便径直往外走去。

    “走,随咱去试上一试!”

    “是,夫子!”

    二人连忙跟上!

    试验场,郭安站在一丈外,举起手中的手统,对着对面的木棒直接稍微用力。

    “砰!”

    一声短暂急促的巨响后,一丈外的那个铁板,直接发出一声闷响,并飞出去五六步。

    “好!”

    郭安脸色一喜,顾不上胳膊的震麻,快步走过去,看到已经镶嵌进去铁板的子弹,一脸喜色。

    这会,陶逸平与杨廷两人,也凑了过来。

    看着一脸喜色的郭安,陶逸平献殷勤的说道:“夫子,这种手统哪怕是在三丈外,也能打穿铁板!”

    “嗯!”

    郭安微微颔首,“此种子弹尔等手中还有多少颗?”

    陶逸平回道:“回夫子,就剩下这五颗了!”

    郭安道:“如此,那便再给咱做上一百颗,另外此种火统,也给咱做上三支!”

    “是,夫子!”

    陶逸平应了一声,还有些不甘心。

    “夫子,学生以为可以试上一试五丈远的距离!”

    郭安忍不住瞪了一眼,“才剩五颗子弹了,你竟敢还要浪费?”

    陶逸平一怔。

    郭安摆了摆手,说道:“行了,尔等抓紧给咱制作火统与燃烧弹、手雷那些去!此火统,咱便直接带走了!”

    “是,夫子!”

    陶逸平与杨廷两人恭恭敬敬应道。

    郭安出了火药工坊,便往燕王府而去。

    手统之事,还需告知朱棣一声。

    要不然,依照朱老四那小气的性子,等到日后知道后,又要闹脾气。

    “参见殿下!”

    找到朱棣,郭安行礼。

    朱棣好奇问道:“郭卿寻咱,可是那火药工坊出了何事?”

    郭安说道:“殿下可还记得,在一年之前,微臣曾让陶逸平与杨廷二人,制造一件十分短小的火统?”

    听此,朱棣眼中便闪过一丝好奇,“可是那火统制造出来了?”

    “殿下英明!”

    郭安直接从怀中拿出那支火统,放在朱棣面前。

    “嗯?”

    朱棣眼睛一亮,将那火统拿起,细细打量了一圈,越看越是欢喜。

    不过,又有些疑惑。

    “郭卿,此物工艺虽是十分精巧,但却比寻常火统短上甚多,可还有威力在?”

    郭安道:“殿下莫要小瞧此物,微臣已在火药工坊实试过,一丈外的铁板,可直接打穿!”

    “一丈之外?”

    朱棣眉头微微皱起,“郭卿,此物的射程如此之短?”

    郭安道:“殿下,此物如此精小,射程自然会短上一些。”

    朱棣无奈道:“何止是短上一些,如此距离简直如同鸡肋,白白浪费了这般好的工艺与钢铁。”

    郭安反倒是一脸喜色,“殿下,此物对微臣来说,却是一件利器。”

    “哦?”

    听此,朱棣终于明白了过来。

    “此物乃是郭卿为自己专门制造的火统?”

    “殿下英明!”

    郭安微微点头,“殿下,微臣体弱力小,日后随殿下征讨高句丽之时,必有高丽贼人想刺杀微臣。

    而微臣只要随声带上此火统,一丈之内,哪怕是武艺再高强的贼人,也只能饮恨阴曹地府!”

    朱棣一脸不屑,“区区一个火统而已,哪有郭卿所言这般神异?”

    郭安讪讪一笑,“殿下身手不凡,勇武无敌,自是用不上火统。然微臣只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只能依靠此种外物了!”

    “如此,那郭卿便好好保管着吧。”

    朱棣直接对手中的火统没了兴趣。

    见此,郭安自然满心欢喜。

    ……

    几日后。

    沈庄再次来到北平府,向郭安禀报,沈家已经在福建、广东等地,建造起二十多间白糖工坊。

    郭安随口夸赞了一番,沈庄一脸喜色的退了出去,便一直待在北平府。

    随即,便到了春耕之际。

    燕王府内的大部分工坊都开始停下运作,所有农户开始耕种水稻。

    于此同时。

    由于天气转暖,已经准备了半年的北征大军,终于随着朱元璋圣旨下达。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