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李先生
作者:开心的袜子   重生:老婆拔掉我的氧气管最新章节     
    语文考完,刘艳艳去找陈潇,听说他早就交卷离开。

    也是,题人家都能压的中,肯定不会耽误多长时间。

    刘艳艳急匆匆回家备考剩下的科目,都是按照陈潇划的重点来看。

    一定要考出好成绩,要不然不能跟陈潇一起。

    她那知道陈潇压根就没打算考大学。

    考试题也没怎么认真做。

    一个来小时就回家去了。

    路上陈潇从市场经过,就看陈家父子兴高采烈推着一车铜钱,经过的时候,还很得意的跟他甩了一眼。

    有毛病?

    “陈潇,一起去看看,碰到好主顾了,漂亮国那边回来的,说是我这车铜钱,至少给一千……美元。”

    陈潇听愣了一下,心说这小镇子上还有外国人来,去看看就看看。

    “行啊,一起去瞅瞅。”

    陈白皮脸上全是嘚瑟,边走边道:“李先生那是漂亮国回来的华侨,老有钱了,别的不喜欢,就喜欢这些东西,只要有的他都高价收。”

    陈潇笑笑,这些东西能带出去固然值钱,按个卖,人家一个一美元都能赚死。

    不过他没必要说这么多,看看热闹就成。

    两父子劲头十足,推着车一路朝上。

    这跟自己家一条路啊。

    果然,李先生住的和陈潇不算远,是李伟家的亲戚。

    到了地方,陈白皮先上前小心敲了敲院子门。

    没多久,门开了。

    开门的是李伟,看到陈白皮,冲里面喊了声,“叔,你要的铜钱来了。”

    里面一阵脚步声,出来个身材矮小,精瘦的中年人。

    “李先生。”

    陈白皮点头哈腰的摸出烟递出来。

    中年人从院子门里出来,陈潇才看清,不仅是瘦小,而且脸上更没什么肉,真跟猴子差不多。

    李先生走到架子车跟前,伸手捞了把铜钱看了下,“还真不少。”

    “那是那是。”陈白皮陪着笑脸,“我们可是花大价钱收来的。”

    李先生操着有点带拐弯的口音,“你们花多少钱跟我没关系,我说了出一千美元就是一千美元。”

    这时候华夏币还不是国际通用货币,很多有出国需要的,都要去兑换。

    银行没那么多外汇,就有人倒卖外汇卷,用这个在去换美元。

    价格好点的10块钱能换1块美元,差点的11,12都有可能。

    这些货币贩子,这时候可真赚不少钱。

    “没问题,都听您的。”陈白皮那有二话,一千美元,就是至少1万华夏币,瞅着行情好,说不定还能多卖点。

    这种好事,他可能不会拒绝。

    李先生抬抬手,“推进来吧。”

    父子俩赶紧把车子推进去,李伟看到陈潇也在,招呼道:“潇子,进来呗,站外面看干嘛?”

    这时候人情往来还很正常,大家都住的不远,虽不说关系多好,但见面打个招呼,互相家院子窜一窜都没问题。

    不像后来,楼房一住,对门都不理对门,住十几年人都认不全。

    陈潇进去,看到李先生正指挥两人把铜钱朝袋子里装。

    李伟笑道:“这些破铜烂铁能值几个钱,外国人就喜欢这些,估计我叔能赚点。”

    他比陈潇年纪大,也多少知道点东西。

    不过不深入,朦胧能说到点子上一点。

    李先生做事也爽快利索,直接掏钱出来付款,绿油油的美钞,看的陈家父子眼热。

    陈潇瞅了一眼,那钱是真的。

    钱到手,陈家父子眉花眼笑。

    陈永强走到陈潇跟前,“潇子,怎么样?没见过吧,一千美元!想想都舒坦,这么长时间我还没做过这么大生意呢。”

    陈潇差点笑出来,你也就这点格局了,跟老子显摆个屁。

    那边李先生叹口气,“可惜这次收获不大,这些铜钱里可能挑不出什么太好的。”

    陈潇心里一动,“李先生,我那有两个陶罐,你要不要看看?”

    李先生上下打量他一下,看他是个学生,也没在意。

    而且陶和瓷这两种东西里面的水非常深,他算是大半个文物专家,轻易也不敢涉猎其中。

    陶瓷制品在华夏古代有过极为灿烂的时光,之后被埋没在历史尘埃里。

    这些制品在古董界非常值钱,也造成大家争相仿制。

    现在京城那边的古玩街上都挑不出什么好物件来,所以他才回来。

    李先生小时后跟着哥哥长大,知道东山镇是个古镇,小时候就听说挖出来过大墓,这次回来就是看看哥哥,顺便碰碰运气。

    倒还真让他收到点东西,但这么多铜钱,大多是顺治,康熙,乾隆,咸丰通宝,未必能淘出一两样东西来。

    不过当年康熙通宝除了钱范子之外,有伊宁铸币局生产的一种钱币,现在在市场上存量极少,因为当年准格尔叛乱,伊宁铸币局就停止生产。

    生产的钱币,在市面上流通不多。

    到现在几乎时间难得一见。

    李先生回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弄到点。

    没想还真有人有这么多铜钱。

    但看到里面夹杂的钱币,他知道希望渺茫。

    他抓了几把,看了一下,最早的顺治通宝,最晚都到同治了。

    这证明已经离康熙初年过了两百年,那些钱恐怕未必能有。

    至于陈潇说的陶罐,他更不报希望,一来他太年轻,二来江城这边可不以陶瓷出名。

    在古代的时候,这边偏远的很,说是穷山恶水也不为过。

    怎么可能有盛世繁华的东西。

    倒是李伟说了句,“叔,你就看看,陈潇家也不远,看看不费什么事,万一是好东西呢?”

    李先生听了一想也对,“成,那就去看看。”

    “对了,你那两个罐子那来的?”李先生问了一嘴,从来历多少能推断出一些蛛丝马迹。

    陈潇指了指铜钱,“就是装铜钱的两个罐子。”

    陈家父子听了“哈哈”大笑。

    装铜钱的罐子,那能是什么好东西?

    年代间隔多半不远,而且在东山镇这种地方,哪怕是大户人家,用来装钱的罐子,恐怕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

    李先生也跟着摇头,心里期待越发渺茫。

    不过既然答应了,去看看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