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楚伶人14
作者:七七会开拖拉机   高冷男神竟是无夜哥哥最新章节     
    果然舒妤当日去勤政殿提了此次宫中蚯蚓多的事,向司马邺提起了她的怀疑。

    司马邺派了吏部的人去暗中调查,发现京城的郊外有一户人家已经因为瘟疫身亡,全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当即又加派了各部的人去负责,务必要让瘟疫的危害控制在最小。

    虽然当年瘟疫爆发,当是至今仍未有完全治疗瘟疫的方法。如果发现有人患上了瘟疫,那只能将这个人转移出去。然后焚烧掉。

    而周边的人也只能待在家中观察六日,若无出现发热、吐血的症状,就可正常活动。

    往事历历在目,前几年的瘟疫给人们带来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因此吏部一贴告示出来,百姓就自发的组织起来搜查自家的院子。

    此次搜查,还是郊外患上瘟疫的人比较多,有五十户人家。而京城市内也查除了七户。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司马邺下令全力严查,吩咐道,若家中有一人染上瘟疫。商者不能去市,为官者暂停上朝,农者无事不得下田。

    因为是天灾,后宫里也是人心惶惶。

    舒妤在察觉到可能是瘟疫后,就连夜派人把在家中熟睡的李太医给叫了过来。

    李太医人来时还有点迷糊,恭恭敬敬地给舒妤请安。

    舒妤让他给司马相如和司马婉如两个孩子把脉,李太医就照做了。

    李太医说道,“娘娘放心,二皇子和三公主都健健康康的,比平常的孩子还要健康呢。”

    舒妤安下心来,说道,“有劳太医在给本宫宫中的其他人检察一番了。”

    说完舒妤招招手,冯乙拿出一个小木盒子,盒子里装满了金银珠宝。

    李太医擦了擦不存在的口水,欲拒还迎道,“娘娘这多不好意思啊。”

    李太医说是这么说,手倒是很自觉的伸到盒子上。

    冯乙调皮的把盒子挪开半步,说道,“既然李太医医者仁心,那冯乙替娘娘收回来吧!”

    李太医四十多岁的一个人了,囧着脸装可爱,撒娇道“冯乙姑娘~你看看我上有老下有小。”

    舒妤和冯乙噗嗤一声。

    太医在宫中都是眼高于顶,除了面对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但是也都是医者仁心,视钱财如粪土。李太医儿时被师父发现医术天分高。

    但是李太医对学医并不感兴趣,反而渴望从商成为一个富甲一方的商人。被师父连哄带骗才学了医。

    但是来到太医院后,这里的太医都是两袖清风,李太医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爱钱。也只能装作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模样。

    只有舒妤在第一次见到李太医的时候就嗅到了同类人的味道。对李太医一掷千金,从此李太医走上了舒妤这一边。

    无独有偶,瘟疫的事毕竟影响较大,各宫的妃子也去招呼了太医。

    司马邺因为瘟疫已经十天没有再来过后宫了,除了司马邺能去勤政殿,就连白眠都没有见过司马邺了。

    后宫也难得的消停了。

    “娘娘!娘娘!”李宋氏一脸喜悦的跑进屋子里。

    舒妤抱着司马相如,眼神示意李宋氏安静。

    李宋氏按耐住心中的兴奋,低声说道,“娘娘,奴婢知道如何去除这瘟疫之症了。”

    舒妤不是很相信,毕竟李宋氏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丫头,之前的家世也只是一个平平无奇。怎么会知道药房呢

    舒妤说道,“李宋氏你可是被什么人下了降头。”

    说着还伸出一只手摸了摸李宋氏的额头。

    李宋氏摇摇头,说道,“娘娘,奴婢真的知道。娘娘大可唤李太医前来瞧瞧。”

    看着李宋氏一脸坚定的眼神,舒妤只好让安平去唤李太医。

    李宋氏说,“瘟疫是借瘟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

    李太医说道,“其一,隔离。在瘟疫流行的地区空出一些住宅,作为患者的隔离病房,集中治疗,以防扩散,切断传染源。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这个确实不错。可是除了灭瘟,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李宋氏继续说,“焚烧苍术、木香、降香等芳香药物,以达到避秽、健脾化湿的功效。《金匮要略》中还记载了一剂名叫泽泻汤的药,也对瘟疫有抑制的作用。粉甘草(十两,细末)、细辛(两半,细末)、香白芷(一两,细末)、薄荷冰(四钱,细末)、冰片(二钱,细末)、朱砂(三两,细末),先将前五味和匀,用水为丸如桐子大,晾干(不宜日晒)……若平素含化以防疫疠,自一丸至四五丸皆可。”

    泡服:用水、酒等泡制后服用。以赤小豆、糯米,浸水缸中,每日取水用。除夕以花椒二十一粒、赤小豆二十一粒,投井中(勿使他人见),一年不染疫。

    豆豉和白术浸酒,常服。”常用方剂还有避疫椒柏酒、屠苏酒等。

    煎服:“神仙百解散,常服辟瘟疫,治劳倦。山茵陈,柴胡(去芦),前胡(生姜制,炒),人参,羌活,独活,甘草,苍术(米泔浸,锉,炒),干葛,白芍药,升麻,防风(去苗),藁本(去芦),藿香(去梗),白术,半夏(姜汁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个,煎至一盏,热服,不计时候,并进二服。如要表散,加葱白三寸,淡豆豉三十粒,同煎服,以衣被盖覆,汗出而愈。”常用方剂还有败龟汤、羌活汤、冷饮子等。

    “千敷散,辟温疫恶疾,不相染着。附子(一个,一分者)、细辛、干姜、麻子、柏实(各一分),细末,和入柏实、麻子令匀,酒服方寸匕。”常用方剂还有崔文行解散、真珠贝母散、绝瘴散、千敷散、藜芦散等。

    预辟瘴疬:桃仁一斤、吴萸、青盐各四两,同炒热入瓶密封,一七取出,炼去茱萸盐,将桃仁去皮尖,每嚼一二十枚,山居尤宜。”复方口服方剂药味多,如神仙百解散有16味中药,其中既有茵陈、苍术、藿香之类祛邪的药物,又有人参、白术、甘草之类扶正的药物,预防瘟疫效果也会更好,甚至在感染疫病初期服用,也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李太医仔细思考李宋氏的话,最后说道“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还需实践才能明白。”

    李太医问道,“李宋氏姑娘是如何得知这个法子的”

    李宋氏的知道的方法自然不能告诉其他人,刚刚知道就跑来和舒妤说了,倒是忘记这件事改怎么解释清楚了。

    舒妤看在眼里,出口替李宋氏说道,“本宫府里的人自然和本宫一道爱看些奇闻杂志。”

    李太医点点头,说道,“若这个法子有效,对娘娘来说可是一大助力啊。”

    如果能真正的对症下药,对瘟疫做到去本去标。舒妤不仅仅能在司马邺的心里分量重一点,也会在民间赢得一个良好的声望。

    舒妤说道,“只是李宋氏还小,本宫不希望李宋氏被其他人盯上。就有劳李太医了。”

    舒妤的意思是这个成就得挂名在李太医名下,对外就说是李太医多年研究的成果。

    李太医和舒妤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自然不会拒绝,况且如果成功了可是千古留名的事。

    舒妤就带着李太医去到了勤政殿求见司马邺。

    此时司马邺和司马邺以及一些大臣们都在勤政殿讨论,听到太监传报舒妤带着太医前来,犹豫了片刻还是同意了舒妤等人的求见。

    行完礼后,舒妤镇定地说道,“陛下,李太医研究出了治疗瘟疫的方法,臣妾特地带他来希望能解陛下的烦恼。”

    如今无论京城中还是郊外,甚至其他地方都出现了小规模的瘟疫。听到这个消息司马邺喜出望外,直接走下了龙椅,问李太医,“可有几分把握。”

    毕竟不是真的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李太医有些底气不足,说道“九分,还需实践才能证明。”

    司马邺有些失望,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吩咐官员按照李太医的法子先去试试。

    事情处理完舒妤就带着李太医出去了。在走到一条小路时,白眠叫住了舒妤。

    “舒昭容姐姐。”白眠说。

    舒妤一行人停下脚步,看着白眠等人。

    白眠走上前去,拉着舒妤的手,把舒妤拉到离太监宫女们远一点的地方,低声说,“姐姐可真的是心急如焚呢。才九分的药方都敢拿来禀告陛下。”

    舒妤冷冷地说,“与你何干。”

    白眠说道,“虽然是姐姐先发现了瘟疫之事,可是被妹妹捷足先登上报给了陛下。姐姐也不用心急如焚到这种地步。若是药方无效,妹妹都替姐姐心疼。”

    舒妤讽刺地看着白眠,说道,“妹妹还是多关心一些自己的孩子吧。天天往勤政殿跑,听说二皇子日日哭啼。”

    白眠语塞,想在说些什么。舒妤却突然大声道,“妹妹区区一品充仪见到本宫却不行礼,是不是不将本宫放在眼里。还是不将这宫规放在眼里”

    白眠没想到舒妤居然会来那么一出,刚刚想弥补,舒妤却回到宫闱宫女太监的队伍里。

    舒妤说道,“妹妹怎么说也是一品充仪,下次还是切莫在忘记宫规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