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顺水推舟
作者:天下南岳1   天骄非凡最新章节     
    李启明对刘非凡的姗姗来迟很不高兴。但是,他脸上却没有任何不悦的神情。
    李副省长的办公室宽敞明亮。阳光打在屋里,就像给每一件家具都镀了一层淡淡的金一样。
    一张巨大的写字台背后,是一面高过人的书橱。书橱里的书,排列得整整齐齐。书目醒目,经史文哲,应有尽有。由此看出,李副省长涉猎很广,学识渊博。
    像他这样级别的领导,办公室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间。
    这是一套装修得很典雅,充满文化氛围的办公室。不但配有洗手间,还配备了领导随时可以休息的小卧室。
    领导秘书并不在他的办公室办公,而是另外在隔壁单独设了秘书办公室。
    秘书将刘非凡送进李副省长办公室后,给他倒了一杯茶便退了出去。
    “小刘啊,很忙是吧?”李副省长抬起头,看了刘非凡一眼,关心地问道。
    刘非凡从他的话里听出来了一丝味道,李副省长看似关心的话,其实满含责备的意思。
    “也不是太忙。”刘非凡谦虚地解释道:“领导,您指示。”
    “谈不上指示。”李启明淡淡一笑道:“请你过来,就是随便聊聊。我是从香河出来的,对香河满怀感情啊。”
    刘非凡不失时机地拍着马屁道:“领导,香河历史上一共有十八位书记,您是这十八位当中最受老百姓欢迎和尊敬的领导之一啊。”
    “给我灌迷魂药?”李启明的笑容显得别有深意,“不过,现在想起来,我在香河还是干了一点事的。”
    刘非凡认真道:“可不是领导您说的一点事。香河的城市扩容发展,就是在您的任上发展起来的。现在的香河,在城市面积上遥遥领先其他地市州。您的这种高瞻远瞩的目光,给香河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啊。”
    李启明自负地微笑,摆摆手道:“小刘啊,没你说的那么好。香河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又占着交通枢纽便利的老城市。它也是唯一能媲美省城的地方城市啊。一座城市的发展,首先要立足又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嘛。香河的城市规模,在我离任时,比过去刚好大了一半。”
    刘非凡使劲点头,满脸崇敬神色。
    “但是,香河的发展,还是存很很多问题的。”李启明轻轻叹口气道:“我在任上的时候啊,就开始注意到了香河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香河在四十年之前,可是唯一能代表南方工业的城市。香河工业在鼎盛时期,一个地方的工业成果,可以叫板整个东北地区的工业。”
    刘非凡赶紧说道:“您说得对。我们香河拥有近百万高素质产业工人。这都是后来培养的新技术工人。可惜香河现在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香河工业,历史上确实辉煌过几十年。
    在香河的周围,先后成立了三家专事核工业研发生产的企业。同期,香河的冶金行业,遥遥领先于全国。
    在工业制造方面,香河大到汽车,小到单车,都有能力独立研发生产。特别是命名为“东方红”牌的拖拉机,不但是当时全国排名第一的企业,其产品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远销海外了。
    香河,一度是国家工业的风向标。是一座真正大厂林立,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广阔市场的南方重要工业城市。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新时期的改革浪潮而逐渐淡出市场。特别是拥有近五万职工的冶金行业,在宣布倒闭清算的时候,整个香河城都陷入了巨大的哀切中。
    香河的没落,是有迹可循的。改革只是一个推手,真正让香河没落的,是香河陈旧的制度造成的。当改革浪潮席卷过来的时候,香河人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慌张。
    最终,一座充满荣光的工业城市,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香河基础工业没落后,取而代之的就是后来的古汉集团。
    古汉集团就像一匹黑马,横空出世在所有人的眼前。蕴藏几千年养生文化精髓的古汉养生方出土后,似乎给香河带来了新一轮蓬勃生机。
    短短几年,古汉集团便开始领跑全国保健品市场。
    这时,正是李启明赴香河执政的时期。
    古汉集团的前身,其实就是一个街道小厂。这个过去只靠生产板蓝根之类的中药饮品为生的小厂,在沈佳秋担任厂长后,迎来了一场改头换面的重大转机。
    古汉养生方研发上市,正式拉开了医药保健品的大幕。
    当年,燕京电视台第一次播出古汉养生方的广告后,迅速便掀起了一场保健养生的滔天浪潮。广告中的一句“加强和提高以及改善人体免疫力”,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狂热不已。
    人们第一次知道免疫力对一个人的健康有多重要。沈佳秋企业的成功,直接带动了香河又一次经济腾飞。
    那时,满城都是“古汉人”。一盒售价三百八十块的古汉养生方饮品,最好时期可以换一辆价值五万的小车。
    究竟有多少人靠着古汉养生方发了财,已经无从考究。但是,古汉养生方造就香河一批不低于百人规模的富翁出来,却是不争的事实。
    企业发展到了一定时期,必然会出现归属的问题。古汉集团也不例外,当每天有如流水一般的钱汇进古汉集团账户的时候,集团究竟姓什么,就成了争夺的焦点。
    沈佳秋主持对企业改制,将原本归属于国有资本的古汉集团,拆分成股份公司。沈佳秋儿子归国继承家业的时候,香河市政府在古汉集团占有的股份,已经不到可怜的3%。而企业老板沈佳秋,却个人拥有近48%的股份。
    古汉集团姓沈,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至于后来古汉集团想要借资上市,最后却闹得支离破碎,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李启明对于古汉集团,是眼看着他起高楼,又眼看着楼塌了亲历者。
    在香河出现一片讨债的浪潮里,李启明不得不将沈佳秋下狱,宣布全面接管古汉集团。
    “这一段历史,说来话长。”李启明在长长叹出一口气之后,他的目光变得有些散乱无神。
    “多么好的一个企业啊。”他感叹道:“如果不是某些人以一己私利来干扰破坏,古汉集团现在应该是独领保健品市场风骚的不二人选啊。”
    刘非凡轻轻点头道:“摔倒了,还能爬起来。”
    李启明摇头道:“要爬起来,也应该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把亲生儿子送出去。我不相信一个后妈会比亲生娘好。”
    刘非凡轻轻颔首道:“我支持领导的意见。”
    李启明闻言,显然有些惊异。
    他狐疑地问道:“小刘,这是你真实的内心想法?”
    刘非凡诚恳道:“是的。”
    “古汉集团这块牌子不能落入私人之手,这个观点你赞同吗?”
    “赞同。”
    李启明大喜过望,从办公椅上站起了身,他热切地看着刘非凡道:“小刘,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