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祖坟上的青烟还在
作者:Lolasuli   重生八零,苏医生她在年代爆火了最新章节     
    “来,有免费的防晒霜涂,我当然要来!”夏念念也不客气。
    她直来直去惯了,喜欢就是喜欢,想要就是想要。
    夏念念把苏小漓送她的防晒霜推回去,“这瓶你留着卖,这么好的东西肯定不愁卖。”
    苏小漓笑笑,也没再和大大咧咧的夏念念客气。
    “对了,我得提醒你一句,你得罪了供销社这帮人,特别里头那个刘主任,听说可不是个好惹的,最会背地里玩阴的。”
    也不知夏念念从哪里听说的。
    明面上的冲撞苏小漓向来不怕,可背地里的算计却防不胜防。
    再怎么说,对方也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刘主任离去时的阴森眼神她也看在眼里。
    对方会对自己干些什么呢?
    多想无益,只能见招拆招了。
    最好是在实力上尽快超过对方,以攻为守,实力上彻底碾压对方才是最有效的。
    她朝夏念念坦荡一笑,“无非就是不让我继续摆摊,我会小心的念念姐。”
    被供销社一帮人耽误了点时间,苏小漓和章宇胡乱扒拉了几口饭,跑了趟市里的火车站,拉着组装输液管的十几个箱子,朝着福利院来了。
    还好没耽误太多时间。
    苏玉和早就在福利院大门口翘首以盼了,激动来回踱步,连烟都忘了抽了。
    前几天苏小漓联系他时,老头还懵了半天,直到吴大娘把馒头塞进他嘴里才反过味儿来。
    老两口俩一合计,苏玉和这是后半生才开始走大运啦。
    做队长做村长,那是乡亲们信任,落个好名声。
    可是苏小漓带来的这些活儿,不管是顾非寒要收的高粱、还是组装输液管,那是实打实的钱!
    老两口躺在被窝里半天不吱声。
    半天,吴大娘才说了一句;“这么说来,老苏家祖坟上的青烟还在继续冒着呢!小漓就是个小福星啊,这不光是你的运势来了,咱们村的运势,八成也来啦。”
    这话她说得十分笃定。
    瞧瞧吧,就咱小漓丫头做的这些事儿,地道!讲究!
    真是没得说!
    苏玉和在炕头上磕了磕旱烟杆子,也点了点头。
    有一说一,虽然文曲星苏建国走得早,瞧这个架势,老苏家这运势肯定不算完。
    小漓这孩子不仅有福气,心也善。
    自己孙子都没小漓这么懂事!
    这次有了好事,她心里还是惦记着自己和乡里的老人们。
    别人家的孩子有了机会,那都是往城里跑。
    小漓丫头有了机会,是把机会带回村子,带回家乡!
    就凭她这份心,祖坟上的青烟冒不冒得不好说,这孩子今后的路,肯定能走得长远!
    苏玉和心里一阵阵激动。
    做好了这个活,老人们过冬的费用就不那么紧巴了,能宽裕不少。
    而且用自己的亲手劳动换来的钱,大家伙心里都用着踏实。
    比被人可怜强。
    今天刚吃过午饭,苏玉和把福利院的老人们都召集到了活动室,只要是眼睛没全盲、手指头还能动的,全来了。
    就等着苏小漓呢。
    老人们住进了福利院,或多或少也知道上头能拨过来的钱不多,单看前些日子苏玉和愁成那样,谁心里还没个数。
    家里儿女倒也能隔三差五得给他们一些零用。
    可他们这一辈子为儿女家人操心惯了,住进福利院就是为了不再给别人添麻烦。
    特别是和家里还有些矛盾摩擦的老人,更是不愿因为自己的养老再起什么家庭冲突了。
    更何况还有些孤寡老人,连个儿女都没有。
    福利院里虽说日子不如在家里自在,总不会活生生饿死。
    可万一将来有个病有个灾,剩下的日子又能指望上谁?
    说老实话,大多数老人没有面对未来的底气。
    他们平时嘴上不说,心里却都是有这样那样的担忧。
    上次苏玉和组织大家自力更生,在福利院周围开辟土地、种些口粮,让大家为之一振。
    这次,更是有了让他们自己依靠自己的手脚赚钱的机会,不背井离乡也能赚到钱!
    谁不是抢着干?
    钱多不多不好说,但好歹是自己挣得,这不比靠别人强多了?
    大部分习惯了干活的老人,顿时又觉得有了新的方向,就连精神状态都好了不少。
    苏玉和看着十几个大箱子,惊讶的嘴都合不上。
    不过他也没忘记正事儿,给大家伙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
    大伙翘首以盼。
    苏小漓带上胶皮手套,将配件在桌子上摆好,介绍完后开始一样一样地组装、打样。
    何爱清之前教过她,从清州带回来的样品她也反复练习过,哪怕是最困难的“流量调节轮”,在她手中也不算太难。
    少女表情从容,气质沉静。
    心细手稳地将一个个配件按顺序组装,仿佛世间任何喧嚣,都无法影响她专注于面前的输液管。
    苏小漓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根完整的。
    “大家都看好了吗?接下来,我把几个试用装发给大家,大家可以先试试手感。”
    剩下的事儿,就是章宇在忙活了。
    他一个糙老爷们,组装起来没有小漓利索,七扭八歪地穿不过去软管。
    章宇也奇了怪了。
    部队上最难修理的车,到了他手上都是药到病除。
    一根小小的管子,怎么就这么费劲呢!
    章宇和老人们忙着尝试,苏小漓将苏玉和拉到一边,“苏爷爷,是报酬的事儿。”
    苏玉和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苏爷爷,因为现在只是初级组装,所以工钱不会做不到特别高……”
    苏小漓这次进了一万套,价格上有谈判空间,车间主任也痛快,两人定下来一套算2角钱的提成。
    她核算了一下成本,摊到每一套里头大概在6、7分钱。
    这样能最多给到福利院每套1角的分包价格。
    只要这一万套按时完成,福利院这个月就能收入1000元左右。
    不管是发到每个老人手里,还是用于福利院过冬的设备购置,至少也都能顶一小阵子了。
    第一批次的货发回厂家检查没问题,她就敢订第二批,甚至还敢加量!
    当然设想是美好的,希望现实不要过于骨感。
    不然以后她再开口争取机会,可真就没那么大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