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怒怼袁绍
作者:龙行风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最新章节     
    讨公道讨公道!
    今天是鸣冤日吗?
    一个个都跑来这里讨公道?!
    袁绍气的咬牙切齿,但想到军营中的流言,还是压着脾气道:
    “此事本盟主知道了。
    既然你等无事,那两名亲卫本盟主也已经打发回汝南了,此事便就此作罢。
    把赵岑留下,你等就退下吧,本盟主还有要事处理。”
    听见这话,陶谦等人甚为震惊,而张与则是直接气笑了。
    昨天明抢,今天暗夺!
    我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张与哗哗甩了两下衣袖,往前一步,挡在了刘备身前,径自开口道:
    “袁盟主如此处世不公,难道就不怕天下群雄心有不服吗?”
    袁绍今日频频受挫,心里难免有怒火。
    又见张与一身麻布粗衣,又是跟着刘备这个小小别部司马进来的,更是没把张与放眼里。
    因此,袁绍不屑地俯视着张与:
    “你又是何人?这大帐之中岂容你放肆?”
    张与冷哼一声:
    “不容在下放肆,在下今日也得放肆一回了。在下乃大汉留侯张良之后,张与张子和。
    不巧,昨日险些死在盟主亲卫刀下的那倒霉蛋,正是在下。”
    汉朝是极为重视门第的。
    因而张良的名号一报出去,在场众人的目光立刻就变了。
    孔融当下便拱手笑道:
    “竟不知先生乃是留侯之后,失礼了。我乃北海相孔融,字文举。”
    张与微微一笑,还礼道:
    “素闻孔北海贤名,今日一见,方知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啊!”
    这话夸得孔融心花怒放,没等孔融客套,张与便趁热打铁,向孔融介绍了刘备,还特别点明了刘备汉室宗亲,天子皇叔的身份。
    北平太守公孙瓒乃是刘备同门师兄,此时也出言力证刘备身份。
    而刘备也谦虚有礼的与孔融交谈起来,几句交谈下来,两人顿觉相见恨晚。
    陶谦、刘岱见此,也纷纷出言与刘备攀谈。
    一群人其乐融融。
    然而,曹操的目光却不在刘备身上。
    他止不住地打量张与,心中暗自盘算。
    这刘备在大营中已有月余,始终默默无闻。
    但近几日却能一举成名。
    先是未卜先知的派兵支援孙坚,而后又活捉了华雄副将,立下大功。
    再加上亲卫昨日来报,说一少年在大营门口怒斥袁绍,引的流言四起。
    看着不远处的风姿毓秀的张与,曹操心里也有了计较。
    这些事,只怕都是这少年的功劳啊。
    曹操收回思绪,细长的眼中闪过精光,笑呵呵的走到张与面前,出言夸赞:
    “久闻英雄出少年,操曾不以为意。没想到今日一见子和,方知此中真意!吾名曹操,字孟德,久仰大名。”
    张与闻言,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但很快也反应过来了。
    毕竟曹操可是个难得的人物,能在群星璀璨的汉末成为首屈一指的枭雄。
    收拢无数谋士武将,一统北方,奠定曹魏的基业,自是不可小觑。
    能猜出自己是这一切的推手,其实也很正常。
    想归想,张与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应对曹操:
    “曹将军谬赞,与区区萤火之光,不敢当此殊荣。此次与乃是随同主公,为赵岑之事而来。”
    见眼前的少年似乎不愿深交,曹操也没有放弃:
    “子和实在过谦了,若能得子和相助,此次讨董岂不是易如反掌?”
    张与自是听出了曹操的拉拢之意,他眼神微动,却见不过一步之远的刘备好像没有注意到此处的情况一样,自顾自的谈笑风声。
    而牢牢压制住赵岑的关羽,丹凤眼微眯,也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对这种场面没有兴趣,故而不想搭理。
    张与环顾一周,将众人的反应统统收入眼眸,随后对着曹操淡淡一笑:
    “与身为汉人,定会为了大汉鞠躬尽瘁,竭尽所能!”
    这话就是委婉地拒绝了。
    曹操刚想再开口,就听张与不甚客气地对着袁绍道:
    “袁盟主,华雄大捷,定会趁势进攻。如今大敌当前,不知袁盟主可想好如何补偿孙将军与在下,以及如何奖赏我主公?”
    这话一出,众人的谈论声立刻停了下来。
    孙坚两眼一亮,就着张与的话头继续:
    “正是,本将今日便是为此而来。我大军死伤数千,若袁盟主今日不给个说法,本将决不会善罢甘休!”
    张与也补充道:
    “在下在大营门口险些惨死,动手之人又是袁盟主亲卫,此事便不得不问袁盟主要个说法。”
    “且我主公及时派兵救援先锋大营,减少联盟损失,还拿下了华雄副将。如此大功却要被人以‘官卑职小’之名为难,少不得,袁盟主今日也得给个交代!”
    话说到这里,大营中原本松弛下来的气氛再度凝重。
    袁绍素来看重脸面,自恃甚高,但今日却先后被一莽夫和两个寒门打脸,还被如此步步紧逼,也动了怒:
    “本盟主已经说过,此事本盟主自会处理,尔等还想如何?!”
    张与见状,不甘示弱道:
    “有功不赏,有过不罚,便是袁盟主的处理结果吗?在下今日可算是开了眼了!”
    “孙先锋忠心报国,却被同盟陷害,损失惨重。找袁盟主讨公道,竟还被如此敷衍!”
    “而我主公,堂堂汉室宗亲!立了战功还得被人拦在大营门口为难,以至于我遭了池鱼之灾差点身死!”
    “我军初败,华雄大军将至,你身为盟主却不安抚将士。可是将这联盟视为袁氏家私?将群雄看作袁氏家臣了?!”
    闻言,孔融瞬间想起了营中流言,立时脸色大变。
    他无视上首暴怒的袁绍,直言道:
    “今日之事甚为明了,袁盟主如此搪塞,可是如流言所说,心有不臣?”
    孔融此言,张与也不意外。
    或者说,他昨日散出流言之时,就猜到了孔融定会仗义执言。
    无他,只因孔融是个真正心怀大汉,敬奉天子的忠臣。
    孔融话落,刘岱、陶谦纷纷出言。
    曹操也道:
    “本初,孙将军大败是公路运粮不力所致,此事大营已人尽皆知。本初不必担心冤枉了公路,直接按军法处置便可?”
    “至于玄德公与子和之事,虽不是你的本意,但下面的亲卫肆意妄为,却有不妥。孙将军等也并非锱铢必较之人,本初也不必动怒。”
    曹操话音落下,众人皆深以为然,连孙坚都收敛了些怒意,似乎还对曹操有了几分好感。
    而张与看着曹操四两拨千斤,便将大事化小,又将矛盾转移到了不在场的人身上,在众人面前狠狠刷了一波好感,不由得暗叹曹操权术高明。
    但同时心中对曹操的警惕再度拔高了不少。
    袁绍被孔融一提醒,这才重新想起了流言之事,意识到自己地位不稳,便赶紧顺着曹操递来的台阶走了下来:
    “既如此,未免军心不稳,本盟主今日便秉公处置,给诸位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