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君臣同心
作者:龙行风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最新章节     
    刘协在朝堂上昏倒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董卓耳中。
    董卓听此,直接摆手让监视刘协的宫人退了下去。
    想到今日朝堂上的境况,董卓脸色还是颇为难看。
    今日不过一提,就惹得这群平日里没骨气的朝臣这么激动,这迁都之事,还能行吗?
    李儒跟董卓良久,见董卓沉默不言,眉头皱得能夹死个苍蝇,也知道董卓的想法。
    他抿了口茶,微笑着开口:
    “恭喜相国了!”
    “喜从何来?”董卓不解地问。
    李儒抚着羊须,眼中闪着精光:
    “相国今日朝堂上斩杀叛徒,定然震慑了那群怀有异心的朝臣。想必今日以后,他们也不敢再跟相国作对了。”
    董卓闻言,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如此一来,迁都之事,岂不是会相当顺利?”
    李儒目光微闪,又缓缓开口:
    “想是不够,小皇帝今日所作所为,只怕还对袁绍等人寄有希望。
    刘辩,只怕得做只儆猴的鸡了!”
    原本李儒打算等朝臣闹起来,再把刘辩弄死。
    但今日这么一闹,刘辩就是不死,也得死了!
    董卓听此,也呼出一口粗气,直接下令道:
    “文优,刘辩小儿,便交给你了!”
    等刘辩一死,小皇帝就该意识到,不能跟自己作对。
    做个听话的傀儡皇帝,好好活着,不好吗?
    李儒点头应允,随后笑着提议:
    “今日朝堂之上,荀爽提起王陵之事。这陵墓中,是该有很多陪葬品的!
    既然要离开雒阳,总不能把宝贝都留给叛贼吧?”
    瞬间,董卓就明白了李儒的打算,笑着道:
    “既如此,便都交由文优处理吧!”
    说完,董卓伸手捶了捶肩膀,一脸疲惫之色,招手让李儒退下了。
    而就在李儒‘大展宏图’的时候,在崇德殿昏迷的刘协总算在御医的治疗下,缓缓醒了过来。
    刘协躺在有些破旧的龙床上,脸色灰败。
    司徒王允进来的时候,见刘协眼眶都红了,连忙开口安慰:
    “陛下,迁都之事或许也是转机!”
    见到王允,刘协仿佛心定了一些,眼中的水雾逐渐消散。
    “王司徒此言何意?”刘协的目光扫过殿外,目中带着担忧与些许惧怕之色。
    见此,王允也知道刘协担心监视他的人还没走,便开口解释:
    “陛下放心,那些人都不在。”
    刘协松了口气,随后眼睛一亮,抓住王允的衣袖,急声问:
    “王司徒有何良策?朕不能迁都啊!”
    别说迁都的骂名。
    单说他自己,这一去长安,只怕就再也没有重见天日的时候了。
    王允也不耽搁,快速开口:
    “陛下的皇叔,汉室宗亲刘备,定是忠心陛下的!
    如今刘备距陛下不过百里。
    既然董卓说迁都还有两个月,那不如给他两个月时间。
    然后陛下悄悄传信给刘备,让他联合袁绍等人,一同兵发雒阳。
    届时雒阳城破,陛下趁机出逃,只要找到刘备,陛下定然安全无虞!”
    刘协听此,也有些心动,但此事事关重大。
    见王允如此坚定刘备忠心,不免多问了两句。
    王允闻言,也将自己打探来的‘刘备孤身入轮式,与郭汜兵戈相向’的事情,报给了刘协。
    刘协听完,心绪激动,话还没说出来,就一阵剧烈的咳嗽。
    看得王允担忧不已,连忙给刘协顺气:
    “陛下乃是天子,定然会飞龙在天,保重龙体要紧啊!”
    刘协缓缓止住咳嗽,随后迫不及待就要去写圣旨。
    考虑到董卓监视的严密,刘协也不敢耽搁,一狠心,直接把手指咬破,又找来一块明黄色的布帛,在上面开始书写了起来。
    最后,又将这布帛,缝制在了衣服的夹层里。
    目送王允缓缓离开,刘协半倚在床上,看着窗外的阳光,满心希望。
    ……
    怀县。
    距离曹操攻破白波谷,收服数万俘虏,已经过去了七八日。
    虽说曹操势力大增,但奈何手下原有兵力数量实在不多。
    收回的三倍俘虏,若不是因为曹操当机立断,斩杀了郭太和胡赤儿。
    又将大军打散重组,最后提拔胡才、杨奉、韩暹等人辅助夏侯渊他们管制大军,只怕就要出乱子了。
    毕竟,也不是没有发生过降卒依仗人多,降而复叛的事情。
    虽说众人都在练兵,增强军心。
    但无论曹操和戏志才能力多强,谋略多深,区区几日,也不可能将军队整合好的。
    何况,还有万余的白波贼,需要大量训练,才能真正完成从流寇到士卒的蜕变。
    而此时。
    曹操大帐中,气氛凝重。
    只见曹操高坐上首,戏志才、夏侯惇、曹洪等人纷纷坐于下首,众人纷纷静默不语。
    戏志才晃晃酒葫芦,刚想喝一口解愁。
    但看着上首固执的曹操,还是把葫芦挂回了腰间,叹气道:
    “主公之忧,吾之所思也。
    然如今军心未定,实在不宜主动出击!
    刘州牧既然只是希望我们牵制住牛辅,我们即便不出击,依旧于救天子有功啊!”
    况且。
    刘备去对付吕布,他们既能保留实力,又能继续安定大军,还可赚取名声。
    明明只是一举三得的事情,怎么素来聪明的主公就非得出兵讨伐牛辅?
    曹操拿着手中刘备传来的求援信,沉声开口:
    “若是只牵制牛辅,这头功就是刘备的了!
    如今我兵力远在刘备之上,若是只能配合刘备行军,所作所为岂不是皆给刘备做了嫁衣?
    况且,天子近在咫尺,我身为汉臣,岂有不忠汉皇之理?”
    夏侯渊想到近日与下面士卒相处时的情景,皱了皱眉头。
    随后,他看着一意孤行的曹操,开口劝道:
    “大兄,如今大军人心不齐,能调出去的军队最多不过两万,而牛辅手下尚有近十万大军。
    军师所言甚是,如今并不是与刘备争锋之时!”
    曹操闻言,拧着眉头不悦道:
    “刘备也不过万余人,即便只能调出两万,我也未必没有胜算!
    当日火烧白波谷之时,我不照样区区万人,弄回来了数万俘虏吗?
    若能救天子,我又有何惧之?”
    说完,曹操也不给戏志才等人开口的机会,直接拍板定论:
    “无需多言,我决心已定!
    待刘备兵至汜水关,我便趁机偷袭牛辅大军!”
    见曹操铁了心要出兵,戏志才无奈地摇头,喝了口闷酒。
    罢了!
    罢了!
    主公最近走的太顺,栽个跟头未必不是好事!
    而就在曹操、刘备都谋划着救天子的时候,身在酸枣的袁绍,则是全身心投入了与韩馥的斗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