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群雄的选择
作者:龙行风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最新章节     
    刘备这话出来,众人也不意外。
    说实在的。
    天子都被董卓挟持去了长安,再想救出来就难了。
    毕竟。
    雒阳还算四通八达,东边只有一个汜水关比较险要。
    但长安可不一样。
    若是从雒阳攻去长安,那从函谷关开始,一直到潼关,长达四百多里,足足十多个隘口,个个都是易守难攻之地。
    若是从汉中过去,光是险要的山地,绕路都不知道要绕多久。
    至于从太原过去?
    连刘备自己都说,并州现在都是外族。
    别说他们不可能带着大军深入并州,然后再绕道去长安。
    单说帮刘备扫清沿路外族,他们都不会干的!
    这不是白白给别人做嫁衣吗?
    至于从凉州过去,那岂不是更开玩笑了?
    因而刘备话落,孔融、孙坚、刘岱等人当即开口附和:
    “玄德兄保境安民之志,效忠天子之心,果真是我等表率啊!”
    “若来日刘州牧救援陛下,只要一声令下,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正是!玄德尽可放心前往并州,同为汉室后裔,岱也会在兖州,时刻查探天子情况!”
    ……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开口,看起来都是一副死忠汉室的样子。
    刘备客套两句,谢过众人支持,而后一口将杯中酒饮尽,这才将目光落到了兖州刺史刘岱身上:
    “兖州乃是大汉中心腹地,有公山兄镇守,备自然放心。
    只是听说兖州似有百万黄巾肆虐,还望公山兄注意自身安危,不可轻易涉险!汉室江山还等着公山兄扶持啊!
    若有备可以相助之处,公山兄尽可说来!”
    公山,就是刘岱的表字了。
    刘备这话,是张与特意提醒过的,主要就是想阻止刘岱亲自涉险。
    毕竟刘岱一死,曹操的势力就该扩大了。
    有刘岱挡着,徐州和青州也能安全些不是?
    再加上刘备今天这话,就算是曹操想明面上动刘岱,只怕也得考虑考虑了。
    何况,刘岱的亲弟弟,还是扬州刺史刘繇!
    听刘备此言,刘岱也开口笑着答应了:
    “同为汉室宗亲,汉室衰微,自该相互扶持。多谢玄德提醒,岱定会多加留心!”
    见刘岱如此说,张与也微微放心下来:
    希望刘岱真的不会被黄巾军刺杀吧!
    张与刚收回思绪,就看到对面的韩馥,似有些欲言又止。
    但他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忌惮的看了袁绍一眼,随后举杯跟孔融碰了碰。
    见状,张与看了看自己袖中的东西,淡淡一笑。
    刘岱和刘备互相恭维,曹操也适时插了进去:
    “两位都是英雄,操甚是佩服!
    可惜操位卑职小,没能救出天子,于心有憾!
    操就在雒阳守着,等待下次与众位联手了!”
    戏志才先前就给曹操规划好了称霸之路,所以曹操这段时间才会在雒阳附近四处占领城池。
    刘备就在雒阳救助百姓,岂能不知曹操四处收复城邑之事?
    何况还有张与在旁,两人早就知道曹操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只不过面上,刘备还是笑呵呵的夸赞了曹操忠心不二。
    刘岱等人也纷纷附和。
    几人正聊着,曹操突然将孙坚拉进了话题:
    “听说孙将军于颍川驻守多日,恰逢颍川无太守,若将军有意,操可为将军上表。
    将军如此骁勇,来日攻入长安,怎可缺了孙将军?!”
    其实。
    袁术早先就上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了。
    可袁术和孙坚两人现在几乎算是闹翻了,而且袁家现在也和之前的情况不一样了。
    何况,豫州刺史孔伷还坐在大帐里呢!
    孙坚除非杀了孔伷,不然怎么当豫州刺史?
    但曹操这么问,也不是真的为孙坚打算。
    毕竟颍川正是曹操下一个攻伐之地!
    而且天下皆知,颍川多才俊嘛!
    所以。
    孙坚会不会留在颍川,对曹操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而这个问题,刘备和张与也很感兴趣。
    毕竟如果孙坚留在颍川,曹操也能多个劲敌!
    原本刘备还想找机会试探一二,但没想到曹操居然先开口了,这倒是省事了。
    闻言,张与和刘备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个眼神。
    孙坚听此,握着酒杯的手一滞,随后抬眼看着曹操,径直开口:
    “坚出门已久,听闻家乡山越作乱,也想效仿刘州牧,平定边境,这就回去吴郡了。”
    其实。
    自从那日看到张与给的信件,孙坚便有了自立之心。
    毕竟袁术靠不住,还不如像德谋说的率军回扬州,徐徐图之!
    张与闻言,拧住了眉头,有些担忧:
    竟然要去扬州吗?
    但他转念一想,也不担心了。
    即便没有孙坚,南阳的袁术也不会看着曹操扩张。
    就算袁术打不过曹操,但是坚持个一年半载,应该是可以的。
    何况,刘表搞不好已经去了荆州。
    至于孙坚会不会坐大,张与觉得暂时不可能!
    毕竟,孙坚可不是孙策,想轻易在扬州站稳脚跟,可没那么容易。
    不提扬州刘繇态度如何,单说扬州世家都不会轻易买孙坚的账。
    至于孙策和周瑜,张与承认两人是风云人物!
    只不过,两人目前才十五岁,能帮上孙坚什么大忙?
    而其余诸如陶谦、孔伷之流,张与则认为完全不足为虑。
    想到这里,张与觉得天下局势尚在掌控之中,便给了刘备一个放心的眼神。
    刘备收到信号,知道张与已经得到想要的信息了,便继续跟众人交谈。
    一场宴会,勉强算是宾主尽欢。
    第二日。
    众人便接二连三的告辞了。
    而刘备因为要等荀彧,所以还需要在雒阳多待一段时间。
    接连送走了袁绍、刘岱、孙坚等人,就轮到韩馥和孔融。
    “文杰兄、文举兄,一路平安!
    两位鼎力相助之情,临阵讨贼之义,备感念于心,来日有何需要备之处,尽可随时遣人至并州!”刘备握着孔融和韩馥的手,感慨道。
    刘备如今的实力、势力,众人有目共睹。
    两人也不客套,直接应了下来。
    三人话别良久。
    临走前,张与从袖中掏出两个锦囊,分别递给了两人:
    “乱世将至,此物或可助两位一臂之力!”
    张与的计谋多厉害,孔融和韩馥早就见识过了!
    此时,两人心中一喜,纷纷将东西接了过来:
    “多谢张先生!”
    张与淡淡一笑:“预祝两位得偿所愿!”
    孔融和韩馥再次道谢,几人说了好半晌,直到日上正中,这才不依不舍的离开。
    送走了其余人,刘备也安心在雒阳等着荀彧过来。
    因为汜水关之战,关羽收了不少降兵。
    这短短时日也不足以收服降兵的军心,所以关羽带着陈到等人天天早出晚归,训练士卒。
    直到荀彧和张飞半月后带着百姓过来。
    安置好众人,刘备留下张飞和陈到守在大帐外,而后才带着张与、荀彧和关羽进了营帐密谈:
    “云长、文若!我有一大事要告知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