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本侯该怎么办
作者:龙行风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最新章节     
    其实。
    对于贾诩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张与也有些意外。
    但思及贾诩素来明哲保身,也不爱主动掺和这天下大事,张与也有个猜测:
    贾诩这老阴货这么说,该不是想慢慢淡出他们议事的人选吧?
    毕竟。
    主公的仁德之名传遍天下。
    而且,贾诩也不是没跟主公打过交道。
    对于主公的性格,这人应该有个大体的了解。
    那此时,他主动展露毒计,完全不符合这人明哲保身的性格。
    反而是多少有些急流勇退之意。
    要知道。
    先前刘协在众人面前,将诈死的计策全推给了贾诩。
    这可能让贾诩颇有危机感。
    再加上方才刘备对他也颇为客气,他自知刘备此时不会杀他。
    而为了避免自己在拿刀威逼他出计,所以他才提了三策,但又显露出了毒计。
    目的应该就是想韬光养晦了。
    思及此,张与也不勉强。
    他看着贾诩,淡淡开口道:
    “贾先生一路过来,如今可是累了?”
    贾诩闻言,立刻点头,还感慨道:
    “老了真是不中用了!今日这么多变故,老朽早就倦了。”
    这话,也就证实了张与的猜测是对的。
    只听张与面带笑意,开口吩咐张绣道:
    “既如此,佑维,你带贾先生去旁边休息。顺便给贾先生安排几名亲卫。”
    贾诩在历史上就是跟了张绣的,而且刚才张绣也出手帮了贾诩。
    所以。
    此时派张绣去靠近贾诩,再好不过了。
    贾诩闻言,当即笑着跟张与和刘备拱手道别。
    而张绣也一头雾水的跟着出去了。
    倒是刘备见贾诩突然来,又突然走,还有些不解:
    “子和,这?”
    难道贾诩不愿为自己出计?
    那方才又是为何?
    刘备想不明白,而陈到等人也是不解。
    见状,张与看了看旁边的荀彧,开口道:
    “文若,你怎么看贾诩方才的言行?”
    荀彧早就对贾诩有所耳闻,今日一见,更是多了几分的了解。
    闻言,他也直言道:
    “识略不凡,毒智兼有,权策均具,不可小觑。但,幸在其明哲保身。不然,天下皆危!”
    荀彧说完,还叹了口气。
    而刘备闻言,也只是道:
    “备自会将贾先生安排一合适的位置。”
    早在阳城里,张与就告诉过刘备,让他把贾诩养起来。
    而今日,见识过贾诩的计策。
    刘备也完全理解了,为什么张与对贾诩有如此高的评价,但是偏偏没提过让贾诩效忠之事。
    毕竟。
    贾诩的计策,他也用不出来。
    思及此,刘备也道:
    “众位可有其他的想法?”
    闻言,一旁的荀彧思索片刻后,开口提议道:
    “袁绍与袁术乃是主公心腹大患,不得不除。
    而如今,幽州刺史刘虞、荆州牧刘表、扬州刺史刘繇、益州牧刘焉均是汉室宗亲。
    且主公与冀州牧韩馥、北平太守公孙瓒也是交好。
    彧以为,贾先生第三策,或可一试。”
    这就是想将大汉江山,好好的整顿一下了。
    荀攸此时也道:
    “大汉积重难返,盖因先帝所留祸患,若是再拖下去,难保又是乱世。”
    而张飞想了想,也开口劝刘备:
    “大哥,俺觉得荀先生他们说得对。
    既然陛下要把江山传给大哥,那大哥总不能让江山破破烂烂的啊?
    再说了,不就是打仗吗?咱又不是打不过?”
    张飞说着,还拍了拍陈到的肩膀,问道:
    “叔至,你说俺说的对不对?”
    “主公,俺不懂什么朝政。
    但是主公要想当皇帝,就得让天下人服主公。
    刚才贾先生那意思,俺也听出来了,就是说主公当皇帝,很多人不服气。
    那咱就得打过去啊!趁现在兵强马壮的,把所有不服气的干服了,主公也好静下心治理江山不是?”
    陈到抓了抓脑袋,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子和,那依你之计?”刘备看着张与,开口问道。
    其实。
    张与先前还想着,要不就先隐瞒陛下传位之事,等先把袁绍和袁术收拾了再说。
    但是后面一想。
    郭汜和吕布那里就瞒不住。
    何况,正如荀攸所言,大汉早已经积重难返,百姓过得很是辛苦。
    若是再慢慢磨个几年。
    说不定,刘协看不到大汉太平的那天,反而要看到第二个张角起来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他们主动出击。
    正如荀彧和陈到所言。
    如今韩馥等人都是向着主公的,而且主公麾下,精兵猛将正是好时候。
    如果再耽搁几年,说不定就错过机会了。
    到时候,曹操、孙坚、袁术、袁绍肯定要慢慢坐大。
    这对主公也没有什么好处。
    思及此,张与也缓缓开口:
    “我与文若看法一样。”
    见众人都这么说了,刘备也点了头。
    议事告一段落。
    定下来后面的方针,众人做事也有了方向。
    因为要护送刘协,而且大军也要班师回太原。
    因此,刘备将荀攸、张济和赵云留下,配合关羽一起,率大军从陆路走。
    至于刘备则是带着张与、荀彧并五千精兵,一路保护刘协往太原而去。
    众人很快分开。
    只不过,临行前,张与写了一张纸条,匆匆交给了小卒,让他送往徐州。
    就在刘备大军顺风顺水往前走的时候,吕布也带着张辽回了大营。
    只见吕布坐于中军的大帐,开口吩咐道:
    “速传高顺和曹性来此议事!”
    要知道。
    自虎牢关一战后,吕布麾下,就只留下了张辽、高顺和曹性三人。
    而如今,事关重大,所以吕布将他们都召集了过来。
    高顺此时正在练兵,但闻令也快速到了中军大帐。
    待几人到齐,吕布直接道:
    “相国和陛下都死了,刘备将要继位成为下一任天子。
    你们说,本侯接下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