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要不要徐州
作者:龙行风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最新章节     
    曹操话落,在场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明公报父仇,不是应该继续打徐州吗?
    跟吕布和袁术有什么关系?
    但在场的多是谋士,一听曹操这话,自然知道其中有猫腻,纷纷闭口不言。
    倒是夏侯惇听此,当场就问出了众人的心声:
    “大兄,报仇与吕布和袁术何干?”
    夏侯惇是曹操的弟弟,于情于理,他开口都最合适。
    可曹操才被袁术刺激了一番。
    眼下,一听见袁术的名字,心头火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
    换了谁,大张旗鼓地报仇,结果发现自己被仇人耍了不说,还被仇人又捅了一刀,能不怒?
    曹操能这么快冷静下来。
    还没有直接失去理智,兵指袁术,又能分清轻重缓急,拿出作战方案。
    别的不说,就这份心性,就不知道甩了别人多少条街。
    但看着夏侯惇不解的目光,曹操还是强压怒意,将先前收到的情报告知了众人。
    言毕,众人反应不一。
    夏侯惇自然是极为暴怒。
    他当场一掌就拍翻了军案,随后气势汹汹的大步迈至营帐中央,对着上首的曹操重重抱拳,气冲冲道:
    “请大兄下令,我即刻率精兵去往陈郡,与妙才、文则合兵一处!不灭仲氏,誓不撤兵!”
    按照曹操早先的安排,去豫州攻打袁术的是徐荣。
    徐荣有勇有谋,又擅长领兵,确实是不二人选。
    他去了汝南之后,也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
    一年时间。
    徐荣先后占了陈郡、梁郡。
    还设计夺下了汝南部分城邑,打得袁术不得不死守城邑。
    甚至于。
    连曹操出兵徐州时,路过的沛郡北侧,也是徐荣打下来的。
    不过,也正是由于曹操急于报仇,将徐荣留在了沛郡。
    这才被袁术找到机会,刺杀了陈郡太守。
    同时声东击西,假借攻击沛郡,出兵占了陈郡。
    由于陈郡、梁郡两地都是紧挨着兖州的。
    因而,为保兖州无碍,曹操回援时,将夏侯渊、于禁和徐荣,分别留在了陈郡和兖州边境,梁郡,以及沛郡,以防不测。
    连曹洪都留在了兖州镇守。
    而陈郡、梁郡紧挨汝南郡,所以夏侯惇才说要跟夏侯渊、于禁合兵一处。
    夏侯惇话落,曹操满眼欣慰。
    这种时候,自家兄弟的鼎力支持,无疑是对曹操极大的安慰。
    但曹操也知道,如今西有吕布,南有袁术,北面还有个刘备。
    这种情况下,着实不能冲动行事。
    因此,曹操也只是叹了口气,对着夏侯惇挥挥手,示意他坐回去:
    “元让莫急,吕布这边还有你出力的地方!”
    要知道。
    曹操此来酸枣,身边的将领只有夏侯惇,乐进还有徐晃。
    而且乐进还受了伤,在营中休养。
    所以,他身侧的战力,就只有徐晃和夏侯惇了。
    就在曹操跟夏侯惇交谈的时候,戏志才等人也消化完了曹操的话。
    只见戏志才眉头紧锁,将腰间的酒壶摘下,轻轻放到军案上。
    随后抬头望向上首的曹操,面容凝重,沉声出言:
    “明公,这无是谣言,来得太凑巧了。
    即便张闿真在袁术手中,也难保有人想借刀杀人。”
    曹操听到这话,脑子瞬间清明了。
    借刀杀人,他可亲身体会了不止一次。
    而且把他当刀使的,还都是同一个人。
    因此,戏志才这话一落,曹操几乎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一个名字:
    “张子和?”
    也不怪曹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与。
    毕竟。
    雒阳城外,张与设计他去对付郭汜;
    救天子时,张与设计他、孙坚和袁术大战。
    可偏偏每次都是阳谋,逼得曹操不得不这么做。
    如今也是一样,戏志才一点,曹操就想明白了其中关窍。
    故意透露张闿的消息,用孝道逼着他去打袁术。
    这阳谋,依旧是张与惯用的计策啊!
    听曹操提及张与,满宠也接话道:
    “素闻刘备手下有一暗线,颇为厉害。
    据说刘备平并州,救天子,都有暗线出力。
    如今谣言四起,倒真有可能是刘备在背后搞鬼。
    至于张子和,这吕布,不就是被张子和赶到雒阳的吗?
    想来,刘备和张与,搞不好早有预谋!”
    许是满宠常年浸染牢狱。
    相比于常人,满宠眉眼间明显可见狠厉之色,令人望而生畏。
    而满宠话落,曹操当即脸就拉了下来。
    只见他满目复杂,半是自嘲,半是羡慕道:
    “张子和……关云长……刘备倒真是好福气!”
    文有张子和,出谋划策。
    武有关云长,镇守一方。
    明明都是他最欣赏的人,却偏偏一个两个地,都成为他为父报仇之路上的挡路石。
    “道不同啊……”曹操低声感慨。
    恰好。
    陈宫这时候,理清楚了前因后果。
    只见他不慌不忙,慢悠悠地开口提议道:
    “明公如今处境堪忧,须得尽早考虑清楚自己的立场才是!”
    陈宫虽然智迟,但他一旦捋清楚思路,说话就很一针见血了:
    “如今乃大争之世,势力最强者应为刘备。
    不仅继法统、血脉于一身,而且手握凉、并、幽、徐、冀与关中之地,已有虎窥中原之势。
    其次乃是齐汉的刘繇,占据扬州,有袁本初、孙文台、公孙度相助,亦成气候。
    再次乃是明公、益州的刘焉、荆州的刘表以及豫州的袁术。”
    陈宫细数当今局势,娓娓道来:
    “刘焉、刘繇、袁术,此三人僭越称帝,各有立场。
    而刘表乃汉室宗亲,虽自守之贼,然无患后路。
    当今天下,唯明公据一州之地,却不知所图,实大患矣!”
    陈宫这话,就精准地点出了曹操如今的问题所在。
    其实。
    早在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戏志才就为曹操规划了争霸之路。
    只不过,袁术、刘繇等人先后称帝称王,将天下搅得乱糟糟的。
    而他的父亲曹嵩,又被人杀害。
    原本。
    兼具正统与法统的刘备,本该是曹操的辅佐对象。
    可偏偏是刘备,出面阻止了曹操报仇。
    这就让曹操很难受了。
    曹操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他一直犹豫,也是不想背上个叛汉的名声。
    陈宫话落,就自顾自地喝起了茶。
    戏志才跟随曹操日久,自然比陈宫要多了解一些。
    只见他一手撑在军案上,晃着酒壶,半是认真,半是玩笑道:
    “其实就看明公要不要徐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