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瀚海行军
作者:寒梅惊雪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     
    国歌一遍,又一遍,在军营之中传唱,直唱响九遍之后才停了下来。

    朱棣接过圣旨,仔细看了看,果是朱允炆的笔迹,然后面向全军,将圣旨高举起来,厉声喊道:

    已经不再需要自己去动员什么,更不需要自己去坚定什么。

    朱允炆的圣旨,比自己说多少话都有用。

    谭渊、段云等开始组织军士出征,朱棣、徐辉祖、铁铉等人将顾三审、岳四海等人迎至大帐内。

    当顾三审讲述起两次宫廷之乱时,朱棣、徐辉祖等人也不禁冷汗直冒,铁铉、杨溥、宣青书等更是后怕不已。

    徐辉祖万万没想到,金陵动乱的背后,竟是一个毫不起眼,看起来没有半点威胁的朱允熥。

    朱棣无语了。

    原以为朱允炆装死是为了试探自己的忠诚,可不成想,金陵竟还隐藏着一个小老虎。

    朱允熥啊,这个蓝玉曾一度支持的东宫之人,自己从来都没什么好感。

    只是万万没想到,想要坑害朱允炆的竟是他的弟弟!

    这个家伙,隐藏得够深啊。

    这也就是没落自己手里,落自己手里一样让他暴毙,这种阴损性子的家伙留不得。

    铁铉平复好心情:

    宣青书不这样认为:

    朱棣心头一颤。

    确实,自朱允炆登基以来,周王,齐王,代王,都因谋逆死在了朱允炆手中,这不正是皇室内斗,同室操戈?

    到了这最后,朱允炆又杀了自己的弟弟朱允熥!

    不得不说,朱坐照他凭借着自己的手段,让皇室内斗不停,血不曾干!

    当年道衍劝说自己造反的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是真心辅佐自己登上宝座,还是想看皇室内斗?

    若当初真的造了反,恐怕也逃不出叔侄相互斗杀的结局。

    平安开口。

    朱棣压下心头的疑惑,将诸事放在脑后,肃然道:

    军帐被拆除,营寨被拆除,二十万大军,蜿蜒出十余里之长,前面的军队已经开始进入不毛沙漠,后面的军队还没起步。

    两旁有骑兵缓行,偶尔有传令骑兵疾驰而过。

    一匹匹骆驼跟着队伍前行,驮载着最多的东西便是水囊。因此番动员民力甚多,加上后勤局数十里一个据点,单军士所携带的口粮只定为两日,但身上背着的水囊,却是四日用量。

    在进入瀚海之后,没有找到新的水源之前,军士必须节省水源,以最大程度保障行军安全。

    瀚海不是海,而是沙漠,如瀚海的沙漠,这是大明一次次北伐最大的障碍。

    洪武时期,军士将北征称之为征沙漠,而不是称之为征元廷,原因就在于征沙漠之难远难于征元廷。

    大明军士不怕与元廷,不怕与鞑靼与瓦剌正面决战,哪怕是战死了,也是技不如人,死也认了,可死在沙漠里,是真的生不如死。

    明军不是没征服过沙漠,蓝玉征服过

    ,但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朱棣也征服过,不过是八百里的西疆省瀚海。

    眼下的瀚海,已经不是八百里,而是一千六百里,若是迷了路,走偏了,很可能是两千里!

    沙漠行军两千里,是极恐怖的一件事。

    因为漫漫黄沙之中,后勤很难充分保障,哪怕是朝廷动员百万二百万民力,也不敢说能保证二十万军队的后勤不出问题。

    要知道,民夫也是需要消耗水源,消耗粮食的。

    这一次远征,最大的好处是时间。

    秋日,还是深秋。

    这对于明军来说,是极好的时间。

    至少白日的沙漠不会像哈密之外的沙漠一样能将人烤熟了,尤其是夜晚,秋风吹来时,卷着黄沙,带着清爽。

    大军行进的速度最初还算快,一日行军六十里,但在深入瀚海五百里之后,行军的速度便慢了下来,一日只能行进四十余里。

    这是没办法的事,军队主力是步兵,后勤铺不了那么快,能保证大军日行军三四十里已经算是后勤局的极限了。

    平息躺在沙漠之上,看着星空,感叹不已:

    戴邦挖着坑,看了一眼平息:

    纪鸿在挖好的坑里放了盆子,用三层干净的布覆在盆子之上,然后看向平息:

    平息慵懒地伸展了下身体,看向戴邦:

    戴邦应声,前去请朱棣等人。

    沙漠里不是不能弄到水,冷凝法便可以收集到一些水,只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

    现如今秋日,正是时候。

    朱棣忧愁水源补充太慢,虽然有马奶、骆驼奶作补充,可这一次是二十万大军深入近两千里瀚海,喝奶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毕竟大量的战马、骆驼,这也不能长期不喝水。

    而民力运输水源的方式,依旧是人背肩抗,一个民夫运五十斤水来,到地方还剩不了一半,不够三个骑兵用的。

    朱棣来了,看着一个个坑里放了盆,放了布,不明所以地看着平息等人。直至第二日清晨,湿润的布取了下来,盆子里出现了水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