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冬麦 一
作者:千叶玉玲珑   穿越农家,打打天下!种种田!最新章节     
    这还不是最绝的,楚家在后山的山洞里种出了蘑菇,才是最绝的,
    就是那豪绅富商家都眼馋,金石山那些没人要的山洞瞬间成了香饽饽。
    可惜,不仅如今的山谁也买不了,就是那蘑菇的种子就没人会弄,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发大财。
    如今的楚家那可是谁都不敢惹的,就是金石村如今说出去,也有人给几分面子。
    三族老看天色差不多了对何氏说:“你回去做饭吧,煮的绿豆汤带来。”
    何氏抬起头擦了擦汗,曾经白皙美艳的女子,如今晒成了小麦色:“爹,天还早,我一会再回去也不晚。”
    “不差这一会,你回去烧些热水晾着,听说学堂里不让喝冷水”三族老嘱咐道:“我们这些跟着郡主沾光读几年书,就不要给人家添麻烦,能自己准备的就自准备,烧两个竹筒的水给他们带上。”
    金石村的学堂和凤凰山的学堂如出一辙,不同的是他们的纸笔不是免费的,学堂是卖纸笔的比市面上便宜一半。
    日子过的去的都将家里的孩子送去了学堂,不管是识字算账还是能学一门手艺都 可以。
    甚至有些疼孩子的将家里的女孩子也送了进去,就是为了学里面手艺,衣服裁剪、毛衣编制、刺绣这些珍贵的手艺。
    何氏点点头:“那行,爹你也悠着点,不行就歇歇。”
    三族老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
    何氏没了丈夫,村里闲言碎语本来就多,如今又种了冬麦,更是惹来了一群人眼红,她前脚走过去,后脚就传来一阵议论纷纷。
    何氏不在乎,楚家当年都被逼出去了村外,人家不也起来了,等过几年她儿子长大,就算公爹不在了,她也不用怕了。
    何况现在村中换了村长,风气比原先好太多,至少没人敢卖寡妇孤女,不过闲言碎语她才不怕呢。
    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有楚家这尊大佛镇在这,别人不敢欺负金石村的人,金石村的人也不敢给楚家抹黑。
    比起金石村区区几家种冬麦地,两周的屯户那才是真的高兴,大片大片的麦子连成一片,虽然地不是他们的,但粮食是,只要上交两分就够了。
    日头虽然毒辣,田里依旧是一群群干活的男女老幼。
    有了这批粮食他们就算真正的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了。
    “李大哥这天都热了,那毛衣工坊还有活吗?”
    被称作李大哥的人手里的活没停,抽空答道:“更忙了,你嫂子活都是带回家干的,我怕耽误工期,就没让她们娘们来。”
    李大哥的媳妇和女儿手巧几个月前都被选进了天罗坊,不知道羡慕多少流民。
    “你家这日子没话说,要不是这两州的土地不准买卖,你家如今都能置办几亩好地了”那人摇摇头叹息。
    李大哥却想的开,天下好事哪里能全占了:“如今就挺好,大家都这么过也一样了。”
    “可这地不是自己的心里空空的,总感觉不踏实”那人也是干活利落的,一镰刀下去一大片:“总得攒点家业给后世子孙吧。”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李大哥用手抹了一把汗,弯腰继续割麦子:“等有钱了,可以去别的地方买地置办家业。”
    “唉!”那人先泄了气:“如今这天下乱成什么样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两州的主人虽然霸道了点,手段也是厉害,
    山匪路霸都杀了个干净,去年乱成那样,如今跟太平盛世似的,
    出了这地界就不好说了,我爷说过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去外头置办产业,我还不如烧香拜佛求求两州之主那天改变主意。”
    “老六啊,你发了这么多牢骚还以为你有多大的心气呢”邻家割麦的那他的话插了句嘴:“合着还得赖在这儿呗。”
    “牢骚归牢骚,我又不傻”割麦枯燥繁重,邻里邻居割到地边相互聊天磨牙:“我拖家带口的,像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嘿,你埋汰谁呢”邻居汉子也是逃荒来的,本就是孤儿:“我告诉你等收了麦子,兄弟我就张罗娶一房媳妇,别人咱看不眼,就挑天罗坊的女工。”
    老六媳妇听了也搭上腔了:“我说胡子啊,不是嫂子瞧扁了你,人家工坊女工能看上你,那挣的比你都多,不然李大哥收麦子忙成这样也没舍得媳妇、女儿放下活计,是不是李大哥。”
    李大哥憨厚的笑了,工坊是出了名的挣钱,尤其手速快的:“我么爷几个能忙的过来,不过是吃几天累,越累越高兴啊。”
    不行就请人帮忙,她媳妇一个人一天的工钱就够请两个麦客了,这话就不能往外说了,省的遭人眼红。
    老六媳妇撇嘴笑笑:“还藏着掖着的,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咱们屯里那几个会织毛衣的都没来收麦子,也就送饭的时候露露脸。”
    “嫂子瞧你眼红的”胡子咧嘴一笑调侃道:“有本事你去天罗坊上工啊,这会不也不用下地干活了。”
    “你个兔崽子,专戳我心窝子是吧”老六媳妇抓起土疙瘩就扔了,被胡子轻而易举就躲过了。
    老六见胡子嬉皮笑脸,这年轻就是好:“胡子听说郡主的大海船要回来了,
    郡主又开始招人了,说是当水师跑海贸,一年一百两呢,
    哥要年轻几岁,趁着没有拖累,怎么着也得去试试。”
    “一百两是不是真的”胡子惊讶的瞪的双眼:“六哥你这消息哪里来的,准不准啊?”
    “我也是昨天进城,在茶摊上听几个过路的行商说的”老六也不藏私:“我多问两句,就在墨州地界招,要回水的。”
    胡子拍着胸脯棒棒响:“我会水啊,老家建州溧阳湖的,下湖摸鱼捉虾可是看家的本事。
    六哥这要是真的,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的大恩。”
    老六媳妇看着自己的大儿子也十三了,这村里男娃就没有几个不会水的:“有没有说要多大的,要不让大朗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