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故人2
作者:藕池猫咪   大景巡夜人最新章节     
    街边小茶摊,没有什么好茶。
    只因店家是南人,手作桂花蒸糕远近闻名。
    沈晏曾在幼时听爷爷念叨过。
    也不知是惦记这口糕饼,还是惦记着盛京。
    那时沈家已受巫蛊案牵连,离京时很狼狈,处境并不好。
    哪像显赫时,想吃什么吃什么。
    沈晏的娘亲听公公说,就自己下厨试着做过几次。
    但沈家老太爷都觉得不是那味。
    每每吃一块,便放下。
    剩下的点心就归了家里的小孩。
    那时沈晏年纪小,坐在阿爷的膝头吃蒸糕。
    一半粘米粉一半糯米粉,蒸出的糕饼微微发黄,点缀上桂花。
    对孩子来说,吸引力并不那么大,心里有些嫌弃糕饼不甜,吃着点心还得背书。
    可是后来想吃也吃不到了。
    与叔叔沈之行回到盛京后,沈晏也曾寻过阿爷所说的这个茶摊。
    但盛京大疫时,店家病死在那场瘟疫中。
    阿爷一直惦记着的旧时滋味,他终究是无缘一尝。
    ……
    街边小茶摊,店家兀自忙碌。
    他刚往热气腾腾的热锅上,架了一屉新制的糕饼。
    沈晏和赵鲤,嗅着这糕饼香气并肩站着。
    方桌边的魏山愉快收了银子,与青衣男人商议道:“不知这千字文抄写好了,如何送给您呢?”
    赵鲤听那背对着的青衣男人轻笑一声:“送到平康坊的沈家。”
    心中猜测应证,赵鲤不由又仰头去看沈晏。
    却见他深吸了一口气。
    再睁开眼时,方才失态尽数收敛。
    “无事。”
    他垂头看赵鲤,微笑安抚道。
    此处并不算安全,不可因此乱了心神,害得两人陷入险境。
    赵鲤绝没想到,沈晏还与魏山有如此渊源。
    拉了他的手,想要绕到前方,让他再瞧一瞧故人的脸。
    不意脚步迈出,眼前场景忽而模糊晃动。
    赵鲤知道,他们将要离开这段记忆。
    街上偶遇一对有趣的父子,赚了五两银子,得了陌生人的支持和信任。
    这件事情叫魏山感动,但并不足以成为他在幻境中牵绊的执念。
    赵鲤心中着急,拽着沈晏往前。
    只可惜,跑了两步眼前的画面一变。
    他们已经站到了一处狭窄的胡同,瞧着应当是又回了盛茂坊。
    赵鲤心中惋惜万分。
    只差一点点,沈大人就能看见逝去的家人。
    沈晏看见她的模样,心中一热。
    他道:“无妨,还能得见一面已是天大的幸事。”
    想到些什么,他忽而轻笑摇头:“原来家中启蒙那册千字文,竟出自魏先生之手。”
    见赵鲤还是用一种小心翼翼的担心眼神看着他,沈晏不由攥紧她的手指。
    强忍住将人按进怀中的孟浪行径,沈晏移开视线,观察起眼前的场景。
    盛茂坊还是那样,天色将晚,四周黑黢黢。
    只在几步之外,一扇窗中亮起昏黄灯火。
    窗上窗户纸边角破了个洞,正好可见魏山埋首在画着什么。
    他并不像别的举人,中举后搬间大宅。
    还是住在盛茂坊。
    他拿着戒尺和炭笔,脸上满是兴奋,似乎修筑书院的事情有了进展,他正规划建筑。
    “此处可建书楼,藏书万卷,可随意翻阅。”
    “此处,腾出一间小厨房,给孩子们补贴一顿午饭,吃好的才能好好念书。”
    他写写画画,嘴里念叨着。
    仔细看来,这时的魏山瞧着又苍老了许多。
    额角双鬓都见了白发丝。
    虽说沈晏本人看着释怀,但赵鲤终究不放心。
    见此时没什么变故,小声问道:“沈大人,那位先生是……”
    “是我阿爷。”沈晏答道,“那个孩子是我爹爹。”
    “那家茶摊的糕饼我阿爷常惦记着。”
    想到些什么,沈晏侧头一笑:“我娘亲也做过。”
    赵鲤第一次看见他这样柔软的样子,心里莫名酸涩难过。
    “待这桩事情了结,我也给你做糕饼。”
    赵鲤认真的许诺道。
    全然忘了,自己还欠人家一碗止咳的梨汤。
    两人立在窗外悄声说着话,屋中一暗。
    却是魏山抱着画的图纸睡下。
    接下来的时间里,赵鲤和沈晏目睹了魏山对于修建义塾的努力。
    他科举失败,功名止步于举人,也没有再继续考的打算。
    全部心思都放到了修建义塾上。
    家中妻子虽抱怨家中清贫,但也体谅他。
    最终,在孙女魏琳出生的时候,魏山义塾建成了。
    不是魏山规划中那样气派,有万卷藏书。
    理想归理想,钱包归钱包。
    最终魏山也只在坊中修筑了三间砖瓦的书院。
    至于藏书万卷的书楼,更是没影。
    大景书贵,拥有大量的藏书是簪缨世家的专属。
    书院里的教材,都是魏山寻匠人刻了板,用便宜马粪纸印的。
    哪有条件修筑一间藏书万卷的书楼。
    但对魏山来说,已是极为满足。
    那夜他罕见的舍得切了一整个咸鸭蛋。
    老妻腌咸蛋时放了太多盐。
    夹了一瓣放进嘴里,咸得魏山一闭眼。
    此时距离桥头立誓,已经过了整三十载。
    魏山的娘亲痨病过世。
    当年送他上书院的何叔,死在一次码头抢地盘的冲突。
    为他絮棉衣的许姨,更是早早的因脏病去世。
    便是桥头卖炸果子的,也不再是当年的胖老板。
    魏山嚼着咸蛋,眼泪扑簌簌的掉。
    魏山抹泪的画面,渐渐褪色。
    赵鲤和沈晏已经熟悉幻境中,这种无常混乱的时间。
    扇着翅膀的紫色蝴蝶再次出现,两人循着紫色蝴蝶的飞行轨迹追去。
    却见雪花纷飞,江南刮骨的寒风呼啸。
    头发已经斑白的魏山,手上拎着一个半大小子。
    被揪着耳朵的小孩,腰后挂着粗糙编制的小竹篓。
    满脸满手都是泥污,还在挣扎叫骂:“放开我,你这老东西!”
    这盛茂坊的孩子,打小学了满嘴脏话,嘴里不干不净。看书溂
    只是他绝不敢动手动脚。
    上一个敢对先生吐唾沫的皮猴子,被他亲爹用麻绳捆在桥头抽了一天。
    背上肿起两指高。
    魏山拽着这小子,将他扔回了书院。
    自己则拿着戒尺,守在门前。
    迟到的,想逃学的,统统挨一顿手板。
    赵鲤见着,他花白胡须下愉快扬起的唇角。
    再一眨眼,赵鲤和沈晏站在了人群中。
    听得周围道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