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神明人间办事处:刺桐城-泉州(六)
作者:红豆七分糖   签到全球:我成了旅游大亨最新章节     
    开元寺外,西街。
    这不到一公里长的街道上,有开元寺、东西塔、名人宅第,以及鳞次栉比的红砖古厝和近代番仔楼。
    也正是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老建筑串联在街道两旁,构成了一部鲜活的泉州史。
    “西楼是用来吃的,虽然也有不少坑游客的店。”顾南溪说到后面有些不好意思,然后继续道:“但是两侧的巷子里很有意思,有一些文创店、咖啡厅、书店和名人故居,很值得逛的!”
    “就跟鼓浪屿一样是吧?”陈灏又想起了鼓浪屿,说实话他还是蛮喜欢在岛上的那几天,尤其是晚上游客“退潮”后。
    两人在西街上并没有走多久,很快转进旁边的巷子里。
    相比西街的人潮,巷子里的游客顿时稀少许多,但往来穿梭着的行人依旧不在少数。
    陈灏的注意力一直在巷子两侧的老房子上,走路也比较缓慢,毕竟主打的就是一个放松式旅游。
    反倒是顾南溪的目光一直盯着迎面走来的一对情侣,对方手上拿着的糕点小吃让她的情绪变得活跃起来。
    “这股味道好香啊。”陈灏也注意到了,主要是擦肩而过的时候,那股香味弥漫开来。
    他还走着回头看了对方一眼,随口道:“刚刚那对情侣吃得糕点挺香的,不知道口味怎么样。”
    “你想吃吗?”
    “有点想。”
    陈灏说完,这才注意到身旁之人的情绪。
    他迟钝了下,也慢慢想明白了。
    “不会就开在前面吧?”
    “对鸭!”
    顾南溪眼睛很亮,走路的步伐也下意识加快许多。
    “我跟你讲哦,前面这家店的满煎糕超正宗的!上过好几家电视台,本地人都爱来这里买,泉州这家是必打卡的小店!”
    “满煎糕?”
    带着好奇心和期待,陈灏和顾南溪没一会儿来到一家“小”店前。
    为什么说是小店呢?
    因为店面真的很小,若不是有顾南溪的提醒,陈灏恐怕都会走过去。
    “康庄满煎糕?”(图)
    排着队,陈灏看着招牌念了一声。
    视线掠过队伍往前看去,这家满煎糕不光招牌小门店小,连里面的空间也小。
    像是把客厅拿出来当小吃的餐厅用,天花板吊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风格的老式吊灯,屋子里挺多摆件也很具有年代感。
    有个老爷爷弓着腰在屋子忙碌制作着满煎糕,店门口则是个短发,穿着宽松衣服的老奶奶在售卖和收款。
    看着这个藏在巷子里的“家庭作坊”,陈灏不由问道:“这家的糕点很好吃吗?”
    “当然!”顾南溪毫无犹豫道。
    “这家的满煎糕有两种口味,你看想吃哪种。”
    陈灏目光落在店门口台子的纸质价格表上。
    上面写着两种口味的配料及价格。
    升级版配料:红糖+芝麻粉+冬瓜糖+花生碎,半片12元,一片24元。
    普通版配料:红糖+芝麻粉,半片10元,一片20元。
    “哪种更好吃?”陈灏选择犹豫症犯了,干脆还是把决定权交给顾南溪。
    顾南溪想了想,认真道:“那就……原味的吧,升级版的馅料稍微多了点,其实原味更经典点。”
    “那行。”
    陈灏又想到一个问题:“半片一片的份量是多少,咱俩是买半片还是一片?”
    “半片吧就行了,满煎糕份量其实很大的,半片就够两个人吃了,而且我们待会还要去吃别的东西。”顾南溪说着还嘀咕起来。
    陈灏听不大清楚顾南溪嘀咕着什么,但内容好像都是跟吃有关的?
    约莫排了七八分钟的队伍,终于轮到他们。
    “阿嬷,要半片原味的满煎糕!”
    扫码付好钱后,顾南溪又补充道:“付好啦,可以用两个塑料袋分开装吗?”
    “当然可以。”老奶奶笑起来的样子很慈祥,年纪虽然大了,可手上的动作仍然麻利得很。
    “谢谢阿嬷!”
    顾南溪接着两个装着满煎糕的塑料袋,和陈灏走到小店的一旁,然后把装有两块的递给陈灏,自己则拿着一块的那份。
    “满煎糕一定要趁热吃,凉了味道大打折扣的!”
    刚说完,双手握着满煎糕的顾南溪惊呼了声:“呀,好烫!”
    陈灏摇摇头,注意力也放在手上的满煎糕上。
    满煎糕一炉只能做一片,一片实际上就是个半圆形,可以切成六块,每一块形状是扇形的。
    摸起来的手感软软糯糯的,很q弹。
    “看起来有点像松饼、铜锣烧?”(图)
    陈灏先是咬了一口,夹杂着中间馅料的满煎糕入口,有一点点小惊艳。
    像是加了馅料的红糖发糕,但口感比发糕要丰富点,发的也没有发糕那么蓬松,松软又有韧劲。
    但中间的红糖内馅属于比较柔和的味道,没有想象的那么猛烈,简答来讲就是传统的红糖味。
    “怎么样?”顾南溪笑着问道。
    陈灏还在专心吃着,用右手竖了个大拇指回应顾南溪。
    在要走出这个巷子的时候,两人又拐进了一个“巷子”里。
    顾南溪说道:“小西埕,是泉州西街近些年新建的小型文创园,也是着名网红打卡点,里面有堵墙很出名,刚好路过我们就顺利逛下吧。”
    “有堵墙很出名?”陈灏疑惑。
    但这个小型文创园真的很小,全场可能一百米都不到,那堵墙所在的位置是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
    上面写着一句话:
    “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图)
    看得后面落笔人的姓名后,陈灏怔住了。
    “白石松写的?”
    这位白老师外号鸡汤大佬,他曾经参加一个节目,有个大学生向他提问:“如何看待年轻人一边刷爱国热血视频,一边对前途感到无能为力?”
    然后这位鸡汤大佬来了句引起不少年轻人反感的回答。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
    这几句话刚说完,某小破站刷出来的弹幕非常统一。
    “不然勒?”
    连王溯这厮都忍不住站出来骂他。
    抛开品德不谈,这位文化底蕴还是有的。
    “虽然我不喜欢他,但我赞同他这句话。”
    陈灏皱着眉,略有些嫌弃的表示道。
    ps:昨天数据全线飘绿,大夏天心里拔凉拔凉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