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争
作者:黑千羽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郭嘉死后,曹操按公侯之礼给郭嘉下葬。
    一切丧事办完,曹操都没能从伤感中恢复过来,只是校事府不能一日无主,尤其是这样的秘密部队,负责人更是要慎之又慎,这个人必须忠心自己。
    原本的历史上,最后是由曹丕接任了校事府的各项事务,可曹操在看过郭嘉递过来的那些文书之后,就彻底的熄灭了这样的心思。
    可又要让谁来主理?
    郭嘉死前只是让曹操自己决定,并没有提出任何的人选,说明郭嘉的心中也没有更好的人选。最后,只能是将校事府掌握在自己手里。
    消息传到了陇西,夏侯信带着徐庶曹叡等人在院子内祭拜了一番。
    “子义,民夫营那边传来了消息,换了一个监工头子,这几天里面,还在不断的死人。”
    “元直,我也想不到,奉孝先生居然会这么做。”祭拜完郭嘉,夏侯信和徐庶两人又聊了聊民夫营那边的事情。
    “奉孝先生做了,总比到时候你去做这件事情要好,眼下魏公年纪越发的大了,这疑心病也越来越重了,之前刘备攻打荆州北部,背后未尝没有某些人的操纵。眼下叡儿已经在他们面前了,你可想过下一步如何?”徐庶对于接下来的事情有些担忧。
    “扎根陇西三到五年,等叡儿在陇西的名声稳定之后,我们再回去。”
    “那民夫营那边,下一步该如何?”
    “继续拨给他们一些粮草,比之前多拨付一些,让那边的人盯着点,别让他们从中将这些粮食给私吞了,还有,眼下那边的人死的多了,吃粮食的人少了,给的粮食多了,那边的人应该能够吃饱了。”
    “子义,你这,唉。”徐庶不知道该怎么说夏侯信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只有不断的将他们家中的人口弄出来,削弱他们的实力,到时候我们才能够掌握天水,然后通过分田地,将这些屯民紧紧的掌握在手里,让这些民夫成为叡儿最大的一支力量。所以,除了给予田地以外,还要安排人去所有屯区不断的对这些民夫讲,让这些人好好的改造。”
    “另外,以天水作为基点,吸引汉中和关中的百姓到陇西来耕种,对耕种满一年,且纳税多的人,就给他们分土地,如果家里的人当兵的,减免一成的田赋。若是第二年耕种的结果理想,那么在第三年全面铺开,整个陇西三郡都推广这项政策。我前前后后算了算,最少需要五年之功,不知道元直可有计策助我?”夏侯信算着时间,曹操已经年纪大了,留给他的时间更是不多了。
    “此事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不如就将铺开这事提前,这件事情也要借用叡儿的名义去做,尤其是均田的时候,更是要叡儿出行。到时候人多,场面混乱,叡儿的安全可想过怎么保证么?”徐庶最关心的还是曹叡的安全。
    “我会先调拨三百亲卫,等到后年,挑选那些分得了田地的少年两家子,由顺叔挑选训练,成为叡儿的亲卫,成为亲卫的家人,在陇西三郡要受到照顾,这些人家的田地也要聚集在一起,这样一来方便管理。”夏侯信将自己的护卫计划说了出来。
    “什么护卫,监视控制就监视控制吧,说得这么好听。”
    “没办法,谁让这条路,本身就不干净呢。但是无论怎么样,都得要给他一层漂亮的外衣,这不就是那些人拿礼仪这些遮羞布的目的么。”
    “希望这些人,死得都值得。”
    “这些人死得都是值得的,一定值得的,虽然这些繁华都是建立在无数的尸骸之上。”
    漫天的大雪,彻底席卷了北方的大地,所有的人都只窝在了自己的家中,也就是大户人家的家中还有一些绿色的蔬菜能够吃,其他的人能吃上腌菜就差不多了。
    夏侯信和徐庶两人还在不断的计算着各类的物资,还有率先通渠部分能够多出来的土地,还有各类的工具,种子。
    还要安排人员去汉中和关中等地方去宣传吸引更多的人进入陇西三郡,充实人口,给予土地,让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不断的聚拢在自己的麾下。
    “去汉中的人已经准备好了,都是师弟们。”
    “不,不能将他们全部都派出去,留下一部分,等开春之后,让他们反复的去做思想工作,去对他们宣传,因为叡儿的仁慈,所以他们才能活下来,因为叡儿的仁慈,所以凭借他们的努力才能够得到土地,同样的,让他们要感恩,感恩叡儿的赐予,要对叡儿奉上自己的忠诚,全力守护叡儿给予他们的一切,让他们举起武器,保卫家园。”
    “总的目的就是这些,剩下怎么对这些人说,你们自己去考虑,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少用之乎者也这些他们听不懂的,就用大白话,他们理解起来不费力气,”
    “让他们记住,是谁,给他们饭吃,是谁,给他们土地。他们要拥护的人是谁。”
    “包括从汉中,从关中吸引过来的那些人,也一样要他们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要付出什么。
    “这些政策政令能不能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下去,他们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他们就是整个政策和计划的执行者,若是他们做好了,那这些百姓就会跟着我们走,若是做不好,失了民望,那就提头来见吧。”
    “人员的选择上面,多选那些贫苦,甚至百姓出身的人去,告诉他们,不要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忘记了自己的出身,不要以为手中有了权力,就可以如同那些官吏一样,可以鱼肉他们。”
    “叡儿和姜维两人年纪还小,就不要派到汉中去了,多以巡视屯田区域的执行情况,他们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让这些过来屯田的人,感觉到我们这里,比别的地方要好。只要他们努力耕种,甚至从军作战,就会有希望,有奔头。”
    “虽然没有爵位,但是官府可以负责,赏赐耕牛,赏赐工具,还有帮忙建造房屋。”
    ........
    徐庶在边上听着,越听越是不对劲,只因为当着诸多学生的面,他不好当面提出反对,等到各自的任务分配完毕,诸人全部都散去,房内只剩下了徐庶、曹叡等寥寥几人,徐庶才开口。
    “子义此举,莫不是想要恢复暴秦耕战之法?”大汉四百年儒生的宣传和渲染,秦在世人的眼中就是暴虐,杀戮,秦始皇就是一个暴君,焚书坑儒。
    “元直,秦国强盛,自商君变法开始,其法多有可取之处。秦以军功立国,至少给普通人也提供了一条出路,他们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无论是耕种,还是上阵杀敌,都能够得到一条出路。可是如今的大汉,经过了四百年的发展,尤其是刘秀之后,这察举制也不过是那些世家大族控制他人的工具而已。”
    “既然如此,你我二人更要好好的谋划一番,免得这些事情到时候引起了某些人的反对,这些人会如何做,相比你比我更清楚。”徐庶整体的思考完了这部分的计划,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该来的总会来的,要么遁世隐居,要么迎难而上,从叡儿站出来的那一刻起,我是已经没有退路了。”夏侯信的目光中,透露出了嗜人的目光。
    “子义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徐庶听得这话,心中懊恼,觉得夏侯信这话当自己是外人。
    “姑父,元直先生,不管如何,我也会全力一争,我不想如同孙绍那般,时时刻刻被人防备,时时刻刻要活在恐惧之中。”曹叡立刻就站了出来。
    “你真的如此想么?”夏侯信看向曹叡。
    “祖父乃是天下英雄,天下由乱归治,都是祖父带着众人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姑父也常说,父亲长随祖父身边,冲锋陷阵,我愿意全力一争,为承继祖父之志,为清查父亲死因。”曹叡极为的坚定,原本圆嘟嘟的小脸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硬朗的线条。
    自从和姜维在一起后,曹叡整个人都有了不太一样的变化,尤其是姜维的那种胆大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深深的影响到了曹叡。
    “那你可知前路坎坷?”
    “前路坎坷,有姑父和元直先生你们为我披荆斩棘开路,有姜维和艾哥哥这些人陪我一路前行,姑父你说过的,只要实现了我的诺言,那至少还有三万人支持我,有这么多人相伴,前路并不孤单,我又何必畏惧前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