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三国演义
作者:一灯阑珊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     
    孙无咎插刀,“岂非谀墓?”
    潘潜振振有词,“墓志铭是写给死人看的,史书是写给活人看的,岂能相提并论。”再者还能借着死人骂活人呢。
    不管死人活人,至少证明潘潜的笔头没有大头那么硬。
    钱帛攻势下,他的笔尖亦可以相当柔软。
    墓志铭,当然是要赞扬墓主人的功业成就。
    你看,哪怕对方一无是处,相亲的时候,也能找出“老实”这一优点,不是么。
    让杜乔这等笔下“有节操”的人来写,他还拉不下面子。
    潘潜写墓志铭,一方面是生计所迫,另一方面也是琢磨出一点乐趣。
    一个人的一生做过哪些事,哪些选择……他自认为如何,在旁人眼中又如何。
    段晓棠问道:“潘郎君认为诸葛亮如何?”
    潘潜:“才兼将相,古今宰相之标杆。”
    段晓棠:“《三国志》如何?”
    潘潜:“寿谓丁仪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
    史官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史笔公正”。绝对要不偏不倚,陈寿索要钱财,史笔不直,曲笔求财,实为不耻。
    段晓棠:“兵书读过么?”
    潘潜:“偶有涉猎。”
    杜乔转身回书房,拿出几张纸来,还给段晓棠,让她做决定。
    段晓棠看一眼夹杂几个人笔迹的故事大纲,问道:“潘郎君有没有兴趣开拓下新业务?”
    潘潜皱眉道:“墓志铭?”
    段晓棠:“差不多,但可能要长一点。”故事人物都不在世,说是墓志也不差。
    能被杜乔邀请到家里来,可见潘潜人品学识都不差。
    将大纲递给潘潜,“其实是写话本传奇,这是里头的主要人物人设和故事大纲。”
    和原本的《三国演义》只能说有五六分像,一来时间日久,记忆不甚清晰。二来三人对人物各有看法。
    潘潜迟疑道:“话本?”听起来比墓志铭更上不得台面。
    孰料入眼便被一段词文吸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再往后便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英雄造时势,时势也造英雄。
    原汁原味到此为止。
    故事主体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个部分。
    其中的小故事包括,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火烧连营、单刀赴会等等。
    有些曾在书籍上了解过,有些闻所未闻。
    潘潜:“刘关张三人是结义兄弟?”
    段晓棠:“君臣之义和兄弟之义并行。”
    潘潜:“貂蝉又是何人?”
    林婉婉:“一个虚构的人物,请将她想象成与西施郑旦一般的美人。施行美人计,离间董卓吕布。”
    看在大家同样尊崇诸葛亮的份上,白湛提醒道:“看吧,不好写。”
    潘潜拧眉,“写来做何用?”
    段晓棠:“消遣。”没人会信,她是打算用来作兵法补充读物。
    潘潜很怀疑段晓棠是拿来消遣时间,还是消遣自己。
    继续往下翻,终于知晓刚才杜乔方才的感慨从何而来。
    不止一堆美男,还有一堆美女。
    每个人物姓名后都注明性格特点,除了刘备、曹操、诸葛亮等知名人物,亦有其他人。
    譬如贾诩,备注是毒士,可伤天和不可伤文和。
    潘潜皱眉:“后主?”
    白湛接话,“后主实为昏君,偌大季汉江山丢了,怎么还能说知人善任呢。”他就说段晓棠的人物底色有问题。
    段晓棠:“知识浅薄却有自知之明,蜀灭投魏,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却保护了老百姓。”
    “遍数历朝历代,有几个亡国之君过得比他好的。”
    “刘禅之败不在于本人,而是蜀汉先天不足,后期人才凋零。”
    所以说,这是魔改版三国演义。
    潘潜略微颔首,“有道理,但改变不了后主乃亡国之君的事实。”时也命也。
    段晓棠:“潘郎君,有没有兴趣试一试,润笔我们可以再商量。”
    杜乔:“我这里有《三国志》全书。”这活他真是有心无力,写不了,真写不了。
    潘潜:“段郎君真为消遣?”
    段晓棠:“写诸人势力交锋时,所用计谋谋略注明清楚,譬如三十六计。”
    孙无咎:“一堆乱臣贼子。”
    林婉婉:“让你来写,开头把所有人都噶了,附带贬损一通。”
    孙无咎:“不该么?”
    林婉婉:“人不到死的时候,把人写死了。真是见活阎王了。”
    潘潜未曾领会背后的意图,贱价的山楂搭配昂贵的糖浆,段晓棠绝不是缺钱的主。
    如今衣食有着落,但钱帛总是不嫌多的。
    况且以现有的框架和人物构造,可想而知背后是一个多么庞大而吸引人的故事。
    潘潜打定主意,“某有意一试。”
    段晓棠:“前三章回需要多久?”
    潘潜给出一个稳当时间,“一个月。”
    段晓棠掰着指头算,在有大纲的前提下,使用文言文书写,一章顶天二三千字。
    写三章,竟要两三个月。
    一看段晓棠的表情,李君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这是正常速度。”
    不是人人都和你一样,一晚上飙出两篇兵法。
    时间这么久,段晓棠自然要提些要求,“通俗易懂,千万别吊书袋,艰难了看不懂。”
    潘潜疑惑,杜乔的朋友为何看不懂书。
    杜乔答疑解惑,“晓棠非是读书人。”
    段晓棠手往东一指,“我住在东边院里,待会让人把笔墨纸张送来。”
    拍拍稻草靶子,“谁还要?”
    柳三郎格外诚实,高高举起手,“三郎想吃。”
    林婉婉摇摇头,柔声道:“三郎,吃多了坏牙,明天再吃好不好?”
    柳三郎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好。”但还是委屈的瘪着嘴。
    白湛“打包”成习惯,直接动手把糖葫芦靶子搂自己怀里。
    段晓棠诧异道:“你一个人吃这么多?”
    白湛:“哪能呀,给三姐还有无咎家人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