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踊跃参与
作者:寻十三   七零灾星变福星,极品爹娘拽上天最新章节     
    “资源置换?怎么置换?”苏北安一时间脑子还没有转过弯。
    赵萍却看了看和她想到一处的苏长欢,笑眯眯的道:“欢宝,你跟你爹解释一下怎么置换。”
    苏长欢点头如捣蒜的“嗯嗯”两声。
    抬头看着苏北安解释道:“就是用在叔叔伯伯心里,觉得和钱差不多的东西去换。如果价值等同的话,他们就没有理由不愿意去帮村里盖厂子了。”
    “你是说工分?”苏北安立马反应了过来。
    村里人赚钱无非是为了一家人的吃穿,但对于农民来说,工分和钱是一样的。
    既然年底都要分红,其实根本没必要把厂子和村里的农活分开。全部按工分来计算是最公平也最能调动积极性的。
    对村里人说按照出力多少和投钱多少来算比例分红,远远没有直接记录工分来的实在。
    至于投钱的工分怎么算,也好办。
    就按照青鹿村一贯的年底工分分钱标准来算。
    这样出了钱的人为了工分也会出力,也能避免只出钱的人每年拿分红的弊端。
    苏北安越想越觉得用工分来计算这件事可行。也明白了没有开过厂的他和苏二壮犯了多大的一个错误!
    他们不自觉地将之前那一套非集体的分红制搬了上来,但其实在如今这个环境中,只要他们明天敢在会上说分红的事儿。
    当天就很有可能有人会去举报他们!一旦被举报,他们两家子只怕是都要搬到牛棚里住了!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也顾不得再吃饭了,提着一盏煤油灯就往苏二壮家去了。
    两人又商量到大半夜才终于确定了明天的会要怎么开。
    ……
    第二日,晒谷场上的铃响了三声。
    早就翘首以盼的村民们,坐在自己带的小板凳上,看着苏二壮坐到了台上。
    他照样先试了两声桌上破旧的话筒,确保话筒有声后才高声道:“大家安静!今天为啥开这个会大家应该也基本都知道了。
    还有没有不知道的?我再说一遍。”
    “没有!”
    “知道,咱们村要建厂了!”
    “……”
    村民们脸上都带着笑,一声叠一声的喊着。
    苏二壮像之前一样等他们喊了几分钟后,才抬起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
    然后接着道:“既然都知道了,那我也就不啰嗦了。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就是为了咱们村建罐头厂的事儿。
    罐头厂你们知道吧?就是做那个能把果子放在糖水里面腌的罐头的厂。
    咱们村只要建成了那个厂,那可就能赚钱了。
    不过,咱们村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账面上没有多少钱。县里给咱的也不多,加一块儿就不到六百块钱。
    可能有人要说了,这六百块钱还不多吗?
    多!当然多!放到咱们任何一家都是一笔大财!但要建厂可就是不多了。
    盖厂房仓库要花钱吧?罐头厂建成了要生产咱买果子、买糖、买罐头瓶、买设备得花钱吧?
    这么多花钱的地方,咱们这六百块钱可是真不够用啊!
    所以,今天开这个会,就一件事,为了咱们村的罐头厂能成功建厂生产,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出的钱和出的力都按公分来算,年底给大家结了工分之后,剩下的就是全村人一起分。
    大家没看怎么样?”
    苏二壮问完这句话,停下来等着众人的反应。
    等大部分的人都叫好之后才又清了清嗓子:“看来大家都觉得好,不瞒你们说我也觉得好。
    但是,因为咱们村厂房和仓库要抓紧建设的原因,我打算后天就动工。
    这样咱们就能早些生产,早些赚钱了。
    不过,厂房要建的快,肯定要人多,外村的人算不了工分,多请一个村外人就让村外人多赚咱们村一分的钱。
    这钱可是咱们村每一个人的,我想你们都不愿意让外人把这个钱挣了吧?
    所以我和北安商量了一下,他们村盖房去请村外的人,然后咱们自己村里的人愿意的都来建厂挣工分!
    当然要是有人不愿意,说自己就想挣北安家的钱,那我也没有意见。
    毕竟北安家的钱可是立马就能揣到兜里的。
    但我可丑话说在前头。没报名的,北安家的房盖好了也别来了,你们挣了两份钱人家外村来赚钱的,和自家村里挣工分的可就要有意见了。
    好了,我要说的就这些,大家还有啥要问的没?要是没了的话一会儿就去有财会计那登记一下自己是要出钱还是出力。
    我身为村长,先以身作则,代表我们家捐出来十块钱。”
    苏二壮说着拿出来十块钱递给一旁拿着纸和账本等着的苏有财。
    苏有财接过钱,立马在账本上写下了“苏二壮,十元”,另外自己也拿出来了五块钱捐进去。
    有了苏二壮和苏有财的表率作用,青鹿村的几个小队长和保管员也都起身捐了钱。
    他们都是早早得到了捐钱的消息的,身上来的时候就装好了要捐的数额。
    大都是一块两块的,但也是他们尽力拿出来的了。
    有了这些人的带头,本还在观望的村民们也都掏了掏自己的裤兜,一毛两毛的捐了起来。
    村里几家条件好的,身上带的钱不多,便同苏有财说好了等会散了,拿了钱去苏有财家里。
    至于穷的实在是拿不出钱的,只要有把子力气的也都踊跃报名准备在盖厂房上出力赚工分!
    盖厂房是个大活,村里自然不可能让外村的也回家去吃饭。
    干脆就把村里人的饭也一起管了!当然,吃村里的饭工分就要少记上一个。
    一个工分,对于他们来说比自己在家吃饭划算的多,自然也就没有了意见。
    为了给这么多的人做饭,苏二壮还挑了村里两个经常在红白喜事掌勺的婶子来专门用之前吃大锅饭留下来的大锅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