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团宠文女配的儿子(45)
作者:顾锦年   快穿:我来给我妈撑腰了最新章节     
    往年过年回家,他们一家从来没露出过马脚,裴老太还以为他们在县里活得艰难。
    本以为儿子和张氏是起早贪黑的供裴璟读书,却没想到是有了其他的生财之道。
    裴老太越想越气愤,拉着老头子就要去县里找裴王生好好理论一番。
    可是他们还没去到县里,裴王生一家就已经回来。
    这几天来裴家送礼的人太多,早已经轰动了村里的人。
    现在整个杏花村,上至80岁的老翁,下至6岁的小儿,都知道裴家中了个秀才,还是个年纪最小的小三元。
    此时看着裴王生一家回来,那态度别提有多热情了。
    恭贺的话都不带重样的。
    裴王生前半生因为没有孩子,一直在村里抬不起头。
    如今他回村,受到了这么多人的欢迎和恭贺,算是人生中最风光的一天了!
    这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往后风光的日子还多的很。
    从村口到家的一段距离,他笑得脸都僵了,但还是乐意。
    直到进了自己的小院,看见一早等在里面的父母,他脸上的笑容才收紧了几分。
    “爹,娘。”
    裴王生心情好,连带着喊人的声音都洪亮了几分。
    裴老太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众人口中的神童。
    大半年不见,这孙子又长高了一截,那模样有几分遗传了张氏的秀美,倒是清俊的。
    但是!
    “好啊裴王生,你自己在外边发了财还不告诉爹娘,偷偷在外享福的感觉如何?”
    “整天吃那些大鱼大肉,怎么没把你们一家给撑死呢?”
    裴老太的嘴依旧狠毒,不过这次裴王生还没开口,旁边的裴老头就看不过去,提醒了一下。
    现在他孙子可是秀才了,年纪这么小的秀才,往后前途可大着呢!
    想到自己家竟然出了两位秀才,往后都是官运,裴老头就止不住的高兴。
    急忙招呼着来门外看热闹的邻居们吃送礼的人送来的糖果瓜子。
    裴老太被老伴提醒了一句,也顾及到了外头人多眼杂,她骂的太难听,会影响她的声誉。
    于是狠狠的瞪了裴王生一眼:“跟我进屋!”
    裴王生来之前就知道躲不掉了,给了媳妇一个安慰的眼神,随后就打着已经编好的腹稿进了屋。
    屋子关紧以后,裴老太还没问话,裴王生就已经开始解释起来了:
    “娘,儿子并非是在县里发了财,只是这些年在码头扛菜结识了一个老爷,他看我老实能干,就给了我个管事的身份,赚的也都是辛苦银子……”
    裴王生开口絮絮叨叨的说,边说着边卖惨,诉说着自己一家这些年来的不容易。
    说起裴璟上学的钱都是找主家借的。
    听着他这半真半假的话,裴老太脸上写上的疑惑:
    “我告诉你,你可别糊弄老娘,是真是假,到时候我让老二去县里一问便知!”
    裴王生脸上一脸的委屈:“如果娘不信的话,那你就让二弟去问吧,反正事实如此,问也问不出花来。”
    裴王生演的太过逼真,裴老太心里已经信了两分。
    于是提起了裴宝珠看见他出入宅子的事情问了起来。
    裴王生倒是没想到自己在县城的行踪竟然被侄女看见了,但既然看见了,那就再编个理由呗。
    “娘,那宅子确实是儿子的,但是县里的房子多昂贵啊,璟儿就读的又是墨香书院,里面读书的子弟都是非富即贵,甚至还有从繁华地方来的。”
    “儿子为了不让璟儿在同窗面前低人一等,就向主家借了500两银子,买下了主家以前居住的宅子,未来20年,儿子可都得还银子了。”
    说到这里,裴王生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眼神大量的看着裴老太:
    “娘,这些年你们一直供着三弟读书,可见手里是有余钱的,不如你借给儿子200两,让儿子先还一半债呗。”
    裴老太是来兴师问罪的,但一听见裴王生开口借钱,她顿时就怕了。
    刚才心里的怒气全都没有,张口就骂人: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别打肿脸装胖子,你为了自己的虚荣心买了那个宅子,还不起银子你也得自己背着!”
    “我们现在可分了家,我和你爹存的银子都要留着给你三弟进京赶考,可没钱给你!”
    天杀的,500两银子说借就借,裴老太半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多银子,这儿子可真胆大。
    “我可告诉你,从今以后你不许再提起杏花村,也不许再提起我们!”
    “往后还银子的事情自己解决,可别连累了我们和你三弟!”
    说完这话,裴老太生怕裴王生还要继续开口借钱,顿时兴师问罪的心情也没有了。
    急匆匆出了屋,去把别人送来的那些礼都收好了。
    现在老大背了这么多债,指不定到时候这些好东西也被他拿出去卖了还债,那他们就真什么也捞不着了!
    看着他娘急匆匆走远的背影,裴王生不知道该笑自己谎言成功,还是该哭他娘一点都不在乎他,只在乎他身上的利益。
    但是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在他娘这里缺失的温暖,也从孩子妻子身上得到了,裴王生也释怀了。
    既然他娘都这样不顾他死活,那他不带他爹娘去县里,也情有可原了吧?
    他又不是没按时上交每年该给的赡养费。
    害。
    而另一边,剩下的人都等着裴老太质问裴王生。
    当裴老太把裴王生一家现在的情况说了以后,二房和三房的人不知该说羡慕,还是说裴王生愚蠢。
    那可是500两银子啊!怎么有胆子借的!
    他们农家人恐怕一辈子都赚不了500两!
    若是还不上,到时候催债的人一上门,那可丢死人了,搞不好还得倾家荡产,连个落脚地方都没有。
    权贵阶级的概念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像他们这样的贫民百姓,根本不敢得罪富贵人家。
    顿时之间,裴家剩下的人也没有了要去县里享福的心思。
    巴不得离裴王生远些,免得他来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