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鱼腹藏书
作者:壹贰玖零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最新章节     
    赵桓在宫中发脾气。
    “冷静,冷静,你们让朕怎么冷静,你们没有听到现在外面百姓们都在说些什么吗?他们口中口口声声的官家,早就已经指的不是朕了。”
    “他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先是美化亚父,然后又将自己添进去,莫非他真的以为朕是泥捏的吗?”
    “朕等不了了,朕现在就要见亚父!”
    黄真简直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他只能在旁边不停劝慰。
    “官家,官家,您请稍微再等等,国师不多时就会赶来了。”
    “我们已经派人去请国师。”
    “还让朕等,朕等不了了……”
    赵桓肆无忌惮的发脾气。
    案上的东西都被他摔下去了。
    一只修长的手捡起地上的镇纸,无可奈何的放在了旁边。
    “官家,又怎么了?”
    赵桓一抬头才发现郭京已经来了。
    他顿时委屈的像个八百斤的胖子。
    “亚父,你可算是来了。”
    “你不知道太上皇是怎么欺负朕的!”
    郭京看了一眼旁边的黄真。
    黄真也只能低头无奈苦笑。
    赵桓气冲冲的拉着郭京说。
    “太上皇今天来朕的宫中大肆炫耀宣扬。”
    “就差指着朕的鼻子说让朕退位给他了,荒谬简直是太荒谬了,他早就已经丢下了皇位,逃之夭夭,如今又要回来抢夺朕和亚父的成果。”
    “这算什么?”
    “朕是绝对不可能会让位给他的。”
    “什么天书不天书的,只要朕不认,亚父不认那就是假的!”
    赵桓确实快气疯了。
    他都没想到,活爹能够无耻到来自己宫中炫耀也就算了,竟然还打算逼自己退位。
    赵桓看着在自己面前的郭京,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亚父,你可得救救朕才行。”
    “世上只有你有办法,才能挽救朕岌岌可危的皇位了。”
    赵桓哭的那叫一把鼻涕一把泪。
    郭京无可奈何的抽出手帕。
    他就像是真正的父亲一样,为赵桓擦了擦眼泪,然后无奈摇头。
    “黄真,去给官家打盆水来洁面。”
    赵桓抽了抽鼻子,眼泪汪汪的看着郭京。
    “亚父啊。”
    “官家不必心急,你让我做的事情已经初有成效了。”郭京不疾不缓,从袖中抽出一张纸摆放在了赵桓的面前。
    赵桓一愣。
    “这是什么?”
    黄真这时也已经将温水打来,附带着的还有帕子,让赵桓洁面净手之后,黄真又悄悄的退了下去,将这方空间留给他们二人。
    赵桓勉强平复自己的心情,打开郭京给自己的这张纸。
    越看。
    赵桓越是震惊。
    他猛的抬头。
    郭京淡笑不语。
    赵桓却已经激动的不得了了,“亚父,这就是汴梁
    日报吗?”
    “没错。”
    “有了它我们就能掌控言论,破除天书之谣言。”
    “而且此计划已经在进行了。”
    郭京不急不缓的说完,赵桓停顿了片刻。
    他显得有些茫然。
    “……哪里进行?”
    “官家且看。”郭京抬手点了点日报上面最大的一个板块。
    “这里。”
    赵桓顺着看了过去,却仍旧不明所以。
    “这是史记中所记载的鱼腹丹书,为何会将这篇刊登在此……”
    赵桓话音才刚刚落下,他自己就已经反应过来。
    鱼腹丹书。
    和那雀鸟衔过来的天书又有什么区别?
    他瞬间明悟。
    “这这!”
    赵桓异常激动。
    “没错。”郭京轻轻点头。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这鱼腹丹书早就已经被证实,乃是人之所作所为。”
    “还有那夜里的狐狸,也不过是人装出来的罢了。”
    “还有这里。”郭京又点了点另一边的板块。
    “贫道让下面的人在这里记载了半篇驯养信鸽的文章。”
    “让人一看,就能一目了然。”
    赵桓激动了。
    他激动的不知该如何是好,简直想要狠狠的抱一抱自己的亚父,表达自己心中激动之情。
    赵桓捏紧了手中的纸张。
    他的眼神坚定。
    “果然亚父永远都是朕的亚父。”
    “朕倒是要看看此番局面,那人要如何扭转。”
    活爹这次是绝对没法子了。
    这可是国师亲自下场打脸。
    看他还有什么说辞。
    ……
    寻常百姓自是很少有人掏钱买日报。
    即便知道这是衙门里头发行的也不行。
    一张就要五个铜板呢。
    五个铜板都能买两个包子了。
    谁会买张没用的破纸?
    但也不是没人。
    你一个铜板,我一个铜板,五个人凑起来联合买一张也是一样。
    大户人家自然是大笔一挥,知道这汴梁日报的背后乃是国师和肃王殿下合作所为。
    所以一口气买个几百张,支持支持国师也是有的。
    虽说购入方式不同,但汴梁日报确实在皇城之中开始流行。
    赵桓将自己做生意的那一套用在了日报的推行上面。
    岑山更是团结了底下的一窝乞丐和地痞。
    这些人不好用。
    但用的好也是绝妙。
    他从里面选出较小的孩子,将汴梁日报贴在他们胸口挂着的箱子上面,让他们走街串巷去叫卖。
    百姓想看也让看。
    还没人敢贪他的钱。
    随着时间的流逝,甚至还没有到日头,正午的时候人群之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言论。
    “这鱼腹藏书,为何和之前太上皇那被雀鸟叼过来的天书,好像有些类似呢?”
    “疯了吗?这也是你能说的吗?”
    “快点闭上嘴巴。”
    “为何不能说,不就是类似吗?”
    “那天书该不会是假的吧?”
    ……
    “砰!”
    赵佶一把推翻了摆在自己面前的桌子。
    他气喘吁吁。
    就连眼眶里都爆出红色。
    一张有些单薄的纸飘落在地,赫然就是汴梁日报。
    上面最刺目的就是鱼腹丹书那则故事。
    “好!”
    赵佶气极反笑。
    “真不愧是朕的好儿子。”
    “他竟然能够鼓动国师为他做到这个地步。”
    “好好好,反而是朕有些小看他……走着瞧吧,即便天书之言已破,但朕还是收拢了部分民心!”
    和他形成反比的则是赵桓。
    日报的消息传播速度,出乎他的预料。
    皇城司为他整理下面百姓之间的窃窃传言,赵桓直接就哈哈大笑起来。
    “如今就看太上皇还有什么办法跟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