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正反
作者:惬意凭栏   泡桐花开二最新章节     
    许荣誉的一曲日本歌曲《冬恋》,唱得那真是声情并茂,荡气回肠!引起了在座诸多日本人的共鸣,他们纷纷为许荣誉打起了节拍,也跟着哼唱起来!
    这样一来,搞得这场生日宴会仿佛完全成了日本人的怀乡宴!
    众多的中国人却成了围观者。
    有的人看着许荣誉又舞又唱的,也不知道他唱了些什么,只是跟着傻呵呵得乐;
    有的人翻着眼皮四下里观察,还抱着个裤腰做尿急状,悄悄溜出大厅;
    有的人则悄悄在下面议论: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这不是唱歌呢吗?”
    “唱歌的这人不是许家二公子吗?”
    “既是老爷子的寿诞,不是请戏班子前来,反倒是他的二儿子唱上了?”
    ……
    在座的许多中国人欣赏不来许荣誉这南腔北调的怪音,只有那些日本人却是乐在其中!
    这让在座的许多中国人非常不爽!
    尤其是其中一张桌上的一名年轻小伙子,气得腮帮子都鼓了起来,瞅那架势,马上就要拍案而起了!
    这位小伙子旁边的一名斯斯文文的男子,赶紧拽了拽他的衣服,并用眼睛示意他不可冲动,稍安勿躁!
    这一幕无疑落入许荣斌的眼中,他暗自点了点头。
    许荣斌造出这么大的声势,在这信和棉纺厂里为自己的老父亲贺寿,势必引来锦县各色人等前来参加。
    其实,许荣斌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桌上的几人。
    自打在厂门口与这些人刚一见面,许荣斌就敏锐地感觉到,这几人的与众不同!
    他们虽然穿着略显朴素,却是非常的得体而干净。步伐铿锵有力而整齐。
    况且,这些人的眉宇之间的那股子浩然正气,却是无论怎样伪装,都是抹之不去的!
    看到这些,许荣斌的心里有了数,只不过他不动声色,依然彬彬有礼地将这些人请进了厂子。
    这些人也正如许荣斌所料想的那样,正是八路军乔装打扮来的!确切地说,他们是八路军锦县武装工作团的成员,为首的那个高大魁梧的汉子正是团长任敏一!
    八路军锦县武装工作团,成立于一九三八年七月,由锦县抗敌自卫团发展而来,由任敏一担任团长,武绍文担任政委。
    任敏一,毕业于北平大学,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任敏一随北平流亡学生辗转到济南,在山东省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经过培训后,被党组织派往锦县开展抗日工作。
    武绍敏,毕业于东昌省立师范学院,后来同任敏一一起在山东省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培训后,被党组织一起派来了锦县。
    八路军锦县武装工作团的成立,有力地克制了锦县周边地区鬼子伪军对锦县的进犯,为锦县和冀鲁豫边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任敏一和武绍文早就得到情报,说许荣斌将他的父亲接到了信合棉纺厂,要在那里为老太爷庆生。
    任敏一也是个锦县人,此人心思缜密。既是让他来领导锦县的抗日武装工作,他首先要了解锦县的一些民生民俗。更别说任敏一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锦县人。
    任敏一了解到,许荣斌的父亲还不到古稀之年,许荣斌就这样大张旗鼓的要为他做寿,好像不符合逻辑,便猜测其中定有缘故!
    任敏一就和武绍文两人一合计,这个寿诞,他们必须参加一下,看看许荣斌这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于是,两人便带了几名战士,以亲友的名义,前来信合棉纺厂参加这场宴会,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今日的情况果然复杂,前来参加这场宴会的,真是包罗了锦县各类人等!
    没有人会计较什么人跟许家是不是真正的亲友关系,到时候呈上礼单便是。
    任敏一一行人大踏步地来到信和棉纺厂。
    只见许荣斌夫妇亲自站在大门口,对所有来者,都以礼相待,看不出许荣斌有什么表情变化。
    与这几个武装团的人相见时,许荣斌夫妇也是满脸平和的微笑着与他们见礼,也不追究他们来自哪里,只是礼貌地请他们入内,并令人引领他们来到会客大厅。
    那位按耐不住自己,要拍案而起的小伙子,正是武装工作团的一名战士,姓于,名为单字涛,大家都叫他小于。
    而那位阻止他的人,是他们的政委武绍文;坐在那里,泰然自若地吃喝的中年男子,正是武装工作团的团长——任敏一!
    许荣斌将宴会上,所有人等的表现,尽收眼底!他料想,但凡有点理智的,都不会在这重兵把守之下起什么异心,不管他来这里怀的是什么目的。
    当看到小于的冲动时,许荣斌仿似不经意一般地用眼睛扫视了一下这张桌子。
    许荣斌的这一小小举动自然也被任敏一和武绍文察觉,武绍文“不经意”地摁了一下小于的胳膊,用眼睛给了他一个暗示。
    小于还有些不服气,不过他也不敢违抗武绍文的命令,长出了一口气之后,重又重重地坐回原处!
    此时,许荣誉已经表演完毕。
    日本人那边,响起了一片掌声。当然,许多中国人也装模作样地跟着“啪叽”了几下,也有的人跟着叫起了好!
    此时,许荣誉还是十分兴奋,对着那些日本人,尤其是对着松本太郎的方向鞠躬致谢!
    然后,许荣誉又凑到金井的身边坐了,金井对他翘了一下大拇指,道:“荣誉君的歌声一点都不减当年呀!”
    许荣誉得意地笑了,道:“金井先生过奖了!”
    松本似乎还没有从《冬恋》的旋律中走出来,对许荣斌大叫道:“许县长,你叫人再来个节目!”
    许荣斌道了声:“好!”
    随后,微笑着对稳儿晃了晃手。
    稳儿会意,轻声对身边的人吩咐了一声,随后,有人搬来杨琴和小架鼓,接着,一对男女笑意盈盈地走了上来。
    这名女子面容清秀而精致,一头乌黑的长发束在脑后,扎成一条黝黑顺畅的辫子,身段也是苗条可人,凹凸有致!
    她上身穿一件土布的杏红色小袄,下身穿一件黑色薄麻棉裤,虽然打扮朴素,但更显得干净利落;
    她身边的男子竟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这男子也是面带微笑,时不时的用那双蓝绿色的眼睛瞟一下那名女子,那眼神中洋溢着满满的宠溺与爱恋!
    这对男女的到来,使得大厅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了许多。
    人们不但对这位长相甜美的姑娘感到好奇,对她身后的那名外国人更是觉得新鲜!
    也有人立即认出:“这不是当年的琴书名角——小艳红吗?!”
    是啊,这名年轻女子,正是当年被许荣斌救助过的,吕富贵的女儿!
    当年,许荣斌虽然出钱为吕富贵还上了赌债,留住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令她当时没有被人拖去抵债。
    奈何后来吕富贵依然死性不改,不但逼死了自己的老婆,终究还是将女儿卖去了娼门!
    许荣斌再次遇见那小女孩时,是在“北方小城”。那时,这小女孩被唤作小艳红,正在那里卖唱!
    许荣斌和解士杰一起治理锦县时,他们烧烟馆、砸妓院、遣散妓女……治理范围,当然也包括北方小城!
    那时的北方小城已经失去了靠山,尽管始终不清楚这靠山究竟是何方神圣!
    当许荣斌和解士杰的人赶到时,当年那座秀美的北方小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既然失去了保驾护航的人,那里也是树倒猢狲散!
    当官的卷走了一切财物,销毁了所有账本和票据,只剩下几名侍者和丫鬟、歌女等人,一个个儿躲在角落里,惊恐而无辜地看着来人!
    就连那棵爆香紫也不似以前那么茂盛,显得有些蔫头耷脑!
    那条室内小溪也停止了流通,充斥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当时的许荣斌看到这些,心里明白,剩下的这些人都是些无辜的下人,便命人对他们进行了妥善安排。
    而当时的那位琴书名角小艳红却哪里都不肯去,只是要求见上许副县长一面!
    当许荣斌见到小艳红时,记起,这个女子就是自己以前救助过的那位小姑娘。
    经过交谈,许荣斌得知,小艳红此时已是无处可去,便将她托付于自己的夫人李长稳!
    稳儿见小艳红的确是身世可怜,便将她留在了身边,视她如自己的妹妹,并为她改名为:吕燕儿!
    吕燕儿是个聪明而且肯干的姑娘,她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成为了信合棉纺厂的技术能手!并且在长期的相处中,与法国技师阿尔瓦相恋!
    阿尔瓦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但在棉纺织业中的技术精湛,平时没事的时候,还喜欢唱唱歌,拉拉风琴。歌唱水平在信和棉纺厂里也属于一流!
    阿尔瓦也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曲目。自来到锦县以后,更是喜欢上了山东琴书!
    与吕燕儿相恋后,二人在工作之余,便是共同弹唱一曲!
    阿尔瓦很快就掌握了弹杨琴、打鼓的技巧,以后更是能够打板,甚至唱上一段!
    阿尔瓦便成了跟随在吕燕儿身边的那名外国人!
    在信合棉纺厂里,吕燕儿慢慢地走出了过去的阴霾,终于可以快乐地成长一回了!
    她很庆幸,今生能够遇上许荣斌,今生能够遇上李长稳!
    这些鬼子,一向蔑视中国人。他们不相信,一个丫头和一个洋鬼子在一起能表演出什么好节目来!
    纷纷咧着嘴地等着看笑话!
    吕燕儿落落大方地站在架鼓前面,微笑着道:“各位先生、太太,小女子现在是信合棉纺厂的一名女工,今日我要为大家表演一段琴书!”
    阿尔瓦只是在一旁热切地看着吕燕儿,慢慢地坐在了杨琴后面,意思是他要为吕燕儿弹琴打鼓!
    吕燕儿正要报出曲目的时候,许荣斌却道:“我看,就先为太君唱一曲《正反话》,祝祝兴吧!”
    吕燕儿本来就是琴书名角,许荣斌所说的《正反话》,她当然是顺手拈来!便点头道:“是!”
    吕燕儿说完,摆动手中檀板,娓娓唱了起来!
    阿尔瓦会心地弹起了杨琴相合,二人竟是配合地那样默契!
    吕燕儿唱道:
    “说琴书、道琴书,
    爷要问个哪一出?
    日头西起东落下,
    俺俩说个正反话!
    北来南往都不表,
    就说谁家窗台大。
    窗台大,去种瓜,
    种了二亩大西瓜。
    夏去冬来瓜熟了,
    长得足有磨盘大。
    磨盘大,大西瓜,
    二亩窗台容不下。
    容不下,磨盘瓜,
    窗户缝里偷走仨。
    瞎子一眼看见了,
    哑巴大喊抓住他!
    ……”
    还别说,这个《正反话》被吕燕儿唱得那叫一个可乐,直逗得人们一阵阵哄堂大笑!
    许荣誉离开自己的座位,跑到松本跟前,弓着身子,将嘴巴凑到松本的耳边,嘴唇一张一合地为他翻译着这曲《正反话》,引得松本也跟着乐!
    八路军战士小于最是看不得某些人的这种媚态,要不是武绍文一再地制止,他早蹦降起来,冲向松本那个桌了!
    小于想着,今日,趁着日本人在锦县的大小头目都在这里,他们何不与外边埋伏的同志里应外合,一锅端了这些小鬼子得了!
    可是,团长和政委都不发话,小于也只好咬紧牙关,以免此刻他那颗迅速膨胀的心从嗓子眼儿里飞出来!
    任敏一和武绍文交换了一下眼色,就已知晓彼此的心思!
    不管人品如何,就才学来说,许荣斌在锦县也堪称一代才子!
    可是,今日,许荣斌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却挑了这么个没水平的曲目,并且还让当年的琴书名角演唱!
    要说琴书,乃我中华之艺术瑰宝,名曲名段更是数不胜数!
    像《战军山》、《断桥》、《风波亭》等等,哪个不是扣人心魂、脍炙人口!
    日本鬼子蔑视我中华文化,此时,许荣斌若是一个有气魄的中国人,应该挑一曲经典名段震慑他们一下,可他偏偏挑选了一曲名不见经传的《正反话》!
    难道许荣斌真的只是为了博人一笑?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