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作者:西门   穿越血色浪漫:我成矮矬穷李奎勇最新章节     
    李奎勇“呵呵”两声,没有开口。
    萧薇道:
    “奎勇,你笑什么啊?我们说得不对嘛?你跟公社几个领导挺熟悉的,秦岭能当上学校的老师,不也多亏了你,到时你也得跟我们去。”
    “就是,就是!”
    “行了,各位女同学!”
    李奎勇对人压压手,道:
    “你们在这琢磨来争论去的,其实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别说我认识公社领导,就是认识县里的知青办主任,或者革委会主任,那也不好使啊。”
    “什么伪命题?领导说话还不好使吗?”
    萧薇道:
    “我们辛苦大半年,一分钱没挣到,反而还欠大队里,让领导给加点工分钱,这不过分吧?”
    “要求不过分,一点不过分”,李奎勇道:
    “大家的辛苦,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但领导也只是普通人,不是神,这不是工分值不值钱问题,是受咱这儿的环境所限的。
    北大荒是什么地方?
    那就是咱华夏的大粮仓,黑土地,沃野千里,人参貂皮乌拉草,你冬季随手插根棒子下去,来年开春它就能生根发芽,捡块石子往草丛一扔,就能砸到一野鸡。
    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人家那小麦、水稻的亩产,可不是咱这贫瘠的黄土地能比的。
    这就好比一个馍馍,它的价格在陕北,跟在沪市,那能一样嘛?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个道理!
    咱这蛋糕就那么点,比不上人家又香又甜的大蛋糕,上面领导要给咱分块大的,别的公社大队那就小了,他们能愿意吗?
    分谁都不成啊!
    所以说,你们找谁都没用,白费力气!”
    众人听李奎勇这么一说,心气都垮了下来,神情落寞,
    王红道:
    “今年这收成还算好的,照你这么说,往后要遇到灾年,这冬天还不知道怎么熬过去呢。”
    “别说往后了,今年不也是”,李子元道:
    “要不是勇哥从京城拉来这么些番薯、洋芋,咱大队都要组团去县城讨饭了。”
    “真要那时候,说什么我都不会去”,
    萧薇说道,其她几个姑娘也是点头,你让她们挑水、挑粪,干各种农活,那都忍了,让她们去县城沿街讨饭,
    饿死都不要!
    李奎勇道:“放心好了,有我在,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
    也没必要那么悲观,我刚说了,咱白店村的蛋糕是小了点,但可以给它做大做甜的嘛。
    明年开始吧,我跟刘支书唠唠,一个呢,给村里多养些鸡鸭羊什么的,多少能增点收入。
    二呢,咱可以把山沟北面那一片坡地给开垦出来,要是能成,年底绝对能增产上千斤粮食。
    三嘛,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这黄土地为什么种不出粮食,亩产这么低?因为这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为什么会流失?主要还是缺水!
    咱村前头那条溪流,在夏季时水流不算大,但用来灌溉庄稼地是足够了,只是不能长年有,到了秋冬季基本就干涸了,这水就这么白白流失,实在是可惜。
    我想着要是能给它垒个水坝,夏季水量充足,给它储存起来,到了旱季,还能用来灌溉庄稼,这水库里我还能养些鱼,一举多得,
    有了充足的雨水灌溉,我想这亩产肯定能上去些。”
    “修水坝?”
    秦岭道:
    “这可是大工程,我记得小时候,县里要修建一座水库,全县几十万的人全部出动,我爸妈也都去了,推着独轮车,扛着锄头、镐把子,好像干了好几年,这才把一座水库给修建好。
    就凭咱大队这点人,够干嘛的?”
    “就是了!”
    刘娇道:
    “你还得有钱,你能想到的,公社领导肯定也想到了,我们这京城的知青,可搞不了这些。”
    “咱这不能算水库!”
    李奎勇道:
    “顶多就是围个池子而已,你们发现没有,咱这边的溪流山沟,两边山坡比较陡峭,狭窄,这就是天然的屏障,只要在中间给它筑建起一条防水坝来,‘水库’它就能成。
    至于人手嘛,光靠我们白店村这点人肯定不行,咱可以让下游几个村落的社员,知青们,一块前来修建水坝,这‘水库’一建成,到时开闸放水,他们也是受益者,肯定愿意加入的。
    当然,这也不是我动动嘴皮子就能开工的,再怎么也是一不小的工程,前期需要一些水利机构的专家来现场勘测、研究下,设计出图纸,给出具体的施工方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但光练嘴皮子不行动,永远不会成功,万事开头难,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李严道:
    “勇哥,你要能说服县里领导修建这水坝,我一个工分不要,全力支持你。”
    “看把你能的”,萧薇剜自个对象一眼,把视线重新投到李奎勇身上,道:
    “奎勇,你说得这个确实是好事,要是最后修建成了,白店村是最大受益者,我也支持你!”
    “还有我!”
    “还有我……”
    李奎勇微笑轻点头,
    “这事我先前就跟刘支书说起过,回头我再写份详细点的报告,先交到公社让领导看看,具体再议。”
    众人点头,又说起了回家探亲,刘娇道:
    “在过一个月就是春节了,你们要回去嘛?”
    都不用多说,都是纷纷举手嚷着要回去,十七八岁的年纪,头次出远门,一下离开家半年多,哪里会不想家。
    王红道:
    “就是不知道大队里会不会批准?”
    “批肯定会批”,李奎勇道:
    “不过咱要一块离开呢,估计够呛了,得分个两批次的,人员错开。
    萧薇、刘娇、还有李严,你们要想回去过春节,那叫提前跟刘支书说好,不过你们过完年后得按时回来。
    我和秦岭还要到公社去表演节目,打算年后回去。”
    先前晓白来信,说是过年回不去,也得年后回,所以两人约好年后一块回京城。
    “还有我!”
    李子元道:“我也年后回,我在这边陪丹丹过年!”
    人都快成刘支书家的半个女婿,好事将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