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真正的绝望不是悲痛哀嚎,而是麻木死寂!
作者:西门   穿越血色浪漫:我成矮矬穷李奎勇最新章节     
    “我这跟人也不怎么熟”,李奎勇挺违心一句,
    “我俩一块在山坡上唱歌,那也是没办法,公社安排我俩去参加县里的迎春会,不去不成,既然参加了,也不能给大队、公社丢脸,不然领导问责下来可担当不起,
    这点子元、跃民,还有郑桐,你们仨应该最清楚,对不对?”
    三人忙点头附和帮应衬着。
    “不说我了”,李奎勇摆下手,看向张海洋,道:
    “海洋,你这要去当兵了,那我小姨咋办?
    咱朋友归朋友,但我得把丑话说前头,你要敢做对不起我小姨的事,我不介意让你成为华夏最后一个太监。”
    张海洋嘴角抽了抽,道:
    “勇哥,你别这么吓人好不好,我可不是那种人,我去当兵不假,以后又不是不回来,我都跟家里老爷子说好了,等时机合适就退伍回京城,再在京城谋个差事,这样不就能跟小云在一块了。
    真的,哥们现在看见别的女人,只当是男同胞了,没一点感觉,只会对小云起‘歹心’。”
    “你说什么呢你!”
    王彩云脸羞红打人一下,不痛不痒,更像是情侣间的打情骂俏。
    李奎勇几人又是起鸡皮的节奏,好家伙,这真是一对比一对油腻。
    袁军道:
    “海洋,你去参加的部队,是哪个集团军?不会来我们部队吧?真要如此,那敢情好,我在连队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要能来咱还能唠唠。”
    “你想多了!”
    张海洋道:
    “我去的是c军,咱俩肯定碰不到一块,说起这个,勇哥、跃民、郑桐,还有子元,这春季征兵,陕北那边也该有的,你们也可以说试试的,没准征上了呢。”
    “快拉倒吧!”
    郑桐很理智道:
    “压根不可能,我们这才去半年多,这种好事能轮到咱?真要有机会,我看勇哥和子元多一点,我和跃民都是黑五类,这种好事想都别想。”
    “郑桐,你丫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悲观了?”
    袁军道:“这可不像你,在京城那会是多么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是吧?
    这在陕北待了半年,怎么整个人都蔫吧,消沉了呢?”
    “袁军!”
    钟跃民这时插话,没有往日的嬉皮笑脸,挺认真道:
    “你要去一趟陕北,在我们插队的石川村,不用多,待上一个月,那就什么都明白了。
    我跟你们讲,我们住的那窑洞,那真是冬冷夏热,炕上虱子满铺跳,打个水得挑着水桶走上半个来小时山路,柴也得自个上山劈,烧火做饭,
    农忙时节,大清早五六点就得扛着锄头出门,天黑才回来,儿子撒谎,真是累得跟孙子一样,
    一回来,什么都不想干,衣服裤子都没力气脱,直接躺炕上睡觉了。
    我们几个忙乎大半年,年底算工分,你们猜怎么着?一分没挣到,反倒还欠大队口粮钱,这特么不就是妥妥的杨白劳嘛。
    要不是勇哥给帮衬着,哥几个就要去县城乞讨了,这可不是我叫苦卖惨,我们插队的石川村,都有十几年的乞讨经历,已经习以为常了。
    其实这些忍忍就过去了,你们知道最绝望的是什么嘛。
    我闲暇之时,会站在窑洞前的悬崖边,眺望着面前那绵延起伏的沟沟壑壑,上面寸草不生,入眼尽是一片荒凉寂寥,看多了,整个人都会觉得压抑、悲沉。
    我在想着,难道我们真要一辈子待在这个地方嘛?跟村里放羊的杜老汉一般,
    放羊是为了什么?
    挣钱!
    那挣了钱干嘛用?
    娶媳妇生娃!
    生了娃娃呢?
    让娃娃继续放羊。
    我当时听到这些,整个人都震惊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人都是很机的说出来,
    所以说,真正的悲伤不是泪眼婆娑,而是泪干肠断,真正的绝望不是悲痛哭嚎,而是麻木沉寂!”
    说罢,包房里气氛一下就冷了下来,周晓白身下的手握住了一边对象的手,偏头看着对方,眼里尽是柔情和疼惜。
    李奎勇微笑回应,轻拍了拍人手背,开口道:
    “跃民,这可不是你性子,你看看,今儿大家难得聚一块,本该高兴才是,你这给搅和的,是不是故意的。”
    钟跃民脸上挤出丝笑容,
    “怨我,怨我……”说罢端起酒杯,道:
    “我自罚一杯好吧?”
    “你也别自罚了”,李奎勇也是端起酒杯,“大家一起来一个!”
    众人纷纷举杯,都是一饮而尽!
    李奎勇道:
    “跃民、郑桐,你们啊也不用太过悲沉,京城肯定能回得来,我估摸再有个几年的,国家政策兴许就有变化,允许知青回城了。”
    郑桐道:“勇哥,你是不是哪里听到消息了?”
    李奎勇一笑,“我上哪里听去。”
    又道:
    “还有啊,郑桐,你小子不天天捧着历史书装模作样,要勾搭人蒋碧云,也别演戏了,把书读扎实了,
    我跟你讲,这高考迟早要恢复的,咱没关系当不了兵没事,那就凭真本事考上大学,同样能回京城,是不是?”
    “恢复高考?”
    郑桐道:
    “勇哥,这事靠谱嘛?眼下外头这么乱,那些个教授、老师,都被赶到乡下喂牛喂马,睡牛棚了,我估计够呛。”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李奎勇道:
    “古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我们现代人还能不清楚?
    外头再乱,总有停歇的那一天,国家想要发展,进步,那就离不开各方面的人才,
    人才怎么培养?
    那就是学习,高考选拔了,这点道理不懂?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你在这整日哀叹悲戚,诉说世道不公,除了投来些许可怜目光,没任何用处,
    还不如放手一搏,没准能闯出一片天地来,是不是?”
    郑桐点点头。
    “还有啊,跃民!”
    李奎勇道:
    “我觉得刚海洋说得对,这春季招兵你去县知青办碰碰运气,你老子大半辈子都待在军队里,虽说现在还在里面,但部队认识的人肯定不少,
    兴许来咱县城的征兵领导认识你老子,那不还是一句话的事,你分分钟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