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清源山
作者:两颗红豆   乡村振兴:种地养鱼喂鸡,搞旅游最新章节     
    清源山位于瓜城十几公里外面的郊区,远远看去是一座地势险峻的孤峰,奇怪的是山巅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遮挡物,视野极佳,不仅可以俯视整个瓜城,还能看到日出日落。
    在这种天然的地理环境下,清源山成为了重点旅游开发的对象,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建设和投资,山上俨然成了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市。
    山上除了远近闻名的‘送子观音庙’国家5a级旅游景点,还有庙王菩萨和当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神仙庙宇,前来祭拜的外来游客数不胜数。
    一行人来到山脚下,方瑜指着一条明显是通过人工开凿出来的石阶说道:“这条蜿蜒曲折的石阶一直通向山顶,只有半山腰处有一个公共休息的站点。
    一般只有年轻人们会走石阶,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做观光车直达山顶,不光可以欣赏到清源山壮丽雄伟的景色,还能省时省力,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有点贵。”
    方瑜购买了四张门票,每人八百多,这可真是不便宜,其中236是上山进入旅游景区的门票,另外一部分是乘坐来回缆车的费用,如果单独购买的话总的费用加起来要一千多,一起购买会便宜一些。
    很快,四人上了观光的缆车,莫婉仪系好安全带,紧紧抓住杨天的手,杨天感受到她手心开始冒汗。
    莫婉仪一直都有恐高症,虽说缆车要比来时的御剑风行好得多,但还是很紧张,脑子里总会想到万一缆车掉下去的恐怖场景。
    方瑜说道:“清源山可以看到日出日落,你们难得来一趟瓜城,反正也没什么事,不如就在山顶住上一晚上,找个位置好一点的酒店,在房间里也能看日出日落。”
    “行,没问题!”
    杨天坐在缆车里,视线透过窗外,欣赏着清源山和远处的景色,不由得想起了上杨村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对了,刚刚八百多的门票,住宿和其他消费应该不包含在里面吧?”
    方老前辈一笑道:“八百多要是包含食宿那就真都是太便宜了!”
    杨天大概估算了一下,外来游客来一趟清源山,如果不在山顶有其他消费,每个人消费最低也是八百多,抵达山顶后随便吃点东西一千块钱是最保守的消费。
    方瑜不是第一次来清源山:“我上次来清源山,记得外来游客还是很多的,坐缆车都得排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现在游客明显少多了。”
    “这也难怪,现在消费降级,大家都是能省则省,一家人来一趟清源山随随便便玩一下大几千就没了。”
    方老前辈在上杨村呆的时间也不短了,对比外来游客数量和热闹程度,上杨村远胜清源山:“现在人们外出旅游首先考虑的是性价比,所以,子博、天水才会大火特火,当然,上杨村现在搞得也不差,虽然只是一个村子,但外来游客数量和人们消费欲望一直很稳定,综合来讲还是上杨村要好一些。”
    方瑜一直对上杨村很感兴趣,苦于没有机会前往:“有机会一定要去玩玩!”
    杨天作为上杨村的核心代表,自然是打心底欢迎每一个前往上杨村的游客:“欢迎,欢迎,等村子里的观光缆车和旅游度假区搞起来后,玩的地方会更多。”
    十来分钟后,众人从缆车上下来,对比走山路石阶速度快了不止一星半点,有不少游客尝试过,从山脚爬上山顶好的情况五六个小时能抵达,慢一点可能要从早上到傍晚。
    山顶的环境清新宜人,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翠绿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可见连绵的山峦,云雾缭绕。
    山顶被划分成为几个区域,一处是精致的庙宇小楼,红墙黛瓦,仿古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另一处是典雅别致的民宿,还有一处是美食区域。
    游客们在山顶上自由行走,有人驻足观赏山间美景,有人坐在茶几旁小憩聊天,有人在风景优美的位置拍照留念,还有一些停驻在小吃摊贩和手工艺品摊位前。
    方瑜说道:“爸,要不,杨先生和莫小姐去拜送子观音,我们去拜一拜庙王菩萨,一个小时后我们在前面那棵大树下汇合。”
    “也好!”
    方老前辈拿出一些零钱给杨天:“杨兄弟,拿着吧,待会儿可能用得着。”
    “谢了!”
    旅游景区都有指示牌,想去哪里看看路标就行了,杨天和莫婉仪按照指引来到送子观音庙前的空地上。。
    送子观音庙庄严宏伟,庙内香火缭绕,檀香飘散,庙内供奉着一座巨大的送子观音塑像,面容慈祥,四周墙壁上挂满了信徒写的祈愿牌。
    庙里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人在跪拜祈愿,并不像方瑜先前说的那么热闹,转念一想现在年轻人压力大,都不愿意生孩子,大多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心态。
    再者,对于拜神求佛这样的传统观念,现在的年轻人压根不吃这一套,冷清好像也正常。
    杨天看到送子观音庙门口一侧放着一个功德箱,旁边还有一个身穿袈裟,肥头大耳,一点佛相都没有的和尚。
    两人走上前去,大和尚双手合十施礼道,面露微笑:“两位施主,欢迎来到送子观音庙,我见两位心诚意正,定能够获得观音菩萨的庇佑,不知两位能否慷慨解囊布施功德,为寺庙添砖加瓦,以表虔诚之心呢?”
    杨天看着大和尚,心中有些不悦,但尊重寺庙的规矩,杨天从厚厚的一沓钱里取出一张一元面额的纸币送进功德箱。
    “大师,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大和尚眯了眯眼睛,前一秒还是面带笑容,下一秒一张脸瞬间垮下来:“施主,正所谓心诚则灵,有因就有果,今日你在菩萨面前心存侥幸,将来势必会造成反噬。”
    杨天无所谓的一笑,给功德箱塞一块钱已经很给面子了,要不是老婆在身边,他一毛钱都不会给:“大师,佛家有讲众生相,无我相,还有什么六大皆空,心诚则灵,我想菩萨一定不会在乎功德大小,您说呢?”
    大和尚被怼的说不出话来:“多谢两位施主的香油钱,菩萨必会保佑你们平安喜乐。”
    随后,他让开位置,让杨天和莫婉仪进入了送子观音庙。
    进入大殿,一股清香扑面而来,香火缭绕,神圣而安详。
    杨天搀扶着莫婉仪跪在蒲团上,只见她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十分虔诚,默默许下心愿。
    “老公,我想给菩萨上炷香!”
    门口的大和尚开口道:“抱歉,我们这里一炷香一百!”
    “我草,你们怎么不去抢?”
    “施主,话不能这么讲,这钱不是给我们的,而是给菩萨的香火钱。”大和尚理直气壮,价格摆在这里,买不买看他们自己,反正整个景区就只有寺庙里卖香烛。
    杨天突然想起方瑜之前说过:“不对啊,我记得,寺庙里的香烛不是免费的吗?”
    “施主,那是过去,现在要收费了!”
    杨天看着正中央的送子观音雕像嘲笑道:“现在大环境不好,就连菩萨也缺钱了啊!”
    “施主,请注意你的言行,小心被菩萨听到,万一它一生气……”
    杨天不得不掏钱,一炷香一百,祈愿牌又花了好几百,有老婆在身边他不好发作。
    莫婉仪不觉得有什么,可他总觉得像是冤大头被宰了一刀,只能不停以老婆高兴就好来安慰自己。
    过了一会儿,莫婉仪拜完送子观音,她睁开眼睛看向旁边跟木桩似的站在原地的杨天:“老公,你也拜一拜嘛!”
    杨天本来决定听老婆拜一拜的,现在哪有那个心情,被一个破雕像坑了大几百,心里那叫一个气,拜个毛线:“那什么,我膝盖骨太硬,打不了弯!”